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2005年第11(南通职业大学经济管理系江苏南通226007)[提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前提,和谐社会是法治追求的理想目标,保障社会和谐的根本手段只能是法治,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关键词】法治和谐社会前提[中圈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5]ll珈181—02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者以为,最根本的路等保护,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里的“和谐”,说到底是一保护知识产权等原则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使得社会全体成种最佳社会秩序和最佳社会状况,而法治是现代社会最好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的治理方式和生活状态,和谐社会则是法治追求的理想目造性,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标。********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诸如民主法治、的分配,而非通过不正当竞争实现“一夜暴富”。市场经济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秩序的混乱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正在为完善社谐相处。这一切都必须依靠法治来构建。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而市场经济只有真正成为法一般说来,一个和谐运转的社会体系必须具备四类健治经济,才能凸现它较之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全的机制,即经济运行机制、权利保障机制、利益平衡机第二,权利保障机制的法治表现形式应当是宪政。任制和权益救济机制。经济运行机制主要通过市场经济体制何种类的民主法治模式都需要法律制度来构建。现代和谐的运作来实现,权利保障机制主要通过民主政治体制来实社会的政治特征是以政党作为政治领导核心,公共政治权现,利益平衡机制主要通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来实现,力正常、有序运行,在民主与科学基础上的实施有效的社权益救济机制则主要依靠国家的司法体制来实现。而启动、会管理。它不同于历史上许多人曾经向往的“天高皇帝促进和保证这四类机制正常有效运行的最具体、最明确、远”、“帝力与我何有哉”的无政府社会。有宪法不等于有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法治。没有法治,社会就会失去和谐,宪政。和谐社会有赖于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国家机构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有下述五个方面:组织法和选举法、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法等在内的整个宪第一,经济运行机制的法治表现形式是民商法、经济法部门法的全面有效实施,进而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全法、科教文卫法的健康实施。经济运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面开辟和疏通各种民主渠道,让社会各种利益群体充分反会最基本的社会秩序。
现代和谐社会的经济特征是以大力映他们的利益需求,并且引导各种利益群体在以理性、合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法方式充分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公平有序地解决化、信息化为背景;既非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这应当是社会主义民主达到的最佳“桃花源”,亦非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乌托邦”。境界。只有用完备而理性的法治来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才它需要民商主体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得到民商法律的平能切实保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81万方数据切实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是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恰第三,利益平衡机制的法治表现形式是以《宪法》作恰缺失的就是这样一种理性文化。纵观中国历史,要么是根本依据的行政法、社会法及环境法的顺利执行。和谐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制,要么是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文革”社会是一个多元互动、合作互助、理性人本的社会,这一式民主。法治文化传统的缺失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先天切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全面有效的调整不足。显而易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下大气力和平衡。
行政法一方面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要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与法加强政府和其它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制观念。在这一点上,全社会的主导力量——执政党的法合理地调节国家、公民、法人和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治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配和利益矛盾。社会法则调整的是广泛而具有相对独立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这一执政的、由多种多样的诸如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特殊社会大党的6800万党员,特别是其中的党员干部,除了自身的员保护问题所引起的社会关系。这里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言行要自觉接受党规党法的调整外,要带头坚持以《宪法》弱势群体的生存保障是一个社会和谐运转的最基本条件,为其体系核心的法律,真正崇尚法治,与偏好人治的恶习必须得到法治的有力保护。而环境法是有关自然资源的合彻底决裂,只有带动全社会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以及其它公害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真正的法的规则的总称,力求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在全社会确立法治的神圣权威和尊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存环境问题。
行政法、社会法、环境法相互作用,以国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家强制力有效地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综上所述,社会和谐得益于四类机制,四类机制的载相处。体是四类体制,而四类体制的正常运作与相辅相成依赖于第四,权益救济机制的法治表现形式包括刑法、诉讼国家完备的法治,法治的实现则有赖于培育法治文化。可法、仲裁法在内的各类用于利益救济的实体法律规范和程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为前提条件,和谐社会是法序法律规范的实施,这是社会和谐的底线或称最后防线。治追求的理想目标,保障社会和谐的根本手段只能是法治。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往往表现为权益救济机制的缺失,维没有法治的调整和支撑,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护社会稳定必须高度重视权益救济机制。当人与人、人与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系列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国家、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社会、组织、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权益救济机制句空话。这与我们的追求是背道而驰的。据悉,世界法律就应当迅速启动和运行。国家司法机关作为社会正义的保大会将于今年在中国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法治与国际和护神就应当挺身而出,为实现社会正义而斗争。
其依据的谐”。这个主题凝聚了全人类的智慧,既具有世界意义,也法律形式除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科教文卫法、具有中国意义。国际和谐需要国际法治,中国和谐需要中社会法、环境法等各类实体法之外,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国法治,中国和世界的和谐都需要厉行法治。和谐依赖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在内的各类诉讼法以及非讼程序治,法治构建和谐,这应当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共识。—仲裁法。各类诉讼制度和仲裁制度的立法和执行都要体现公正和效率原则,从而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到参考文献: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人与国家、人与社然的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这里公正较之效率更为重要,[2]何家弦.神证人证物证[M].大众文艺出 如果权益救济机制失去了公正,则国家的司法体制失去了 版社,2003 存在的意义,无异于给社会添乱,增加社会的不和谐。 [3]********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 第五,和谐社会应当以法治文化为其文化基础。构建 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 和谐社会必须厉行法治,而要厉行法治则首先必须培育法 民日报,2005—2—20,第一版. 治文化。现代和谐社会所 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应当是一种 (责任编辑:方洲) 充满浓郁强烈的民主与科学精神的法治文化,这种法治文 182 万方数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