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倾向研究摘要: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交织,在群体文化认知上多元共融和小众分化兼有,在社会认知上困惑与认同并存,在国家认知上耦合与张力交错。与此同时,“00后”大学生表现出自我矮化与制造认同相伴的日常行为,存在着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脱兼有的道德实践,呈现出认同与区隔交织的戏剧性社交行为,注重政治型与研究型并存的情感消费。加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要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纵向育人与横向育人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等方面着力。“00后”大学生独特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对社会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深入了解“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上海市14所高校抽取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8%。其中,男生占48.8%,女生占51.2%;独生子女占74.7%,非独生子女占25.3%;共青团员占91.3%,群众占8.4%,共产党员占0.1%;农业户口占35.7%,非农业户口占64.3%。
一、“0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洗礼,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的冲击,“0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从小众分化到多元融合、从盲从到理性、从怀疑到理解、从困惑到认同交织的发展态势。1.“0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交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00后”大学生普遍成为家中的“独二代”(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让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基本无后顾之忧。对外开放水平的深化则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多元的环境,使之不可避免地受到欧美发达国家文化观念的影响,而互联网的普及无疑强化了上述因素的影响效应。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0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他们不再认为谈论物质是市侩和庸俗的表现,反而直接描绘舒适而富足的生活并为之奋斗。调查显示,有22.4%的“00后”大学生认为“相比道德,金钱才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通行证”,且相当一部分名校的“00后”大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而陷入了“绩点为王”的困境。
可见,“00后”大学生已深切地体会到物质因素的重要性,并对此表示认同。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物质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手段,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才是生活的目的。因此,在重视物质因素的同时,“00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后物质主义倾向。不同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物质因素价值优先性的强调,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生活质量、自我实现及公共参与等非物质因素更为看重。2.“00后”大学生的群体文化认知:多元共融和小众分化兼有。互联网在改变人们联结方式和联结范围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00后”大学生的群体文化认知模式。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对社会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和边缘性群体的宽容度颇高,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群体文化认知。另一方面,以“饭圈”文化、“二次元”文化、恶搞文化和佛系文化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蓬勃发展,且“00后”大学生也积极将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融入主流文化中。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共存共融的状态。与此同时,“00后”大学生的群体认知模式还呈现出以趣缘为纽带的小众分化的特点。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合力催生了“00后”大学生“信息茧房式”的群体认同。
这种群体认同的突出特点在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每个人都期待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份个性化的信息,每个人都期待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或群体进行交流。3.“00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认同与困惑并存。“00后”大学生是身处社会大变革的一代人,而外在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到其内在的社会认知,并进一步影响其对社会客体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一般而言,个体对社会发展前景、社会公平以及道德共识的感知构成了其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如果说“80后”和“9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两代人,那么“00后”则是直接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人,这也使他们在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逐渐将其视为一种常态。《中国消费者报告2021》显示:中国的“Z世代”(即1996-2010年出生的一代人)消费者普遍对未来收入增长充满信心,78%的受访者相信自己将来的收入会超过或远超过现在。4.“00后”大学生的国家认知:耦合与张力交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向己性,二、“00后”大学生的行为倾向“00后”大学生的行为倾向是其内在价值取向和思想心理变化的外在反映,既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也受到其生活事件的触动。集体和个人、规则和自由、理想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价值判断过程,使“00后”大学生行为选择广泛、情况多变、差异明显。
1.“00后”大学生表现出自我矮化与制造认同相伴的日常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资本运作的传统模式,并造成对情感的过度消费。各类电视节目通过包装情感、输出价值等方式博取眼球,情感被贩卖、输送,其真实性、真诚性大大减少。情感的过度泛滥引发了“00后”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开始反抗诱发焦虑的情感输出,丧文化、佛系文化等是其中的典型现象,并集中表现为以颓废、消极等负能量为核心特征的自我矮化行为。这些行为颠覆了主流文化对“0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等形象的预设,使之成为与主流文化相悖的典型他者。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这种自我矮化的日常行为,是“00后”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现实问题时所产生的焦虑和相对剥夺感等负面心理的直接反映,并成为他们独特的自我解压渠道。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剧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竞争,他们通过自我解嘲、降低欲望的方式来缓解在现实中的无力感。与此同时,为了舒缓内心的焦虑,消解丧文化、佛系文化等亚文化的影响,“00后”大学生还倾向于使用他者视角来制造自我认同,即通过他人的虚假夸奖来获得情感支撑,从而缓解挫折感与焦虑心理,寻求自我认同。2019年3月,“夸夸群”在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走红,群内秉持“没有杠精”、“传递快乐”的原则,对各种观点进行天花乱坠的夸赞,而后出现的“怼怼群”、“原谅群”也激起了“00后”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调查发现,“00后”大学生在面对个人生活困境时,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安慰的态度和方式,“夸夸群”则是他们在自媒体时代面对同质文化群体的一种宣泄行为。一方面,这种夸奖和互怼方式有助于减轻自身压力;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给予他人关怀缓解其痛苦。因此,“夸夸群”等群聊模式的建立,是“00后”大学生消弭紧张、宣泄情感的自我努力,并尝试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和浅表性的精神愉悦。通过这种情绪化的抗争方式,他们实现了对消极人生态度的缓和。然而,这样制造认同的方式,并不利于在该群体中树立清晰明确的是非观,不分青红皂白地夸奖可能会导致部分“00后”大学生包容一切行为,毫无底线,甚至在群体内部传递负面的价值观念。2.“00后”大学生存在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脱兼有的道德实践。“00后”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公共意识的价值判断,这些判断在他们的道德实践中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调查显示,78.0%的“00后”大学生愿意参加公共服务活动,58.0%的“00后”大学生曾参与过公益项目。这表明,超过半数的“00后”大学生曾在利他主义的影响下践行过使他人或社会获益的亲社会行为。他们将自己的价值付诸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为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带来幸福、给社会创造价值而感到愉悦。
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来看,“00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更多地体现出紧急性的特征。中国文化强调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尤其注重群体性的建构。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00后”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易在危急时刻体现出奉献精神,采取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也存在着道德推脱的行为,在道德自我调节功能方面有选择地失效,轻松地违反内部道德标准,并通过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从而降低内疚和自责感。调查显示,40.0%的“00后”大学生参与过网络欺负行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自己不喜欢的明星艺人发表恶评,嘲笑、攻击某个个体或人群。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超7成遇到过网络欺凌,其中以网络嘲笑和讽刺、辱骂或用带有侮辱性的词汇等形式比例最高,遭遇场景多样化,包括社交软件、网络社区、短视频和新闻评论区域等。3.“00后”大学生呈现出认同与区隔交织的戏剧性社交行为。作为新时代的网络原住民,“00后”大学生已经和网络紧密地连在一起。新兴传媒的交互性改变了以往单向度的信息传播方式,言语表达的多样化和受众主体意识开始增强,网络平台舆论环境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
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兴传媒不仅解构了原有传播媒介自上而下的传递方式所带来的权威,同时为“00后”大学生群体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审美和情感体验,“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群体特色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他们借助各类网络用语和表情包重塑了人际交往的秩序,打破了规则约束,展现了青年个性,编码随意、充满个性化的“缩写体”就是其中的典型。据调查,缩写体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进行人际表达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并赋予了他们一种专属身份。61.0%的“00后”大学生会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缩写体的表达方式,如“XSWL”(笑死我了)、“YYDS”(永远滴神)等,以此来代替传统的文字表达。此外,斗图行为也是他们特有的网络社交方式,以图片呈现的表情包使“00后”大学生更加直观地在社交平台上进行戏剧化的表演,从而实现对自我印象的管理。这些表情包代表了特定群体的兴趣与趣味(如某些动漫人物),在这些群体外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因此,表情包也常常成为“00后”大学生社交过程中的文化载体,形成群体内的认同与群体外的区隔。通过特殊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00后”达成了与其他群体进行特殊区隔的身份识别,完成了他们特有的群体归属。
通过特立独行的社交行为将自己与其他群体区隔开来,通过社交媒体寻找符合自身认同的“队友”,这种认同与区隔并存的戏剧性社交行为有可能导致社交私藏化,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其现实生活趋于单一化,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最终诱发生活秩序错位与情感体验失真的乱象。4.“00后”大学生注重政治型与研究型并存的情感消费。在现代社会,情感需要越来越以情感消费的形式来获得满足。三、加强“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1. 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统一,培养“00后”大学生的信念感。首先,要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政理阐释、学理解释、事理解析贯通,从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学生疑点中凝练问题,在充分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同时,让理论直面学生的实际问题,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自主性、灵活性和丰富性的优势,因势、因群、因业开展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针对“00后”大学生的群体属性和个性特点开展分类指导,优化内容供给。其次,要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
构建两支队伍的沟通机制,加强对“00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研究,搜集和关注“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热门现象和热点问题,研究和破解“00后”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难题,建立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案例库,将其存在的价值困惑、道德困惑等问题转化为学科研究的课题和学术研究的学理,在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再次,要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应当将理论知识寓于实践和生活中,针对“00后”大学生存在的理论疑惑设计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拓展“00后”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平台和路径,让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升华理论认知,通过建立“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机制,加深“00后”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2. 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提高“00后”大学生的认同感。首先,要以课程教育为主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协同创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团队、互联网载体运用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路径,根据“00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学中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专业课教学中,秉承学术逻辑和社会逻辑相结合的课程理念,深化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的学理内涵,突出专业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将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融入知识教育中,释放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育人力量;在通识课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价值使命,打造“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潜移默化地提高“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次,以网络教育为辅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深入“00后”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结合他们的表达偏好,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利用网络流行语丰富、活泼的特点,通过弹幕、漫画、表情包等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到具体的话语转化,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此外,探索“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MOOC线上资源,开展SPOC小班研讨教学,并通过翻转课堂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拓展的链接,通过互动式、沉浸式的探讨学习,激发“0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再次,以文化教育为浸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环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文化创造与学术生活中,引导“00后”大学生明晰传统文化精华,从中汲取精神能量。弘扬大学精神,借助校园广播、图书馆、校报校刊等载体宣扬校训精神,培育学生品格;利用入学季、毕业季、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文化品牌活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00后”大学生前往公共艺术场所观赏专题展览、话剧表演等文化活动,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增强思想感悟,提高文化认同。3. 坚持纵向育人与横向育人的统一,增强“0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
首先,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体化衔接。一方面,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教师队伍和教材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教育目标要从局部思维转向整体思维,从并列思维转向进阶思维,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纵向连贯性;教师要把握各学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关联及差异,力求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教材设计则要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层次性与递进性的统一,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另一方面,在“00后”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设立与其个人心理、生理和精神意识相适应的育人目标。在小学阶段,引入形象化的生活情境,以趣味性的方式启蒙他们的道德情感;在初中阶段,重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引领他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在高中阶段,加强常识性的知识模块,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在大学阶段,突出理论性的思维模式,强化他们在新时代的责任担当意识。其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育人的环境。学校要整合优化育人资源,通过与家庭、社会结合形成横向合力育人机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三大教育场域的协商互补作用。要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建立家长教育资源库,整合家庭教育的资源,为学生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要利用家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挖掘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培养大学生形成为家尽责、为国担当的宽广胸襟和视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同时,要建构区域学习共同体,在区域范围内整合行政机构、公共社区、博物馆、民间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的力量,开展联合育人实践项目,使“00后”大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4. 强调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提升“00后”大学生的获得感。“00后”大学生的获得感,既包含促进和服务自己未来发展的工具理性,也包含实现社会价值和国家利益的价值理性,因此要将价值引导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首先,塑造利益需求的契合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0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是问题导向的,他们不仅关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通俗易懂和具有亲和力,更关心其能否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关注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继续教育等普遍需要的同时,也要了解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为他们提供制度支持和政策支持,协调好个体需求与公共需求、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之间的关系。其次,塑造认知图式的契合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亲和力。一方面,要结合“00后”大学生的认知逻辑,建构出适合其年龄与心理发展特点的青年理论。本着源于青年话语又高于青年话语的原则,创设青春命题,用故事讲道理,用历史讲精神,将育人理念转化为符合“00后”大学生认知和审美的符号话语,唤起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共鸣;另一方面,要契合“00后”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建构趣味性的育人话语。
立足“00后”大学生日常化、生活化和戏剧化的语言组织逻辑,对社会热点适度“借题发挥”,对网络用语活学活用,以趣味化的话语表达熔铸“00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再次,塑造情感体验的契合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认同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就需要激发情感上的共鸣,还需要符合大学生的理性期待。列宁指出,人的情感包括现实情感和期待情感。在现实情感的激发上,要通过树立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化和形象化,通过亲历重大仪式来体验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期待情感的激发上,要让“00后”大学生看到国家在国际地位提升、社会公平维护、个体利益实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