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打人事件令人震怒。
有网友斥责围观群众没有伸出援手。
请理解他们,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也是他们的权利。
让人难过的是,有不少网友(包括某些自媒体)竟然在网上宣扬“不帮忙是正常的、理智的”“换我我也不敢上”这样的言论。
你不敢上,我理解你;但这不是光彩的事情,藏在心里就好了,不要拿出来说。
到网上理所当然,甚至大义凛然的说“换我我也不敢上”,很光荣吗?
我理解你不敢上,但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宣扬“不敢上是正常的”。
“不敢上”已然不正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表现更不正常。
中国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
前两个月,新加坡发生一起砍人事件,一男子持刀当街砍杀前妻,一开始路人都吓坏了,纷纷躲开,可没多久就有人手拿扫把冲出来,嘴里喊着:快救人!
然后折叠椅、矮梯、拖把、塑料桶……都加入了救人的行列,他们没有和暴徒直接对抗,而是扔完就跑,伺机攻击,直到把暴徒打跑,救下被害妇女。
我们的社会至少应该是这样的。
有人说法律怎么怎么样,所以不敢;有人说自己去帮忙别人不一定上,所以不去;有人说要我们的社会这样太难了,不可能的……
什么法律、什么这个那个……都是借口,紧急的情况下,驱动我们的是潜意识,是植根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基辛格说:“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注意,中华民族是一个勇敢的、有信仰有理想的民族。
什么是勇敢?
用《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一段话:“我要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错误的认为一个人手里有一把枪就是勇敢。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有赢的时候。”
什么是信仰?
就是告诉你“去了会输”,你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什么是理想?
就是虽然看不到希望,但依然坚持,坚持不是因为这样做了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当年,我们的先辈们并不知道站起来反抗压迫和侵略最终能取得胜利,在那个国土沦丧、百姓麻木的背景下,企图胜利,企图成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简直痴人说梦。
即便如此,先辈们没有被击溃,他们知道很难,甚至知道自己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是他们有理想——关于理想他们从来没有选择放弃,即使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
为了理想,他们视死如归,张自忠说:“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郭汝瑰说:“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赵一曼在写给儿子的遗书里说:“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当时他们的理想被“保命要紧”的价值观打败,每个人都认为“不敢对抗侵略是正常的”,“换我我也不敢上”,今天还会有新中国吗?
没错,我们有无奈,扶个老人都可能被讹,所以我们怕——怕了然后不站出来,没有人会怪你;你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帮助别人,免得惹事,我们也理解你,做父母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置身险境。
但是,你在教育孩子远离危险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帮忙不是光彩的事,要知道那是不对的,藏心里就好了,不要到处宣扬”。
因为如果我们的社会“换我我也不敢上”被这种价值观主导,每个人都认为“不帮忙是正常的”……那么,等你遇到危险时,没有人会帮助你。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