中 共 党 史: 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 年 9 月 —1949 年 10 月 )
社会主义时期(1949 年 10 月 —现在)
新 民 主 主 义 时 期:
1、 中国共产党创立(1921 年 7 月 —1923 年 5 月 )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3 年 5 月 —1927 年 7 月 )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 年 8 月 —1937 年 7 月 )
4、 抗日战争(1937 年 7 月 ——1945 年 8 月 )
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 年 8 月 —1949 年 9 月 )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
1、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 10—1956. 12)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 1—1966. 4)
3、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1966 年 5 月 —1976 年 10 月 )
4、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 年 10 月 ——现在)
一、 新民主主义时期
1、 中国共产党创立
1920 年—1921 年, 各地的先进人士纷纷组织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上海—陈独秀、 北京—李大钊、 湖南— 毛泽东、 武汉—董必武 山东—王烬美等, 同时法国、 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 义小组。 1921 年 23 在上海、 义小组。 1921 年 7 月 23-8 月 3 日,在上海、 嘉兴南 湖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立 中国共产党, 制定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 这标 这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基本规律和历史特点:
(1) 基本规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 历史特点: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在列宁和第三国际帮助下建立的;
第二, 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建立的, 没有欧 洲那样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但党受小资产阶级思想和 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较大。
第三, 党成立时理论准备不足。
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又称“大革命” 。 是 1924 年至 192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 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简称“大革命时期” 。
(1) 背景: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后,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工农运动迅速发展; 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国运动日益高涨; 经 过两次东征,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而这一时期, 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 各派军阀之间混战不休, 激起 了人民的强烈反对。
(2) 战争过程: 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 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 张作霖 和孙传芳。 由中 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 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 北伐 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 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 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 还派遣 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3) 战争影响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 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 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直指黄河流域。 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 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 1 9 2 7 年3 月 , 帝国主义借口外国领事和 外侨生命财产受到损害, 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 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 制造了中国军民死 2 0 0 0 余人的南京惨案。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the Second Chinese War) 又称“十年内战” 或“土 地革命战争” , 系指1 9 2 7 至1 9 3 7 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
(1) 战争背景
“四· 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不久, 国民政府举行“北伐” , 占领北京, 奉 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张学良“东北易帜” , 服从国 民政府。 这样,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但国民党 新军阀间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在国民政府统 治下, 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 迅速聚敛巨额财富, 成 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
(2) 战争过程
主要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八七” 会议 秋收起义和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广州起义和各地武装起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3) 战争影响
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 剥削和债务。 使农民获得土地为主要目的。 所以又称为“土地革命”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 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1931 年春, 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 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那就是: 依靠贫农、 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条路线, 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4、 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 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 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 第一次中日战争” ) , 是指从 1937 年 7月 7 日 卢沟桥事变” 开始, 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 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 两国军队鏖 战八年, 1945 年 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5、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解放战争, 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是 1945 年 8 月 至 1949年 9 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 为推翻国民党统治、 解放 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 625 万余人, 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 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二、 社会主义时期
1、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从 1949 年 10 月 到 l956 年, 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第一段 1949 年—1952 年, 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 年 7 月 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 ; 同年 l0 月 , 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政权; 1952 年开展“反贪污、 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和“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 反盗窃国家财产、 反偷工减料、 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的“三反” 、 “五反” 运动, 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
第二段从 l952 年开始, 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县委在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 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l954 年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5 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7 年, 地委认真执行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年, 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进工作作风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进攻, 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 对此, 地委根据中央部署, 在全区范围内对右派分子进攻实行反击, 以稳定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1962 年秋至 1965 年间, 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农村以清工分、 清账目、 清财产、 清仓库为主要内容, 城市以反贪污盗窃、 反投机倒把、 反铺张浪费、 反分散主义、 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 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3、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1966 年, 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 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 一场长达 十年、 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爆发 了。 历史已经判明, “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 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 国家和各族 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 化 大 革 命:
第一阶段: 从“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到 1969 年 4 月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6 年 5 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 8月 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是“文化大革命” 全面发动的标志。
第二阶段: 从中共“九大” 到 1973 年 8 月 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0 年至 1971 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 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这是“文化大革命” 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 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第三阶段: 从中共“十大” 到 1976 年 10 月 。 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 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这场灾难。 这是全党、 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4、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 历史转折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它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第一、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 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第二、 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各条战线上全面进行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赞扬。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 对内改革 2、 对外开放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实行改革开放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 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粮棉煤生产居世界首位。 11 亿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 人 民生活较前有了显著的改善。新的工矿企业建设起来。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思想路线, 战略决策的成果, 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 十年的建设使我国的经 济实力大为改观。
(4) 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党的“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指出 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党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 、 “两个基本点” 、 “三个目标” ,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本路线提出的三个目标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和奋斗目标。
为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大体分 三步走。 第一步解决温饱,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达到小康。 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 中叶,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5)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五、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 结合。
六、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 稳定的关系。
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九、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十、 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
三、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 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 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 91 年的风雨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党不断的运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 提高全党战斗力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走上富强 民主、 文明、 富强、 和谐的社会主义道路。
1、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 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是马克思、 恩 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的,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 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 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 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 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 概括了 20 世纪初期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即列宁主义。
2、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 立场、 观点和方 法, 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 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 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 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 实事求是: 即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用客观实践检验真理;
二、 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即把方针放在本国实际和 本国人民力量的基点上, 找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前进道路。
3、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的主要内容是: (1)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 不把书本当教条, 不照搬外国模式,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 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 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 基本国情为依据, 不能脱离实际, 超越阶段。 (3)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 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 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也是解放生产力, 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 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 (7)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 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8)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 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不断改善 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 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9)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 提出“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创造性构想。
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 2000 年 25 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 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的要求出发, 首次对“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进行了 比较全面的阐述。
5、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 2003 年 7 月 28 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也是 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 一。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一,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 全面发展观。 第三, 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6、 “创先争优” 活动
“创先争优” 活动, 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主要内容是“五好” “五带头” , 即, 领导班子好、 党员队伍好、 工作机制好、 工作业绩好和 广大师生员工反应好; 带头学习提高、 带头争创佳绩、 带头服务群众、 带头遵纪守 法和带头弘扬正气。 这是在 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 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 而应落实在行动上。
“创先争优” 活动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因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继续, 是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是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 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 极性创造性的需要。
7、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是充满生机活力、 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创新, 以 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增强效果、 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习宣传与组织建设像飞机之两翼缺一不可, 像舟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完成党的任何工作都需要学习先行, 组织保证。
同志们, 通过这次培训, 大家对中国共产党 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家在思想上和政治上 应该有明显的收获和较大的进步, 在各自的学习、 工作岗位上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 用“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 行动指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在 工作、 学习上作出更优异的成绩, 为早日成为一 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努力学习、 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