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西方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常用的一个术语。迄今为止,定义还无统一规定。有的学者曾对社区的94个定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定义唯一的共有因素是“人”。有人把社区与大至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小至一个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甚至某些具体的单位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有的学者则明确提出社区与社会或社会体系完全同义。有些学者完全按照生物学的观点定义社区,把生物分布、生存条件和自然环境作为划分社区的基本因素。有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把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作为社区规定性的主要成分。也有人把生物学观点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从这两方面来确定社区的定义。目前较有普遍性定义是:社区是一种功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群体。他们在某一特定时期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区,处于相同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基本上一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共同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自治性的社会实体。
——《社会科学新词典》
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社会群体。“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他用Gemeinschaft(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社区)一词同Gesellschaft(一般译为社会)进行对比分析,用社区一词表示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社会团体。后来美国社会学界在使用社区这一概念时赋予其“地域社会共同体”的含义。作为社会实体的社区通常包含以下要素:(1)以一定生产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人群;(2)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3)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4)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应各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5)基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连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会科学大辞典》
小结:社区是指综合了社会各种群体与组织的某种生活驻地。“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20 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 著于1887年)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的流传下来。“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
居住区:城市中主要供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区域。居住区一般都有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绿地和娱乐休憩场所,设立居住区可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居住区是最基本的城市职能,一般占地比例最大,因其应容纳所有的城市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从城市土地经济特性分析,其他职能区都创造经济价值,而居住区不能直接创造价值,但它却是其他职能区的基础,是城市存在的必要前提。
——《环境科学大辞典》
在城市计划中所规定的用途地域之 一。许多发达国家都颁布有城市计划法,规定了为维护特别良好的居住环境, 专门设定城市中的居住区。例如日本的城市计划法中规定,不许在居住区建工 厂、影剧院; 为了保持良好阳光,不许多设计高层建筑等。
——《人文地理学词典》
城市大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占地30万m2至100万m2,居住3万至5万人。常分级组成,如由小区,组团、街坊、院落等组成。区内设有中学、医院、百货商场等较大型生活服务设施。一般泛指城市中居民聚居,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的地区。
——《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
小结:以居住为目的的城市空间。
2.区别
①空间表述区别
社区:以人为基本单元的空间系统单元,常见于人居环境科学(泛建筑类科学、空间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但是是系统论影响下的一种表述,强调各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居住区:单一性质的空间表述,是对该类型空间的一种统称。
②空间类型区别
社区:可以涵盖所有地域空间所构成的社区系统,如乡村、聚落空间可以构成农村社区等
居住区:但表示城镇下的居住组团空间
③历史驱动区别
社区:最早见于国外,由费孝通先生引入中国,有研究认为社区概念的提出与成型同西方城市发展有一定联系,早期西方城镇化发展后,乡村地区受城镇化影响,人为形成聚集空间,最终形成社区的早期雏形。因而可以看出,早期社区类比于建国前的村落或乡村一类表述。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卫星城理论与田园都市理论的兴起,社区的概念被进一步放大,并形成以系统论为主导的空间体系。
居住区:城市化下产生的一种功能较为单一的空间,是我国目前城市的空间构成主体之一。社会化大分工下,造成了城市中,空间的分布由社会分工决定,居住空间成为目的较强的空间划定。尤其在我国的当下,社区概念新近被引入,但是社区尚未完全成型,居住区仍然是城市居住与生存空间的主体。
④顺延关系预测
在土地利用与分配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土地私有制国家的城市空间将逐步由居住区向社区进行转变,而土地公有制国家将呈缓慢的变更。但土地公有制国家的乡村社区反而会呈现井喷式增长。
总结:
①两者都是以人为最基本服务对象的居住生活空间,不同的是居住区服务功能单一,而社区包含了诸多服务系统,具有一定自给性和循环性的特点。
②居住区将仍是我国城镇空间的主体,近20年不变。
③两者的区别源于社会分工程度的体现,社会分工越明确,城市中只有居住区;但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让社区的使用人群发生改变,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逆城市化现象后,富裕阶层逐渐搬入郊区的社区,而贫困阶层反而搬入城市居住区,后逆城市化中则反之,如底特律在未来将会进入逆城市化进程中。
3.例证
社区:欧美诸多典型代表,我国目前提出新农村社区是这种理念带入中国后的一种尝试,预测会取得较好的生存空间体验。
居住区:所有城市的居住空间都只配被称为居住区,尤其是我国。
结论:
1.如果你是来搞习题答案的,那么同学,不建议你抄本文,本文完全没有按照课本知识点走;
2.欢迎评论与指正,我将持续修改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