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我国小康社会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体制,第二步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邓小平小康社会战略的总体构想,我党把实现小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奋斗目标。20世纪末,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义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如期完成目标的各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从人民生活水平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目标明确的完成各项指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