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频谱音乐:新模式、新思路
时间:2024年4月18日(周四) 16:00-18:0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汾阳路校区 教学楼北601
主讲:Hugues Dufourt (于格·杜付赫) 教授
主持:王旭青 教授
翻译:王梦琦 博士
主办: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内容提要:频谱音乐标志着欧洲从工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以及声音表现和处理方式的彻底变革。电子音乐的出现是20世纪音乐领域的重大事件,但在20世纪70年代,频谱音乐完成并深化了这一进程,在欧洲实现了电子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过渡。它将美国计算机音乐在60年代取得的成就移植到了管弦乐队之中,因而将管弦乐队的处理视作一种声音合成方式。1970至1985年间,频谱音乐一直与美国计算机音乐的发展同步进行,并从中获益。这种并行且紧密的关系促成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在大西洋两岸促生了一种新的声音文化。
1943年,于格·杜付赫(Hugues Dufourt)出生于法国里昂。他是一名作曲家,同时也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荣誉研究主任。1967年通过法国的哲学教师会考之后,他先任教于里昂大学,后来又在1973年加入了CNRS。
杜付赫个人的专业音乐教育起始于日内瓦音乐学院,在那里,他曾学习钢琴(1961-1969)和作曲与电子声学(1965-1972)。1982年,杜付赫在巴黎创办了“音乐研究实验室: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CNAC-GP)-Ircam-CNRS”并担任主任一职,直到1995年卸任。那里的档案馆藏,现已并入了Ircam的多媒体资料中心。198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Ulm)与IRCAM/蓬皮杜中心的参与下,他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创立了博士点“20世纪音乐与音乐学”并任负责人一职,直至2000年。
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先锋派的一员,杜付赫大量参与了“旅程”(l’itinéraire)小组的音乐活动(1975-81),并和阿兰·邦卡尔、特里斯坦·缪哈伊一起,在1977年创建了音响综合体与器乐研习小组(CRISS)。
1975年,杜付赫获得了由法国音乐版权组织(SACEM)颁发的室内乐大奖。1980年,他凭借《土星》的录音荣获查尔斯·克罗斯学院大奖。1985年,由布列兹执棒巴黎当代乐团演绎的《反自然》获得了库塞维兹基大奖。1987年,《致敬夏尔·内格》获得“电影音乐节”评审团大奖。1994年,他被授予SACEM作曲家奖。2000年12月,在第53届查尔斯·克罗斯协会的评奖中,杜付赫获得了共和国总统奖。2008年,他与考塞、卢森堡爱乐乐团和瓦拉德合作的CD《银柏树/迸发》被评为年度金音叉奖。
王梦琦,艺术学博士,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音乐学专业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方向(硕博,导师为陈鸿铎教授),并获国家公派资格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音乐系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9-2021)。研究兴趣为现当代艺术音乐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法语歌剧,同时也从事音乐评论及翻译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