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理论特色。首先,理论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起点,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初步形成到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24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19年;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算起,到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13年;从党的十六大算起,到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10年。理论创新步伐的加快,说到底根源于日新月异的实践发展需要。其次,创新成果内容更为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再次,创新成果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理论渊源、理论主题、理论品质、理论基点和理论目标等方面一脉相承。故此,它们才能够被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同时,它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贯通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话语的提出及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话语的提出及认识第一,理论特色。首先,理论创新的步伐明显加快。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起点,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初步形成到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经历了24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