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践行亲职教育可以有效助力幼儿的社会适应发展。父母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可以更好地父母理解自己的责任和角色,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提供安全、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传递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可以掌握更多的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知识,更好地把握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寓教于生活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最后,能够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情感联系,制定并实施家庭规范,让孩子在健康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孩子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父母需要主动践行亲职教育,合理运用信息手段多渠道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
一、亲子关系和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
从上面的论述可知,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受到了自身、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亲子关系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化的众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发展。
国内学者证明亲子关系是促进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原因,民主型亲子关系可以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例如:学习解决问题、与人交往等。
研究中同样发现,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越多,他们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越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越差。将这一发现应用在农村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中,结果同样成立。
还发现了亲子关系的类型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积极拒绝型、严格型、矛盾型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积极的,溺爱型、不安型、盲从型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消极的。
1.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的关系研究
父母低头行为通常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因玩手机而忽视孩子的现象。父母低头行为对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存在严重父母低头行为的家庭中的亲子之间的关系质量不佳,满意度不高。
此外,研究人员认为,在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经常查看手机,会降低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使孩子缺乏家庭归属感和情感体验,最终形成一种不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
父母在家庭环境中的低头行为占用了亲子交流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使孩子感到与父母的距离遥远,从而产生被忽视的感觉,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负面影响,使个体的自尊心水平降低,核心自我评价降低,进而对亲子关系产生消极影响。
2.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
父母使用的移动终端产生的科技干扰会诱发幼儿的问题行为和不良社会适应。这种科技干扰多体现在父母的低头行为上,该行为常常伴随着对孩子的冷漠、忽视,会诱发幼儿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
父母低头行为会对孩子手机成瘾、攻击性行为、越轨同伴交往行为、儿童的进食问题以及网络欺负行为等外化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儿童的内化问题产生影响。
如:童年后期和青春期的抑郁症、亲社会行为。那些经常因父母使用手机而被忽视的儿童,通常会通过不良行为如打架斗殴等来尝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并期望父母能够把目光从手机转移至自己身上。
父母在低头行为时的不健康回应方式可能会内化成幼儿的交往机制,并被应用到与其他人的相处模式中,这对于幼儿深入了解社会规则和社会情感是一个巨大阻碍,继而会导致幼儿同伴交往和其他社会适应行为出现困难。
3.父母低头行为关系研究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最具意义和社会支持的来源,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陪伴。亲子关系极大影响着个体的适应与发展,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对于幼儿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亲子关系受家庭各种内外因素的发展和影响,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的回应和交流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也是影响个体发展和适应的重要中介机制。那么,父母的低头行为必然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关实验研究也证明了——亲子关系在家庭风险问题和个体适应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内部心理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假设:亲子关系在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4.父母低头行为的述评
关于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学界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构成以及测量和培养策略等。
诸多研究证实了影响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与父母行为有关,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长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等,这些研究为本研究从家庭视角探讨父母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及其培养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针对“低头行为”这一新兴现象,研究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和探索,但国内针对父母低头行为的研究还较少,现有研究探究了父母低头行为的外在表现、影响因素及其消极后果。
第三,且验证了父母低头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亲子关系、问题行为、网络成瘾等方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这些研究为本次研究进一步探讨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现有研究仍存在几个薄弱之处:第一,关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理论研究和增加实践研究。目前,对幼儿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片面的问题和对策上。
而这些问题和对策往往是理想化的,难以在实践中实施,且针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化也有待深入研究。此外,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教师的报告,而基于家长的报告来开展的研究较少。
同时,现有的研究方法多为单一的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未来需采用质性和量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互为补充、互相支持。
父母低头行为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深入探讨。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有关父母低头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缺乏。研究对象上,关于幼儿父母低头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上,缺少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于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量化研究较为零散。以“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题的研究,目前在数量上还较少,且关于父母低头行为现状及其对幼儿影响的研究多以问卷为主,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少量化与质性研究的结合。
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和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重点研究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低头行为的关系。首先,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数据上分析幼儿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之后,运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家长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探究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影响。为更好地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低头行为、亲子关系的文本梳理。研究者基于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汇总了大量关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父母低头行为和亲子关系的相关资料。
并对这些文本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旨在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特点与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父母低头行为和亲子关系的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将搜集到的问卷,首先,依据研究需要,运用平均数、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数据分析;其次,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探究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父母低头行为与亲子关系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根据研究目的和相关资料,提出具体的假设如下: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父母低头行为、亲子关系两两之间相关显著;假设二:父母低头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假设三:亲子关系在父母低头行为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使用编制的父母低头行为量表,研究中量表的系数为0.978。该量表是一种单维度测评工具,共包含9个项目,评分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级评分。
量表主要用于测量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是否存在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忽略或冷落子女的情况,所有题目得分之和即为总分,最后的得分越高表明父母低头行为越严重。该低头行为量表符合本研究的目的,探讨家庭中幼儿父母低头行为的现状。
总结
研究程序由理论研究阶段、实证研究阶段、研究总结阶段三部分构成。
在理论研究阶段,利用大量互联网与图书馆资料寻找和搜集有关父母低头行为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资料信息。
明确研究课题,获得理论基础,确定变量关系、研究对象以及相应的研究工具,在实证研究阶段,确定以山西省内幼儿园的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幼儿园园长和家长的同意后,采用网络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并由各主班老师通知家长填写。
接着,根据问卷分析结果,选择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家庭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父母低头行为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影响。最后,在研究总结阶段,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以此为基础,为家庭提出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改善父母低头行为的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