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解析及佳作欣赏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解析及佳作欣赏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解析及佳作欣赏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解析及佳作欣赏一、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2023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解析及佳作欣赏

一、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属于社会现象类材料,言简意赅,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针对这类简单的“一句话”材料,我们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角度来充分理解材料,以形成中心立意和行文思路。

是什么,即材料讲述了什么。材料讲述了技术发展下人与时间关系的两面性——人或掌控时间,或成为时间的仆人。在探索人与时间的关系时,也要注意物理时间(秒、分、时)之外还有社会时间(“三十而立”等)的存在。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关系?核心即是技术。从历法的制定到钟表的发明,再到时间工具的普及和完善,技术发展让人类得以越来越精准地认知、界定和规划时间,从机械的轰鸣到光纤的狂飙,技术革新让人类得以节约生产时间、打破时空界限,技术实现了人对于时间的更优掌控;然而,技术不断显化时间的流逝,也不断强化时间对于人工作生活的指导性、强制性,人们精确利用时间的同时,也愈发深入地陷在时间的限制、催促和束缚中,技术亦导致了时间对人身心的全方位奴役。

面对这种关系和造就这种关系的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便需要探索除了掌控与被奴役之外的第三种关系,如人与时间的朋友关系。一方面我们要拥抱技术,让时间工具(番茄时钟、日程表等)帮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另一方面我们要跳出技术的束缚,警惕“争先”“节点”“时限”等概念对我们无孔无入的包围,张弛有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甚至可以尝试寻求暂忘时间的休憩。

技术发展让时间和人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对此我们应有清晰的认知,即人和时间应该是朋友,中性的技术应让时间有更多人性化的应用场景。

▲立意参考

1.快慢人生,张弛有度。(从人如何规划时间、把控人生节奏的角度)

2.汲取科技力量,做时间的朋友。(从人如何利用技术优化人和时间关系的角度)

3.技术本无情,时间亦无义,留“人”在心中。(从技术开发和运用者的角度)

三、佳作欣赏

1.人才引领技术 正确把控时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人才的发展进步需要创新的思路,技术的进步亦需创新的驱动。人才是历史发展的助推器,创新技术无疑是当代社会的主基调,把握时间才能引领未来。人才引领技术,正确把控时间,激活人才价值,厚植发展沃土,定能掀起时代的全新浪潮。

普通人才,缺乏技术,浪费时间。时间是世界上的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浪费者后悔,给创造者幸福。无论我们怎么样,时间都在那里,以相同的方式匀速流动,不增不减,永恒存在。鲁迅先生曾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整天碌碌无为,苟且偷生,行尸走肉,虚度光阴,还美其名曰:佛系人生,躺平!他们自甘做了时间的仆人,不愿意为人生的灿烂而高歌喝彩!他们欣赏不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景,只在川上焉,暗自凋零!

高等人才,使用技术,分配时间。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代楷模李保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合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技术,用自己的行动,三十五年如一日,践行着自己的信仰,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身患疾病,常年拖着病体奔走在教师的岗位上,并且多年来坚持给学生送考,从未缺席,殚精竭虑,数年如一日,她就是崖畔的桂,大雪纷飞中的梅,在和时间赛跑中放声高歌,在和时间赛跑中芬芳遍地!

顶尖人才,创造技术,定义时间。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竞争对手的你追我赶,世界格局的波诡云谲。被外国人称“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5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十年的时间,钱学森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匹敌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人才引领技术,正确把控时间。科技的发展更是时代前进的新机遇,处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当代中国,应该抓住科技命脉,培养更多的人才创造更先进的技术,那就需要我们更好的抓紧时间,把控时间!时不我待,我们要做时间高贵而勤勉的主人,而不是做低贱而慵懒的仆人!

2.与时间比快,不如与时间比稳

从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喷出第一声汽笛,到冯·诺依曼第一台计算机的问世,再到C919国产大飞机在神州大地上的腾飞……科技改变世界是如此之快,它爆发出愈来愈强盛的力量,正像一架强劲的马达,冲破着人与人之间的时空桎梏,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驶向越来越快节奏的未来。人们总是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快”已然成为了这个科技时代的代名词。可是所谓的“快”,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诚然,科技成功地让我们“掌控”了时间。“复兴号”让“千里江陵一日还”从浪漫主义照进了现实;发达的互联网让人们“天涯若比邻”成为了可能。然而,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图快”而沦为时间仆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随着作业帮、小猿搜题等搜题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中小学生为了“图快”,用它们抄作业、作弊的行为也越加泛滥,制造出5分钟完成任务的“丰功伟绩”;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一些养殖户们为了“图快”,滥施饲料与催化剂,完成了两个星期“养大”一代白羽鸡的“科技奇迹”。而现实等待这些学生的,将是自欺欺人行为导致的成绩一落千丈,需要更加费时费力地填补短板;等待这些养殖户的,将是因产品质量低下而产生的严重滞销,需要事倍功半地重建产业链……他们自以为提高了效率,找到了捷径,掌控了时间,却无一例外地南辕北辙,反而成为了时间的仆人。

为什么“欲速则不达”?这自然离不开快节奏时代下的短视心态。“凡事三思而后行”,时代的旋律在科技的推动下越来越焦急,科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良莠不齐,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剧烈,我们理性思考作出正确判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短视心态也就越容易趁虚而入。正如《流浪地球II》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深刻反映出在人类仅着眼于收割资源带来的红利,而时常忽视环境破坏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短视心态,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体现得尤为典型,给现在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与其与时间比“快”,不如与时间比“稳”。利用时间的过程就好像在和时间跑马拉松,若是急功近利,起跑就拼命加速,不久便会精疲力竭;有经验的跑者总是会合理地评估自身能力和跑道状况,灵活调整策略,这样才能稳中求进。在快节奏的科技时代,要向那些有经验的跑者看齐,只有在诱人的暴利前保持理性,才可能于潮涨潮落里泰然自若;只有在两点一线间三思而后行,才可能于泰山崩于前时从容不迫;只有在飞速发展中一张一弛,才能在沧桑巨变中厚积薄发。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则带来红利,否则将适得其反。让科技为人类服务,小心短视心态,才有资格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时间的奴隶。

在时间不停的当今,灵活运用科技,不卑不亢地面对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而非仆人,一起理性向未来!

3.时间主人,时间仆人?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日新月异的技术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时间,但有些人也因此沉浸于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愉悦,失去了理智,被时间所掌控,究竟是成为前者还是后者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和利用技术,合理使用技术让我们成为时间的主人,滥用技术只会使我们沦为时间的仆人。

技术提高了人掌控时间的能力。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断更新迭代的科技正逐步缩小人与人间的时空距离。从古时的飞鸽传书到现今的5G技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突飞猛进。还有各种各样的劳动机器帮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多样的时间管理软件如番茄时钟,也让我们方便快捷地安排时间,规划各个任务的时长而让时间管理井井有条。因此,技术带给人掌控时间的无与伦比的能力:不仅能缩短时空距离,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还可帮助管理时间。有了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将时间高效地利用在所需之事上,减少了低效时间的浪费,真正成为时间主人。

滥用技术让人被时间所操控。凡事都有临界值,过犹不及,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不能利用好发达的网络技术,而是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那么技术只会使人与掌握时间渐行渐远。新兴的自媒体短视频、游戏等,这些本都是日常学习工作之余的娱乐方式,但有些人过度沉迷深陷其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失去了掌握时间的主动权。还有网络上的各种碎片化信息繁多冗杂,若不加以分辨和甄选,盲目地接收海量的信息,时间就会在重复中浪费。更有人一心盲从网络上的时间规划,缺乏自主意识,只看到了技术的优而忽视其劣,让技术和时间占据了主动,自己只能整天苦苦地忙于任务,受时间支配。不加分辨地滥用技术,技术只能成为时间的累赘。

要善用技术,合理规划时间、做时间主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筛选,选取对我们有利的部分加以利用,无用的部分就将其舍弃,这样才能使技术更好地为我所用,为时间管理而服务。时间的意义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如何利用。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和时间安排,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和督促,限制设备使用时间,让人取得掌控时间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成为时间主人。

技术是时代赠予我们的红利,同时也带给我们挑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上承担着使命与重任,合理利用技术,创造财富,掌握时间,成为时间主人,是留给时代最好的答案。

4.莫因技术自作茧,掌控时间化成蝶

无数的繁星,改变了夜空的黑暗;潺潺的流水,改变了山间的寂静;汹涌的波涛,改变了大海的沉稳;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时间。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智慧的人们呦,莫因技术自作茧,掌控时间化成蝶。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以技术为墨,以时间为砚,填涂芳瀚。

技术可以让花儿如人所愿定时绽放。为了使昙花能在白天开放,人们会采用昼夜颠倒的办法来改变昙花的花期。当昙花的花蕾长到三四厘米长时,白天将昙花搬进暗室或用黑膜遮光,以模仿黑夜无光的状态,温度保持在15~20℃;晚上则用60瓦的日光灯照射,白天温度低于夜间,每天下午通风透光1小时,保持盆土湿润,10天后昙花便可在白天开放。技术正如笔墨,擘画着时代蓝图,在时间的砚台里,书写奇迹。

“寰宇一白雄鸡唱,拿云系日少年心”,以技术为剑,以时间为鞘,穿云破雾。

沉溺于网络中的孩子,刷着刷着短视频就成了熬夜族,看着看着影视剧就到了天亮,打着打着游戏就忘记了作业……恰似废寝忘食的拼命三郎,人生被时间表支配,失去了自由与自我,心情被各种事务缠绕,失却了陪伴家人的天伦之乐……他们说,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快节奏时代,我做不了时间的主。可我要说,剑出不出鞘,其实还是鞘做主。系住、困住、套住、固住、包住……鞘总有办法关住剑,拿云系日的少年,你总有办法支配你的时间!

“乔木亭亭倚盖苍, 栉风沐雨自担当”,以技术为桨,以时间为舟,劈波斩浪。

帕特丽夏·斯普林科说过,形成习惯比学会技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真正的掌控时间需要养成习惯。习惯了大海的翻滚,大海因此而雄浑;习惯了飞沙的狂舞,沙漠因此而壮美;习惯了翱翔于天际,雄鹰因此而成为空中王者;习惯了掌控时间,你就是时间的主人、技术洪流的弄潮儿、掌舵人。正如闹钟这一技术成果,可以帮助你按时上下学,待到周末休息,你想睡个懒觉,很简单,关掉闹钟即可。对有担当的人来说,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如何安排时间劳逸结合,都可以掌控着时间完成。以技术为桨,以时间为舟,技术助力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技术助攻人生劈波斩浪。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技术,但你可以掌控时间。只要你莫因技术自作茧,你就可以掌控时间化成蝶。

5.努力活成一篇散文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生命的载体。自从人类认识到时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便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记录时间,利用时间,以期拓展自己有限

的生命。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对时间的掌控史。从古代庞大笨重的日晷到现在小巧精准的手表,今天所用的钟表,大约每年只误差1分钟,对日常生活已经没有丝毫影响;而原子钟的精度可以达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至此,

时间,终于被人类牢牢掌控,插翅难逃。

然而,物极必反,科学技术可以精确到秒,人类的日常生活却不能也不必,因为生活自有生活的逻辑。君不见,有的学校因学生迟到了一分钟,就要罚站一节课;君不闻,有的情侣约会,因迟到一分钟就被贴上“不守时”的标签而惨遭

分手;君不知,一家996的公司晚打卡一分钟就记迟到,扣分扣钱……管控时间如此严苛,生活的乐趣在哪里?

“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引用芒福德的话揭示了其中道理,“钟表是一种动力机械,其产品是分和秒”,当全世界都用时分秒来管控人类行为,无异作茧自缚;当时间成了唐僧用来制服泼猴的咒语,越挣扎只会越紧,孙悟空的跟斗再也翻不出手掌心。久而久之,人便成了被时间牵着走的物品,所以才会成了时间的仆人。

殊不知,日有东升西落,时有春夏秋冬,生命自有其内在的韵律,人类的生活也有自身快慢缓急的规律,不是用时间的刻度能强行扭转的,所以古人云“物物而不物于物”。

古往今来,唯有不迷信技术的清醒者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5月16日,上海《收获》杂志举办创刊65周年庆典,为了给余华的《文城》写颁奖词,莫言“写了好几天也想不出来”,便对ChatGPT输上“活着、文城”等关键词,瞬间就出来一篇莎士比亚风格千余字的赞语。“当然,我最终并没念出来这段颁奖词”。为何又不用了?AI终究不能代替我们。

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还是有人活成了车奴;城里的楼房越来越高,还是有人活成了房奴;火车跑得越来越快,还是有人会上班迟到……这就是生活本来的面貌,不是掌控了时间,就能整齐划一的。

生命本是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北极星为夜行人照亮了前行的路,但夜行人并不要到那里去。人类掌控了时间,理顺了生活,加快了节奏,但不能因此“把灵魂弄丢了”。相反,在每天忙碌之余去散散步,去观察、思考、阅读或者听听音乐、打打球,与泛滥成灾无孔不入的信息保持一定的距离,人间不是更值得栖居?

如此说来,人这一生最应该活成一篇散文,在时间的流里把控好生命的扁舟,不争不抢,在自由的追求中去实现价值,形散神聚。

愿我们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都能成为时间的主人,至少,不要让材料左右生命,防止被载体掌控人生。

6.合理运用技术,做时间的主人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诗人以诗意的文字揭示了时间与技术之间的微妙关系——时间客观存在,但人对时间的感知却因技术的发展而异。 尽管以前的马车是慢的,好像在路上浪费了许多时间,但我们拥有的时间却是多的,闲庭散步好不快哉。而随着科技进步,高铁、飞机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出现,我们节省的时间多了,但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却少了,反而愈显匆忙。这一悖论提醒我们切莫一味追求效率,利用好技术所“节省”的时间。

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促进了社会进步、让个人生活更加便捷,为我们赢得了更多时间。马克思认为,艺术即诞生于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农闲时间的增多,人们不用整日担心明日的饮食,才能获得闲暇做与生产无关的艺术探索。除艺术以外,科学研究等各领域的进步莫不如此,可以说人类璀璨的现代文明即根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时间效益。而从个人生活来看,同是游子思乡,现代社会一个视频电话就能与千里外的家人立刻联通,而不再像古时只能“凭君传语保平安”;游子归家也不再如古代“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长路迢迢,几个小时的高铁便能通达大江南北。

但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使人沉醉于效率的提升,迷失了节省时间这一行为的意义。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曾批评现代人的匆匆忙忙:“人总是嚷着自己没时间,但一等他有了空,又迫不及待地将时间打发过去。”观当下,许多人不断追求提高效率缩短等待时间,一味地沉浸在“更快”的神话中,仿佛如此,我们所能掌控的时间也就越多。但事实恰恰相反,如21世纪互联网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快捷渠道,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但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时候,人们只是利用便捷的网络做无聊消遣,游戏、短视频,在毫无意义的活动中浪费时间。 一面是技术进步所节省的时间被我们无情地挥霍,一面是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要求得到更多的时间,我们沉浸在“获得”时间的喜悦中而成为了时间的仆人。

对此,有人将现代人盲目追求效率的悲剧归结于技术的发展,仿佛退回到原始时代,我们就能再次成为时间的主人。但一味拒绝技术是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做的是放下对效率的痴迷,合理利用技术,赋予时间更高的价值。外卖送达的时间晚了,无妨,趁机读两首小诗,借此时间让心灵小憩。休息时有空闲,不如放下手机,远离网络上的无效信息,将时间留与家人相处。

归根结底,技术如何作用于时间,是一味追求效率成为时间的仆人,还是为我们所用让时间绽放出更多的价值,始终取决于我们自己。

▲点评

1.立意:眼光独到,理性深刻。

全文围绕着作者在首段提出的“时间悖论”的说明和解决方法,作者详细解释了技术给人类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好处,以及技术如何使人沉迷在“获得”时间的喜悦中,推导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盲目追求效率的心态是时间减少的罪魁祸首,我们要摆脱这种心态。文章有着犀利深刻的眼光,抓住了“时间”“技术”这对矛盾的关键,见解鞭辟入里。

2.结构:条分缕析,要点突出。

文章结构是典型的“正-反-合”结构,先交待技术的好处,再批判技术的弊端,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文章中间,作者有前后呼应的意识,对于时间与技术的矛盾,能够进一步进行延伸,回答这一矛盾的关键是什么,并引出缓和矛盾的方法,有分析有升华。

但是在提供方法的这一部分上,笔力稍弱,对比前文结构有些许失衡。若能增加更多层面的解决方法,辅以相应的例子证明,就能给文章一个更加强健有力的“豹尾”。

3.内容:纵横相通,着眼当下。

作者在文中使用的论据纵向时间轴上跨越古今,横向领域上跨越了哲理和生活。比如,文中第二段中,马克思的话语揭示了技术提高生产力、从而节省时间的本质原理,之后在外的游子从寄信到打视频电话的改变则回归现实,将从古至今生产力的提高落到了更具体的生活日常上。不论论据的来源如何,论据的最终落脚点都是现代人如何利用时间,素材兼具哲理性和现实性。

4.语言:句式多变,行云流水。

作者的语言风格比较活泼多变,流畅自然。在论证过程中,时不时地加入诗句和文言句式,使得文章有文雅生动的色彩。另外,文章的行文很通顺,开头和结尾都非常简洁有力地交待了观点,对于一些现实现象的评判有条有理,语言明快通畅。

上一篇: 社会保险法全文
下一篇: 社会与法律.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