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觉察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
幼儿的社会交往表现出善于模仿、被动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等特点,进而不同程度的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期,对个体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有一项对1097名幼儿家长的调查中发现,在身体发育状况、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习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以及运动能力发展这5个主要方面中,交往能力发展最佳的幼儿为62人,仅占调查总体的5.65%。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不佳主要表现为幼儿害怕交往、交往范围小、交往机会少、缺乏交往技能和不善交往等方面。
大多数家长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是非常关注的,但很多家长却反映苦于缺乏更有效、更适宜的方法。
1.那么一个真正社交能力强的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特点:
首先,他要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
然后,他要懂得理解和同情别人的感受。
最后,他要能够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情。
这三点中的任何一个缺失,都会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在某方面有所缺憾。
2.根据范德堡大学的调研——回顾了过去20年关于在校社交的研究,访谈了8000位小学老师,询问他们觉得孩子在校最应具备的10项社交技能,调研结果显示这10件事情最为重要:
01善于倾听
02能够跟随步骤来做事儿
03能够遵守规则
04能排除干扰
05能寻求帮助
06能不打断别人的谈话
07可以与人好好相处
08能保持冷静
09 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0能为别人做好事
其实,大家在这10件事中都能看到三点基本原则的影子。无论是三件还是十件事,希望大家能记住的是,社交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没有人天生社交能力就面面俱到,也没有人天生社交就一无是处,只要用心,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呢?
■提升幼儿心理素质■
■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游戏培养交往能力■
■教育基本社交技能■
总之,尊重并理解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并以身作则去感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交往小能手。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