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解读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1.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近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实施《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深圳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2.本规划编制的过程?

本规划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初稿,并广泛征求各区及有关单位意见,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在充分吸收采纳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报经市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3.“十四五”时期,深圳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人社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效应,围绕市委“1+10+10”工作安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劳动关系治理体系,树立“数字人社”示范标杆,为我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积极贡献。

4.“十四五”时期,深圳人社事业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十四五”时期,深圳人社事业发展坚持的基本原则分别是:坚持服务大局和示范引领相统一;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相结合;坚持质量为先和统筹协同相促进;坚持改善民生和促进共享相协调。

5.深圳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深圳人社事业“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我市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全覆盖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显著增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更加满足产业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率先实现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就业,率先建成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构建国际人才汇聚高地,率先建立科学灵活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机制,率先打造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率先实现劳动关系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现代化,率先打造“数字政府”人社示范先锋,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6.深圳人社事业“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标体系设置情况?

对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指标,并结合我市特点设置就业、社保、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等5个方面19项指标。其中就业指标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险指标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人才队伍建设指标为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博士后研究人员年招数、在站博士后人数、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登记证书人数、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粤菜师傅”培训人次和“南粤家政”培训人次;劳动关系指标包括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公共服务指标包括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其中17项指标与广东省人社规划保持一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站博士后人数、等2项指标为我市特色指标,另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已纳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体系。

7.规划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与以往规划相比,人社“十四五”规划提出一系列新举措,总体来说具有以下4个创新亮点。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引领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大改革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强化规则衔接提升深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快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发展平台,推动港澳居民在社保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助力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以特殊工时管理制度试点、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带动人社领域各项体制机制改革。

二是把握“三新”要求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人社路径。供给侧层面重点通过完善市场化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服务机制打造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多元化供给、提高劳动者职业素养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要素配置,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需求侧围绕打造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重点在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工资收入、兜牢民生底线上下功夫,夯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民生根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数字人社”,推进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针对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深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在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百姓关心的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问题,从劳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多方位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支持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四是推进项目谋划保障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将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牵引性的重大事项列入15个专栏,确保规划落地落实。在就业领域,设置了构建全面科学的就业失业统计调查和失业监测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行动、建设公共就业市场供需平台等4项重点项目;在社保领域,设置了社会保障经办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社会保险基金风控体系建设等2项重点项目;在人才领域,设置了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在技能人才领域,设置了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公共实训基地、特色化技工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等4项重点项目;在公共服务领域,设置了数字人社信息化建设工程。

8.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围绕“一个引领(党建引领)、两个支撑(抓班子带队伍、高质量人社服务)、五个继续走在前列(就业、社保、人才、人事、劳关工作)”的人社发展新体系,规划统筹谋划部署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举措:

一是“双区”建设方面,规划提出了制定实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允许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居民延缴或趸缴等政策举措,并通过布局“1+10+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空间布局等重点项目来落地落实;提出加快推进特殊工时管理制度、深化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改革等综合改革事项落地。

二是就业方面,规划重点突出就业优先政策,明确了要强化产业、财政、投资、消费、金融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加大劳动者在岗培训力度,强化用工服务保障,建设公共就业市场供需平台,掌握全市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和重点企业、产业链岗位余缺情况;提出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方式,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信息化水平。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规划重点谋划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按照国家部署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积极争取国家个人养老金试点。经办层面,通过纵向对接全国、省社保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市政务服务平台,横向强化社保经办机构跨部门协同能力、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社会保险领域合作来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四是人才方面,规划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发,重点明确了构建以“能力+业绩”为核心、分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分赛道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个税优惠补贴”“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奖”“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等人才市场化激励机制,加强“深圳引才专列”“人才高交会”“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引才平台和载体建设。

五是人事管理方面,规划提出重点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体系,健全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深化公立医院和高等院校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进职员等级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应事业单位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六是技能人才方面,规划提出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统领,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培养、评价、竞赛、激励和保障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鹏城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构建以职业资格评价为引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体,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为补充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七是劳动关系方面,规划提出以推动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为目标,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和劳动监察执法效能等方面谋篇布局。推进共同富裕方面,提出完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健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指导机制。

八是人社服务方面,规划提出以数字人社建设为基础,重点通过健全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体制机制,对内深化人社服务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对外加强政企全方位合作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水平。

上一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下一篇: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推进社会保障兜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