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第 02 期│《党史博采》35研究综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十九大对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 随着时代性不断向前推进,物质社会的发展是时代推进的现实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观点一直是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奋进的思维方法与精髓要义,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强国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滋养,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辩证思维体现(一)普遍联系——人民与社会的紧密结合中国的先人很早就用联系的观点诠释和描绘世界,联系方法始终贯穿中国发展历史的总过程,也是中国社会从革命到建设的必要方式,“‘三才共建’‘万物一体’,体现的是天、地、人之间的基本联系。作为哲学范畴,联系概括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② 剖析新矛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需要与社会发展是共前进的整体。经济基础取得持续不断的突破与创新,人民的物质需求也随之扩大和增多,这是来自于人民与社会的普遍联系。
此外,在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还指出推进“四个伟大”战略部署,即四个伟大要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所以,要处理好复杂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就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掉队,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加具有整体性和规范性。(二)永恒发展——中国社会向前推进、吐故纳新社会的发展呈现阶段性和层次性发展,同时社会矛盾也是不断超越社会某个特定发展阶段的束缚而实现突破与飞跃,社会矛盾呈现渐进式转变也反映出社会向前发展的递进性,实现前进的、上升式的发展。回顾中国社会矛盾的演变过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同步式发展,首先在 1956 年的中共八大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 在此期间,由于国内外因素影响,国家也不断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发展及挫折,直到 1981 年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是中国社会不平凡的一年,在矛盾问题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总结中国社会矛盾的几次重大转变可以发现,每次社会矛盾的转变都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时期的向前推进,每个时期所做出的调整也都具有相对继承性和层次性,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揭示出中国在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不变的情况下,其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对于新时代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使命。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矛盾规律体现(一)矛盾的作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观念在中国早有出现,比如“和而不同”和“一分为二”等,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矛盾的实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哲学依据杜立(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 ]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中国向着新时代社会主义不断迈进,由此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逐渐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从基本内容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其理论发展提供了辩证思维;从矛盾规律发展看,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需要矛盾分析法进行分析解决;从唯物史观立场看,社会矛盾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并且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总之,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蕴藏着深厚的哲学理论依据,只有深刻领会其思想背后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才能精准地把握其精髓要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 ] 新时代;主要矛盾;哲学依据[作者简介]杜立(1992-),女,汉族,山东聊城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 D6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8031(2019)02-0035-0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