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医学生规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医学生规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医学生规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按:规培就是一个典型的“食洋不化”,然后需要慢慢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东西。希望能够带动整个医学领域从上到下的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化,而不是让一代代孩子白牺牲,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按:规培就是一个典型的“食洋不化”,然后需要慢慢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东西。希望能够带动整个医学领域从上到下的中国特色、中国道路化,而不是让一代代孩子白牺牲,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一、规培为什么走了样?

规培对于规培生(尤其是专硕研究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以教学、培训、学习为名,却以劳力、打杂、单纯重复为实。因此所有官方文件、官样话语,都在强调培训质量、培训要求、培训管理;而实际过程却沦为弥补三甲医院底层劳动力的不足。这将导致规培质量难以得到实质性保障,医生相比前辈缺乏“工匠精神”,智力和综合能力没有更多发挥余地等严重问题(下面会一一解释)。而导致这一切最大的政策和管理“漏洞”就是——工作量没有上限。

对于每个专业在每个科室的规培要求、学习任务、工作量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内科专业在心内科要学会什么基础操作,哪些可以是拓展内容,一个月要管床多少例等等(中医专业的换成掌握多少方子,或者其他中医操作+基本西医操作为主,但是管床数量都差不多)。但是对于医学院校附属大型三甲医院而言,住院量分摊到每个规培生头上,一般都远远超过这个规定的工作量,但是这部分“剩余劳动量”可没有政策规定跟规培生没有关系了,医院难道会说“你专硕研究生这个月已达到规定管床数量,剩下半个月你自己支配吧”?显然,规培生实际负担就等于医院的业绩,而不是文件上面的规培质量要求。这样一来,这就和996的社会矛盾本质是一样的——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对绩效的要求,来自于剥削剩余劳动力的事实。既然如此,我只能说一个劲夸规培好的医师协会领导和卫健委干部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否则就是其承认规培生=廉价劳动力。

于是乎,当“剥削剩余劳动”的结论成立,规培质量自然也就无法保证了。你说我按照考核要求去完成基本的穿刺、查体、诊疗,病人是很开心的(这医生真的是认真负责,不愧是省级医院),但是医院不倒闭吗?新建的大楼不空关吗?于是,美其名曰“规范化培训”的东西,为了绩效不可能做到“规范”,规培生和最多混到主治以后的医生的心理建设是一样的——当初我立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现在就是混过一天是一天。除此以外,正式的医生由于要担责,他们的“目标”就是“不出事就行,技术是次要的”;规培生的“目标”则是“带教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学习?呵,不存在的”。所以,一切还是离不开商业化、资本时代的根本逻辑。

而这一切带来的更深远、更底层、更可怕的影响,则是医生的诊疗思维、诊疗习惯也变得更加快餐化、粗犷化,甚至浮于表面——这终究会从根本上影响其自身水平,模糊理想和职业操守的界线【我冒着被同行骂的风险在这“大放厥词”,但据我观察这就是现实】。我且不说诟病已久的“检查乱象”,治疗方面应该不遗余力、尽力而为吧?至少讲实效的时候应该尽到医生的责任吧。以我所在心血管专业为例,大型临床研究早已经证明对于稳定型冠心病和不太急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间综合征),最佳药物治疗(OMT)疗效(包括终点事件、急性事件发生率和入院率)绝不亚于介入治疗——这和我们日常观察是相符的。但事实是,且不论“支架乱象”,就算从纯药物治疗角度来说,有几个心血管医生(不论年轻医生还是有年资的)敢拍着胸脯讲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给患者合适的、无所缺漏而又不乱加药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的?从我的观察来看,也就大医院的部分专家一直做得相对比较好吧,当然偶尔也能看见市县级医院一些医生做得更好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从心底涌现对这些同行的敬意),所以也难怪老百姓要往大医院跑。但是问题在于,给予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很难吗?有任何技术上的难度吗?我想对于规培过的医生都应该掌握吧?至少在自己本专科范围内应该无所保留吧?就算有时候知识更新慢了点,至少应该有这个意识吧?但事实貌似是,就连这个意识可能也不强。可能有的医生会说,开一大堆药患者不接受啊!那问题是你好好地和患者沟通了吗?讲清楚这些药都是必要的了吗?开别的乱七八糟、没有什么实效的药,怎么没有考虑患者能不能接受呢?至于外科,就更应该讲技术性和操作性了,可是作为医生的你,需要手术的时候有几个敢找自己身边同行动刀?如果有那么几个,那么无疑你大概率也是精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规培(或者说我们现阶段的社会氛围造就的年轻医生成长的现实环境)究竟在培养“工匠精神”还是“资本气的浮躁”?应该培养哪一种?

当年轻人发现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和技能,却只能每天流连于低端单纯、重复劳动,甚至除了“拿证”这一唯一现实目的,不但学不到东西、做不了事情,经济上还无法自给自足的时候,影响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前途,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很多年前我还挺佩服有高考状元学医的,现在却完全替他们不值——原因不在于“投入回报比”的问题,而是我切实发现“中国不需要(临床)医生具有高智商”。有高考状元的天赋,为什么不去攻读基础学科?为什么不去研究微电子、芯片、高端精密机械制造?以后就算喜欢医学,搞个“医工结合”不比当医生利国利民吗?或者学好数理化,再来生物医学领域做交叉学科研究,不比当医生对人类更有贡献的可能性大?如果有人不赞成我的观点,可以去问问协和医学院为什么这几年又推出“非医攻博”。规培三年,满满的单纯重复劳动,浪费了一个年轻人(尤其是研究生)智力最顶峰的三年时光!我在做课题期间,发现太多可以改善医院科研环境,更好地做出真正实质性成果(而不是水文章、买卖文章)的点,比如说建立可控完善的临床数据搜集、随访系统。这个东西的重要性懂的都懂,我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参与其中,小范围内也不是没有人支持。但是我依然需要每天重复写一样的病历,做一样简单而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既无法更进一步,也无法发挥其他实力和抱负,好不容易做了一些尝试的东西可能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很多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发现自己年资越长,变得“越来越傻”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有解决方法吗?当然有,限定规培工作量的上限,同时提高规培质量的硬性达标要求即可。只不过,谁来做这件事?如何全程管理这样的规培过程?如果真的是这样规培的话,大型三甲医院还能不能正常运行?病人约不上大医院会不会骂街?规培生整体具有如此高质量的技术水平,规培结束以后该如何分配,才能人尽其才?这些都是整个医疗制度、社会现状的缩影,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我不得不“安慰”自己: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为全体人民负责,医生不为人民健康奉献那咋办呢?

有些人会说待遇问题了,我作为专硕研究生,整个三年(再加上按照研究生要求管理的实习一年)干苦力,所谓待遇问题的痛点自然是不需再提醒的。但我本着医生的初心使命,我认为待遇问题本质上与规培目的和实际医院绩效的矛盾(参见前述)问题是一样的,或者说并行的。

当然待遇问题还能牵扯到更让人心酸的问题,比如社会保障。专硕规培生是没有社会保障系统的,但是却要比医院大多数正式员工卖力。我这儿基地的专硕研究生有不少例都查出了肿瘤,但是当有同学在医院/学院改善专硕待遇/培养方案的会议上恳切地提出:“能不能给我们每个在医院的研究生安排一次免费体检?”领导们都没有吭声,当然直到现在都没有安排过。殊不知,这医院本身的体检中心是多少政企排着队想来体检的。我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身体怎么样,反正感觉没那么好,但是已经看开了。

以上痛点可针对所有来源的规培医生,毕竟就算待遇最好的委培医生(能拿到两头的钱)也还是只能满足基本生活保障。只不过专硕研究生还有学业和科研任务,抑或升学和毕业压力,还要充当免费劳动力,就着实让人压力很大了。所以理顺了上面这些关系,你就知道规培(针对所有身份)的核心矛盾在于——顶着培养和学习的名义,实质上承担了医院绩效的实际工作量,而分钱的时候又只承认你是来培训的(抑或只是个学生)。怎么听都有白嫖的意思,至少是强买强卖。我知道有人要说了,医院培养你不花钱吗?多充当一些剩余劳动力就当还钱咯。拜托不好意思,第一,医院的“额外付出”有国家资金支持;第二,这事压根不是「医院额外多花销vs规培生靠额外劳动补偿」的问题——医疗行业(尤其是大型三甲)是一个圈外人想象不到其程度之剧的金字塔结构,规培生出卖的剩余/免费劳力只是加剧上层专家教授主任们的垄断地位罢了,当真还不上医院为规培本身可能付出心血的中青年主治的额外劳动。

限定规培工作量的上限,是不改变现有分配方式和待遇规模,回归规培本身培养目的的最简洁的解决方法,当然政策成本是最低的。其实对于上海这个规培政策的早期试验地而言,它对于理顺培训和劳力的关系要做得稍微好一点。上海的专硕研究生档案归人才市场(相当于劳动者身份),和学校/规培基地签立劳动协议,是正常拿工资的(当然也是基本工资)。只不过实行全国规培后,其他地方的专硕研究生按国家规定只享有学生身份。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医生的职称晋升基本上不再与学历挂钩(尤其是高级职称),而是直接与工作量挂钩。当然,这个文件的初衷是为了喊年轻医生/医学生不要内卷了,赶紧早点服务人民吧。但是医生(脱离科室本身)考核工分、绩效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并且将不断强化。这无疑对于年轻医生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作为中医出身,熏染了中医文化氛围之后,看到这里还是有个隐忧——如果医院、医生都以绩效为(最大)己任,难免会让医院、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更加往工厂、流水线和产品上靠拢,这是否是我们医疗行业应该追求的效果?在这个商业化、资本化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还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吗?还能实现真正的“健康中国”吗?

毕竟,在我们这样的时代,让你吃成200斤的是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快餐垃圾,给你治疗由此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也是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虚假繁荣”的制药业。

二、当前是什么时代?为啥越来越难以“大医精诚”?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我在“刘翔峰事件”的相关回答中讲得很具体了:

从刘翔峰事件看医疗行业现状

[zhihu.com/answer/2647332384]

所以,当规培过分强调医学生的奉献精神,却拿不出实际保障措施时,那种浓浓的“不适应于当前时代背景”的气息也就扑面而来。已经成名的专家教授、排名Top的头部医院,甚至医师协会,都可以大谈“奉献精神”,因为他们自身的成就过程本来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在过去可能显现得不明显,但是在现在这样的自媒体+自由化的时代,无数被牺牲的“底层”在还没有变成“万骨”之前,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那一步。

事实上,任何行业都免不了成就头部集团需要无数“炮灰”的命运,但是医疗行业由于专业壁垒太深,可能从上到下都“看不太见”外面的东西,再加上头部利益集团的快速成型,很多政策(比如不停“拆东墙补西墙”的医保政策、混乱的医学教育培养方式等等)改来改去都给人一种类似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苏联经验“食洋不化”的感觉(只不过我们现在喜欢照搬西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事求是,从中国人的健康需求、心理特征、文化特质出发,从中国社会、中国制度、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体系”,什么时候才有可能朝着真正的“大健康”(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健康需要)迈进。

这也是我作为中医专业学子,长期熏染中医药文化、深刻领悟中医药实质后,得到的一点点不一样的体会。

三、规培未来应该走向何方?

可以明确的是,在可预期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规培政策只会慢慢打补丁而不可能推倒重来,因为人家已经被写上法律条文得以确认了。

那么,如何给其打补丁才是比较重要的事。毕竟,补丁打得好,本来“食洋不化”的东西也可以变成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这都有无数的先例了。

我无法对未来的医疗行业体制制度、管理方式、发展趋势给出预测,但我知道的是,未来的转变一定需要主动贴合时代背景、政治发展格局和中国国情。而不是始终“特立独行”,搞得行业内、行业外都不舒服。

毕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很多同样“食洋不化”的东西都慢慢得到了认识,有些开始得以纠正。未来真正“大健康”的医疗行业和体制机制的执剑人,很有可能随着“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外溢,从这一代规培学子中诞生出来!希望古老的中医智慧可以对这些未来格局的构建有所帮助,希望这一代代规培学子的牺牲没有白费!

所以各位不管是安心接受规培,还是抗议不公待遇,还是提出自己设想,都是在为未来规培制度的“打补丁”贡献力量,当然还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上一篇: 怎么挖掘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下一篇: 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的新的一大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