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既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强化制度执行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这既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系列举措,为健全我国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十四五”时期,需要从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三方面着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多主体共治。一是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为抓手,压实各级政府推动环境治理的责任,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环境治理格局。二是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企业推进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和环境信息公开,形成企业推进环境治理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三是动员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大力发挥行业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公众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综合运用多种环境治理手段。不断强化非行政手段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在继续发挥好行政手段的同时,加强法治手段的作用,制定和修订各领域、各区域、各环节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整合相关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队伍,实行统一执法;大力发挥市场手段的作用,加快建设完善碳排放权市场、水权市场、碳汇市场等,引导各类企业和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充分利用信用手段,加快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并依法依规逐步公开。创新治理方式、丰富治理手段,与行政手段相配合,形成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
不断加强环境治理能力建设。通过能力建设,为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稳定的中央和地方环境治理财政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领域;加大关键环保技术研发力度,用绿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加强环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环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环保铁军”。
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强化制度执行。展望未来,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能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30日 05 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