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与民间投资相比,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收益最大化而非私人收益最大化,而且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税收无偿取得的。正因为这些特点,政府在作出财政投资决策时所依据的标准不同于私人部门,而且政府最终依据怎样的投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
(简答简述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决策标准)
一般而言,政府进行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有以下几种:
(1)资本-产出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确定投资项目时,应选择资本—产出比率最低的投资项目,或者说是单位资本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该标准是针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提出的;
(2)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因为资本—劳动力比率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该标准强调政府投资应该投入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名词解释),是指政府应该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因为,政府决策财政投资时,要尽可能估价这种投资产生的总就业机会。我国现阶段应以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理由如下:①从理论上说,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失业是对资源的浪费,且就业增加一般都会增加产出;②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政府应对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财政投资项目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③即使不考虑产出增加,增加就业也是必要的。因为失业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④财政投资的就业创造标准还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要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根本措施是增加就业,首先就要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机会的一个途径就是扩大财政投资。
2.经济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可分为两类,即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水、电和其他类似的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是指社会成员可享用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以及福利制度。
(2)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
(3)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融资方式。基础设施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投融资方式问题,其投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方式;(2)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经营方式;(3)财政投融资方式(名词解释),实质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具有有偿性、公共性、非利性、统筹性、灵活性的特点;(4)建设-经营-转入投资方式,(名词解释)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经营并在协议期满后转让给政府。
3.农村和农业的财政投资(简答,简述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
二、社会保障支出
1.社会保障制度
(1)概念。(名词解释)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计划。
(2)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原因。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主要经济原因是保险市场失灵。如果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保险市场就会失灵。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包括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这些保险制度中,养老保险又是最重要的。
(4)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2012简答)养老保险制度从筹资方式来说分为三种模式:①完全基金制。是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②现收现付制。是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③部分基金制。是既具有完全基金制的部分特征又具有现收现付制部分性质的混合制度。
(5)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