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如何正确预防犯罪?

如何正确预防犯罪?

如何正确预防犯罪?一、为什么要有预防犯罪的心理所谓预防,是指“事前防备”。尽管犯罪预防可以在犯罪发生前或犯罪发生过程中进行,亦可以在犯罪发生后进行

一、为什么要有预防犯罪的心理

所谓预防,是指“事前防备”。尽管犯罪预防可以在犯罪发生前或犯罪发生过程中进行,亦可以在犯罪发生后进行,但其指向的目标均是在一定的犯罪出现之前消除犯罪隐患,有效控制犯罪,遏制犯罪的蔓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中提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交往)—自尊(心理)—自我实现”。其中,人类对于安全感的诉求仅次于最基本的生理要求。

动图封面

居住空间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社会邻近环境,如果城市居住空间的犯罪发案率高,人们就会缺少安全感。可以说,居住空间的安全稳定能够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大城市的人可以接受市区某些场所不安全的现实,例如娱乐区。为了降低受害风险,他们回避这些地方或者只是偶尔特别警惕地进入这些地区。但是,当住宅及其周围环境都不再安全时,整个社会结构就有震荡的危险。

虽然我们不能确保整个城市都没有危险,但是能够尽量保证我们的居住环境相对安全,尽可能预防被犯罪侵害的可能性。

罪犯的成功并不是因为罪犯思维的完美无瑕所致,而是客观上诸因素的一种巧合。” 犯罪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

动图封面

相关学者认为,犯罪人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地点和目标,罪犯的这一理性决策过程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犯罪行为有两个基本的空间特征:

一是犯罪的“就地性”,即罪犯一般倾向于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作案,离其居住地点既不太近也不太远,在其活动路线上和众多犯罪者居住的街区边界处最有可能发生犯罪;

二是犯罪的“空间距离衰减性”,即离罪犯居住地越远,他们实施作案的主观意愿就越弱——当然,惯犯例外,他们可能流窜到很远的地方作案。而罪犯作案的出行距离与犯罪类别也有很大关系。派里等人的研究表明,发生在高收入阶层住宅区的案件,罪犯的平均出行距离为7.30英里,而在低收入阶层住宅区,仅为0.93英里;与图财案相比,暴力案罪犯的出行距离一般较短。

美国有研究者发现,在罪犯心目中有一个评价作案环境的“机会等级体系”,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特有的价值标准来确定犯罪目标。

动图封面

二、选择居所时要参考的法则

1、避免空间死角

伊藤滋在《城市与犯罪》一书中列举了城市空间中存在可能发生犯罪的十个空间死角,其中包括“空间死角”之二:视线受阻,小巷、幽径、以及木结构的公寓过多,高层密集住宅相继,住宅过于稠密;使人们的视线受阻,发现有犯罪嫌疑的人不利于追踪,形成难以监视的死角。“空间死角”之九:丧失监视作用,妇女独自外出,行人稀少、街区冷避、防范路灯设置不完备,公园、广场影响视野,不利于防范、监视,形成死角。

社会死角是指居民之间互不相识,互不关心,关系冷漠,形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条件。心理死角是指人们因思想麻痹,造成了识别和抵御犯罪的心理障碍。

任何一类死角都是诱发犯罪的危险因素,多种死角发生重叠,发生犯罪的危险就相应增大。

动图封面

死角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死角,还包括视线死角,例如:光线。

一项针对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校园调查报告中指出,“最易使人产生恐惧感的因素是黑暗和阴影,而最易产生安全感的环境因素是光线。”

小区照明设施位置不当、亮度不足或者当照明设施被树木或建筑物掩盖时,其光线的辐射范围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居民感受光线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另外,路灯及园灯的亮度较暗,不仅不足以给居民带来安全感,而且还会掩盖罪犯的活动及面貌特征。

而且,色彩选用不舒适的照明设施不但不能使居民感到安全,反会带来更多的恐惧感。同时,色彩的选用直接影响住宅小区夜景观的质量及居民的活动频率,冷色调的照明色彩会增加冬季住区环境的寒冷感,降低居民外出活动的欲望。

所以,我们在选择居所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背靠大马路、带有居民街区的小区,避免选择小区树木过大、过高会遮蔽视线的地方,小区的灯光最好是暖色,暖色能增加人们的心理安全感。

犯罪的社会预防_犯罪预防社会工作存在的必然性_犯罪预防社会工作名词解释

2、善用同心圆理论

“同心圆理论”是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欧内斯特·沃森·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市的犯罪情况后提出的。同心圆理论阐述了中心边缘的梯度规律,认为作为圆心的城市中心区域,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它会形成一个半径一般为3km的“圆”,城市经济中心位于该区域内,在这一区域,犯罪最为集中,犯罪率最高。城市其它区域内(如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的犯罪率,一般遵循“圆弧越大,犯罪率越低”的基本规律。

换句话说,在城市的不同区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犯罪情况是不一样的。区域间的犯罪状况的变化呈现出放射状,以同心圆的方式从中心向边缘扩散。而作为犯罪区域,往往具有下列特征:人口数量大、密度高、流动性强,居住条件恶劣、经济畸形发展、城市管理松散等特点

我们在寻找居所时尽量避开人口流动性大的商业闹区或是过渡区(商业区周围或附近的地区,这一区域常处于变化之中,人口进入和变换经常发生,集中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多为流动性人口),而选择人口结构相对稳定的居民住宅区。

动图封面

3、防卫空间理论

奥斯卡·纽曼在其名著《可防御的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中写道:“既然我们不能抑制人们的犯罪动机,我们何不从犯罪的目标和条件上去限制犯罪。因为众所周知,没有作案的条件和目标,犯罪是不能发生的。”

其实,防卫空间本身就是向居民和潜在的犯罪人表明:这座建筑内外的所有人都受到监视,从而对潜在犯罪人的心理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不敢在这一地区犯罪。

防卫空间”理论强调明确的领域等级,公共、半公共、半私密与私密领域泾渭分明,这有助于扩大居民占有空间的活动范围,增加居民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加强居民对环境的控制。

这个理论就是通过绿篱墙、门禁、小区入口这些明显性的标准,能够区分合法使用者和陌生人,就能产生一种自治的气氛,能让外来者明显意识到他正从一个公共领域进入私密或半私密的领域,这样就能对陌生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减少陌生人入侵的可能性。

防卫空间理论还指出,小区的出入口数目过多会削弱小区对盗窃案件的防御能力,因为过多的出入口使得犯罪人方便进入并易于逃脱,从而降低了小区的安全性。另外,也会减少空间的围合感以及居民相遇的几率,提高居民控制小区的空间及相互熟识的难度,并相应地增加分辨外来者的难度。因此,小区的出入口相对较少,既能创造住户相遇、相识、相互交往的机会,进而建立稳定而友好的邻里关系,又能增强对侵入者的自然监控功能和震慑作用。

犯罪预防社会工作名词解释_犯罪预防社会工作存在的必然性_犯罪的社会预防

4、“街道眼”理论

简·雅各布斯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在美国各大城市旅行,于1961年出版了关于城市设计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对当时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进行抨击,并尝试引入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原则。雅各布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并由此发展了“街道眼”概念,引起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关注,甚至形成了专业的研究领域。

雅各布在城市步行中,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人行道上人与人头示意、孩子在街道上玩耍、商铺门前人们闲聊等等的复杂社会活动,轻而易举地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使居民获得安全感。因此,雅各布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以及街道上两侧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和孩子玩耍的机会,进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这就是著名“街道眼”概念。

这个理论我们经常在生活中见到,如果某个小区里的住户经常在小区里遛弯、老人在小区门口下象棋、年轻人推着小孩在小区附近嬉戏,小区附近的商铺跟附近的小区住户经常交流,对这里的人都脸熟。那么,这个小区附近的人每天就能很容易的辨别某个人是附近的人还是陌生人,所以,住在这样的小区,安全感也会倍升。因为这个小区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潜在的“监视者”监控着整个小区的动向,也能第一时间发现有何异常。

动图封面

5、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提升大家对环境的印象也是减少犯罪机率的重要闪素之一。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当居住小区出现不文明现象并越发明显时,居民会对其感到失望,降低整体的信任度,同时给潜在的犯罪者提供机会。住宅小区内出现的垃圾乱扔,房屋废弃,随意涂写等破坏小区形象的问题,不一定会引发犯罪行为,但是会使居民产生很大程度的恐慌感。

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尽量选择相对较为干净整洁的小区,就像马太效应说的那样,文明的小区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住户,从而导致整个小区的风气更文明;而一个杂乱的小区,会由于本来就脏乱使得住户破坏欲增强,从而导致整个小区沦为犯罪的温床。而且小区里的住户(自住户、租户、外来人口)也要均衡,老中青各年龄阶段的均衡分布,也有利于小区的稳定。

动图封面

综上所述,我们在选择小区的时候,如果是高层住宅或住户密集的住宅,尽量选择每层住户较少的小区,那样共用的楼梯和走廊就尽可能地为更少的住户所共用,能尽可能避免产生死角,那么,共用楼梯者就可以更容易区分外人和住户。

社区内部物理或机械性质的各类封闭设计手段 (如建有小区围墙、配置门禁设施、安装探测设备等) 是降低居民恐惧感的有效方式。

对于小区的活动场所,如绿地、公园、娱乐休息等应尽可能地接近居住房屋的入口以便于监视。其次,可以看小区里是否有专门的娱乐休闲聚集地,如果小区有固定的休闲地例如:老人下象棋、小孩玩耍的区域,小区外有居民便利店、各种小吃店铺,会因为街道眼理论,增加小区的安全系数。

小区围墙以绿篱墙为佳,既能可视,又能提升安全感、配置门禁设施、 安装监控设备都能提升居住安全感。干净整洁的小区会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小区门口是街区大道会比僻静的小道更有安全感。

正如凯特莱所说:“改变我不得不面对的环境,这将使我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刘 峘.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日]伊藤滋.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

[4]张延吉,秦 波,朱春武.北京城市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和居住安全感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9,74(2):238-252.

[5]李 薇.犯罪预防视角下的哈尔滨住宅小区安全性研究[D].东北:东北林业大学,2011.

[6][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上一篇: 社区发展治理保障资金项目绩效评估办法研讨会(第三场)顺利举行
下一篇: 有哪些「预防犯罪」的方式方法已经被数据证明切实有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