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哪些传统美德不适用现代社会?

哪些传统美德不适用现代社会?

哪些传统美德不适用现代社会?美德也会使人退步。

现代社会是什么社会_什么是现代社会_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

01

爸妈告诉我:不要负债

我小时候接受到的最重要的一条家庭教育是:不要跟别人借钱,不要负债。

爸爸是卖猪肉的。我至今记得过年的时候他带着我去讨债。有些饭店老板拖欠了一年的猪肉款,面对讨债油嘴滑舌,还有的老板明明在家却在电话里假装自己在外地。

在当时的我幼小的心灵中,这些欠钱不还的人,就是世界上最让人恶心的东西。

父母让我不要跟别人借钱,我很听话,从来不借。哪怕有时候遇到困难也会忍一忍。长大后遇到办信用卡的机会,我不办;别人问我要不要买房,我不想贷款负债;花呗可以花下个月的钱,我也第一时间把那个功能取消掉了。

我不想花未来的钱,我不想有任何负债。

后来学了经济学,我才意识到“不要借钱”“不要负债”这种思维,真是大错特错。

传统美德往往对应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古代,教育小孩不要跟别人借钱,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古代借贷利息极高、风险极高。能借到的,都是高利贷;还不起钱,按照古代法律,你要去别人家为奴,甚至一家人都要去别人家为奴。那时候又没有破产保护。

“古代法律把大量条文用于解决债务纠纷,一般来说,无力偿还债务的人,或者他们的家属,需要定期或终身为债权人无偿劳动,直至劳动所得足以还清债务和利息为止,这叫做‘债务奴隶’。债务奴隶是奴隶制的主要来源,大城市中几乎天天都产生债务奴隶。”(-1)

但现代社会是一个通胀时代,有些负债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你要买房要创业,就避免不了贷款负债。金融学家陈志武甚至提醒我们:其实年轻人买漂亮衣服、好的手机、相机,这些也是投资。年轻的时候学习、恋爱、社交,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如果是为了投资自己,适当借贷,其实无妨。

“青年时代最需要钱,但又偏偏最没钱。……因此,青年人借钱花是解决收入与开支的年龄错配问题的根本办法。花未来的钱,不仅改变今天的生活,也是在改变未来。因为你借钱花之后,可以改变、扩大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的选择范围,你的选择就多了。”(-2)

02

老师告诉我:你要谦虚

很多年我是一个特别谦虚的人。

小学时老师最喜欢讽刺同学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某某,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或者:“某某同学啊,尾巴还没长出来,就已经翘起来了。”

我特别怕自己骄傲,所以每次老师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都要把头垂的很低,生怕“尾巴翘起来”,生怕流露出一丝得意。

长大后别人夸我也会很不好意思,总感觉自己配不上任何赞美。连别人夸我的文字,我都不好意思转发。

后来我发现这种过于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传统美德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一个人有权为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到自豪,无论是巨大的成就还是微小的进步。

这里有一个故事。当年,年轻的稻盛和夫为工作上的一点突破兴奋的跳起来时候,一旁的同事冷冷的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沉不住气这么轻薄,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稻盛和夫反驳说:“因为小小的成功就能感到喜悦和感动,这样多好!我要为我的每一个小小成功而开心。”讲完之后稻盛和夫觉得很骄傲,因为他觉得自己讲的这个道理太好了。(-3)

其次,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知根知底。比如你减肥成功了周围的人都看得到,连过程都见证了,所以没必要老拿出炫耀。

但是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商业社会。无数人和你只有一面之缘。一次相聚,你有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往往就决定了你们后续还有没有合作互动的机会。

陈志武就认为,东亚传统文化抑制个人表现。而个人表现、主动表现才是现代社会与市场营销所必需的个性与技能。美国企业管理层中的印度人往往比中、日、韩的精英更为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不谦虚低调,更擅长营销。(-4)

谦虚低调的结果,就是让别人对你视而不见。毕竟,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他们只会把注意力给予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人。

你要尽力让自己的价值,变得显而易见,而不是谦虚低调,等待别人去发掘。

03

长兄如父与长姐如母

古人的寿命是短暂的。

生活条件不好,医疗条件又差。一个今天看来很普通的疾病,在当时就可以要命。而且,古代没有避孕技术,每家往往好几个小孩,当父母中的一方或双双因为贫穷疾病突然撒手人寰,留下的小孩当然有赖于哥哥姐姐的照顾和庇护。

古代也不容易找到寄养家庭。

辈分平等的哥哥姐姐怎么获得权威,让调皮捣蛋的小朋友听自己的话?这就需要社会赋予他们某种权威色彩。所以才流行“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这样的说法。哪怕是在《我的姐姐》电影里,一帮当代人也是依据这种传统伦理道德来要求姐姐必须养育弟弟。

现代社会是什么社会_什么是现代社会_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

但是时代变了,比如电影里的情况,好的寄养家庭显然比毫无经验的稚嫩姐姐更适合养育失去父母的小弟。一个人如果误信“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这种说法,动不动以老大的身份去频繁干预弟弟妹妹的学习生活,往往会招致他们的反感,酿成悲剧。

我有个朋友,就是因为对妹妹责任感太强,管得太多太严,结果和妹妹成为了仇敌,两个人后来甚至不相往来。

这类情况很容易出现在一些精英的哥哥姐姐身上。他们自己勤奋读书,工作上进,对弟弟妹妹恨铁不成钢,所以会严格管教,希望对方能像自己一样争气。但是在叛逆的弟弟妹妹眼中,你和他们是平等的,根本不是什么长辈。你的管教,可能只是狐假虎威多管闲事。逾越身份施加管教的结果,常常是好心办坏事。

04

轻信一起吃饭的人

我有一个特别坏的毛病。

就是吃饭的时候特别放松,什么话都说。哪怕在外面聚餐,也像在自己家的餐桌上一样。

结果说了很多不合适的话。比如臧否人物,吐槽领导,批评公司。幸好命大,没有人偷偷录音录小视频恶意剪辑,不然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多年前和某学者吃饭,还挺开心的。结果对方第二天就发微博骂我是五毛。因为那时候我正好写了一篇批评美国贸易政策的文章。

我特别生气,跟女朋友说:昨天还坐在一起吃饭,把酒言欢,怎么今天就来这手呢?

女朋友说,一起吃饭又怎样呢?一桌七八个人,人家可能根本就没记住你的名字,压根不知道你是谁。

我想了想,确实如此。

我们为什么会在吃饭的时候特别放松?因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和你一起吃饭的,都是同一个部落的,你的同胞,你的战友,你的家人。你会卸下防备,毫无警惕。

可以很放松,可以很随和,可以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古代也没有手机,不会有人偷偷录音录视频。就算别人想整你,今天吃饭时说的话,明天就可以翻脸不认。

但世界早就变了,同样是吃饭,哪怕味道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但餐桌并不是你家里的那张餐桌,社交式吃饭,你尤其要谨言慎行,搞明白状况。

哪怕是一些名人,一些专家权威或者领导,也是因为没搞清楚状况,吃饭的时候太放松太自在,说了不该说的话,结果被人录音剪辑传到网上,要么触怒上级,要么冒犯公众,结果身败名裂,甚至社会性死亡。

这类新闻,已经发生过多次。后面注定还会不断发生。可能你说话的时候,同一个餐桌上,就有人在不动声色的录音;或者你喝到微醺时和朋友提高音量大放阙词,邻桌的人,正在饶有兴致的对着你拍小视频。

那些本来只适合私下聊天的内容,在这个时代,会被越来越多的公诸于众。平时你谨慎小心,但在餐桌上,吃着吃着,也许你就忘记了风险,放飞了自我,把饭馆当成了自己的家,把陌生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家人。

阴沟里不会翻船,但餐桌上会。

结语

一些传统美德也会使人退步

一些人性的缺陷会阻碍我们的进步,但有时候,一些往昔的美德也会束缚我们的成长。

并不是这些传统美德和习惯不好,只是环境变了时代变了,我们的道德准则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并不是这些美德需要马上抛弃,而是我们需要重新去审视自己的言行与思维模式。

君子反求诸己,知止而后有定。

注:

1.卡比尔·塞加尔《货币简史》

2-陈志武《陈志武金融通识课》

3-稻盛和夫《干法》

4-陈志武《24堂财富课》

想找一个朋友合作把齐亮说的视频号做起来。我负责写稿,你负责讲和录。最好形象气质好,表达流利,既有野心做出成绩来,也有坚持的毅力。有短视频作品、有兴趣合作的朋友请加我微信沟通。如果还没有作品,也可以自己拍一段视频发我。加我时请注明:视频合作。珍惜你我时间,非诚勿扰。

现代社会是什么社会_现代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_什么是现代社会

上一篇: 用历史的唯物主义方法看待社会的发展
下一篇: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