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6.12——关于第二段主宾倒置的话,也就是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话。解读尝试如下。既然第一段围绕的中心是马克思式社会主义

——6.12——

关于第二段主宾倒置的话,也就是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话。解读尝试如下。

既然第一段围绕的中心是马克思式社会主义,那么对于第二段话的理解也应该围绕着这个核心——宛如月亮绕着地球一样。

但是,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突转。当这篇文章谈论马克思系的时候,突然大谈继承了所谓的“五百年的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制度探索和实践,成就了......”

由此我们不得不追溯这注重“道统”的脚步前进,构建一个包括马克思系在内的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概念——虽然这个概念自然会和前面的马克思系冲突。也不得不转变概念来理解这里的宾语——“一套包括了几种意识形态的,被构建出来的统一意识形态。”

那我更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既然追随自己的根也包括了其他几家社会主义。而不只是马克思系,那这个“没有辜负”就更值得玩味了!我也可以不辜负其他几家嘛,对于这五百年历史的“统一的社会主义”。这自然也可以叫“不辜负”!

不过,真的有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一个能够将乌托邦系的、马克思系的、布朗基系的等等全部统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吗?

并且,在这样的“大统一场”内。不辜负的是哪家呢?

这些问题交给在座的各位来思考吧。不过我可以就第一个问题给大家两个提示——

“一手画圆一手画方,两手全都会遭殃。”

以及一句名言:

“现在,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库内包括国外社会主义和民主思想的一切财富。”——米哈伊尔·戈比(1991年内所言)

附录:

关于国家问题,常常会出现一种偷换概念的现象——他们把指出国家的暂时性给看成是要求立刻废除国家的呼吁,从而将我送入“最激进而不现实”的那个储物柜内!而回复已经相当清楚了。国家就是临时工具,而不是什么神圣而又理所当然应该支配一切的存在。为此,对于其的怀疑以及思考其可能存在的酝酿出自身的“转折点”的现象。这一系列的思索又怎么能够被别人扣上一个安那其主义的帽子呢?

而关于国家的消亡方法问题,我觉得既然先前已经揭露了性质。那么凭借你们聪明的脑瓜也自然能够想到策略——至少是大致的图像。而不是跟进一个“不现实主义”的说法!这个“不现实”的帽子,在赐予我的同时,也不礼貌地丢给了那些天才地想到国家这一概念之不合理与不永恒性的先驱,这之中包括德伊赤兰的卡尔与罗刹的耶里奇——他尝试发展了卡尔的国家观,并坚定其应当被消灭的概念,乃至乔治亚的乔瑟夫。

后续关于国家问题的质疑,将不再给予单独回复。

——6.10——

暂且从第一句话的语义问题来简单谈谈吧。

我们从第一个陈述句内可以看到这样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在这里,国家变为了评价的主体。而社会主义变为了被评判的对象。而国家是一个“垄断暴力的体系”,社会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伴随与此的方法论的总称。既然在该文章内,主要是大段赘述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那我们就预设这是马克思一系的社会主义吧。

从马克思等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内有如下的观点:

“如果说它(无产阶级,笔者注)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对的,无需赘述了。马克思主义内的一大观点就是在实现生产资料完全改造的同时。实现国家的逐步消亡。它将国家看作是一种暂时性的可利用工具,而不是一种永恒。为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观念内,呼吁着对于国家的剔除,而不是巩固它的存在。这还只是对于无产阶级国家的理解,而其他性质的国家便连能够暂时保留的积极含义(指改造生产关系,使其社会化。不能够期待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波旁王朝与德意志帝国这些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暴力垄断者来做这些事情,那叫自取灭亡)都丧失殆尽了。更是需要被彻底砸碎,在废墟上来建立起无产阶级国家的存在。

由此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能够让“国家”满意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至少应该不是最东正教的马克思系社会主义了,甚至连是不是这一系都该思索一番。虽拿着某某主义之名,但是不是某某主义?这是个问题。就像冠名为北京烤鸭的食品,你不能够断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特产。当你打开分析它以后才能够看到其真面貌——究竟真是北京的拳头产品?还是五毛钱的廉价辣条?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诡辩。你拿“国家”这个词替换了“中国”!是片面分析。为此我的回答是——无论怎么设想,你都不能够否认中国是一个国家的事实。而既然是国家,那肯定有国家的最基本特质。基于国家的基本特质进行分析。没问题呀。

可能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忽略了那个“中”字——没有强调这个机器具有的民族性!各种价值赋予都是基于民族而开展的!让“中民族”评价意识形态,没有问题!而标准则是对于“中民族”的益处如何!

那这样子,就回到了所谓的“民主革命同路人”的观点上去了。也就是那些将社会主义变成方法论,而民族主义变成了世界观与目的的一批实用主义者。无论他们如何赞誉欣赏,怎么夸耀这种意识形态,都无法改变那些用语背后,他们非马克思系社会主义的实质。

我说得对吧,宣言先生/女士?

上一篇: 社会分层理论
下一篇: 什么是类存在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