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3.1.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3.1.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3.1.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3.1.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1.社会形态的含义2.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3.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1.社会形态的含义2.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3.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4.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而不是“纯粹的”5.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6.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根据1.社会形态的含义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2.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社会形态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经济形态3.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一般社会4.现实存在的社会形态是复杂的,而不是“纯粹的”列宁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时指出:“世界上没有而且也不会有‘纯粹的’资本主义,而总是有封建主义、小市民意识或其他某种东西掺杂其间。

”资本主义社会封建主义小市民意识5.划分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列宁: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不通过人们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交换产品时彼此发生生产关系,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着社会生产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就有可能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6.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根据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1)社会有机体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2)人类社会由其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所推动,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3)因此,人们就有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用精确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人类社会。总之,“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辩证发展的客观物质过程,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辩证的本性。社会形态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既受到普遍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特殊规律的制约,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决定性和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列宁指出:“一分析物质的社会关系……,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把各国制度概括为社会形态这个基本概念。

”这里所说的“重复性和常规性”,主要是指各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共性,亦即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世界历史运动的总趋势、总过程,它制约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重复性常规性共性统一性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A)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的主要表现:之一人类社会总是适应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的,这是普遍的总的趋势,任何国家、民族概莫能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统一的。(B)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的主要表现:之二第二,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次序是统一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没有严重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按其自然史过程,一般都要经历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即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低级阶段)这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俄国中国印度欧洲日本(C)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的主要表现:之三第三,处于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共同的本质。主要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大致相同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正是根据这种共同的本质,才能准确地识别一个国家、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才能把高低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别开来。

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古巴(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就具体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发展的实际过程,往往又不是简单地、刻板地依照这些基本的社会形态的次序进行的,而是具有极为复杂的多样性。中国社会美国社会(A)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的表现:之一第一,在历史上,除了基本的、典型的社会形态以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社会形态。非典型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是由各种复杂的国内外条件造成的。像旧中国那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属于这种非典型的社会形态。(B)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的表现:之二第二,在社会历史的局部范围内,有些国家和民族可以跨越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造成这种跳跃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封闭地发展,而必然要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百万农奴翻身站起来西藏牧民买北京吉普(C)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的表现:之三第三,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又有各自的具体特点。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结构方面有着很大差别。造成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各有其特点的原因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识结构的基础不同,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历史传统的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也不同等。

社会主义国家各具特色(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A)多样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统一性总是在多样性中实现的,统一性是多样的统一;另一方面,多样性又不能游离于统一性之外,多样性是统一之中的多样。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统一性(B)把握社会形态发展多样性统一的意义正确把握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把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本国国情相结合,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以此为重要理论依据的。本国国情本国国情本国国情本国国情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发展道路(1)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第一次对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作了科学回答和系统阐发。对决定论认识的不同观点决定论非决定论非科学的决定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历史决定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宿命论的观点旧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选择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体可以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做出自己的能动选择。

例如,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处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当时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通过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选择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选择。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选择(A)历史选择性的三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B)恩格斯的“合力论”论述“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3)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表现为:一方面,决定性是选择性的前提;另一方面,选择性体现了决定性。

片面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结果并不以单个人的意志即选择性为转移,而是体现为无数个意志的最终“合力”。这个“合力”正好符合并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规律性。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二、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曲折性4.社会形态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3.曲折前进的特殊性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像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具有前进性。首先表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中。其次,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发展中。前进性历时态共时态纵向发展横向发展1.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2.社会形态发展的曲折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例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在欧美各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都是明显的例证。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3.曲折前进的特殊性在社会发展总的前进趋势中,局部范围内也会出现由较高社会形态向较低社会形态的暂时回复或倒退。造成这种回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制度刚建立的时候往往还不成熟、不完善、不够强大,而旧制度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利用新社会的缺陷进行反扑。曲折的道路4.社会形态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看,曲折与倒退是暂时的,发展与进步是它的主旋律和基本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在此问题上,我们既要反对历史发展的悲观论,也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既要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悲观论循环论直线论错误理论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又建立在经济、文化基础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暂时的回复也是可能的,甚至是难免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降下红旗(1)列宁的论述列宁:“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南京大屠杀(2)邓小平的论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复辟

上一篇: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ppt
下一篇: 关于申请2021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的通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