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特征,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伟大事业中,成为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战略突破。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体现出重大的时代特征
从矛盾产生的需求侧来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出人民生活需要的时代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需要也有区别。党的八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阶段,社会需要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生活需要的转变不仅是表述上的差异,更深刻地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已经超越了近代西方国家单纯的工业现代化,融入到当前的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现代化进程中。同样,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也不再是单纯的对于物质和文化产品的需求,而是对于人与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社会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仅是要求物质和文化上富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矛盾产生的供给侧来看,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现代化工业大国、制造强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中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也转变为“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这是对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性描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在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尽管经过长期的发展,但社会生产力仍然存在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所谓“发展不平衡”,一种是由于先天自然禀赋差异,如地理位置以及生产力布局所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另一种是区域内经济发展失衡造成的产业结构性不平衡。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保存传统方式的巨大惯性。而从根本上看,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都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不论是在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存在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由此带来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失衡以及发展的不可持续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做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就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向生态文明的建设,通过绿色发展的途径在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具有明显优势与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地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速度与质量问题。
(二)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是制定重大战略方针的理论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了三次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指导国家发展的方针与路线。第一次是1956年我们党在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向先进工业国家的转变过程中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当时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二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三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看到,这次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是我们党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国情、社情所做出的全面思考与科学判断,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路线的制定必然围绕解决社会需求从“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欠佳”的问题,改善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以构建人与自然、社会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突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现代化困境,必然成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三)把握时代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到三个“必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特征,从社会主要矛盾产生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共同推进,做到三个“必须”。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说的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成为破解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方法论的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就是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绿水青山为根本落脚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注重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价值取向与生态价值取向做出的制度层面的诠释与保障。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这样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这样的发展无法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新时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现代化社会。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群众的需要就是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动力,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社会生活的需求正在发生从“温饱数量型”向“环保质量型”的转变,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发力,进一步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让人民健康、舒适、有尊严地生活。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协调、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本身也是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统一要求,做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双重协调。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要求,“差异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体现,“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占比不合理,绿色技术应用、创新不足,资源利用率过低、单位GDP生态成本过高等问题。在解决地区之间的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坚持绿色、协调、差异化的发展,可以针对性地选择与地方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模式,有效衔接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进一步降低能耗、物耗,在宏观上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做得更为细致、全面。在解决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时,坚持绿色、协调、差异化的发展,可以更为有效地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三次产业占比,因地制宜地优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等服务产业,提升生产生活中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哲学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