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孩子心理行为中的退缩问题?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沟通却渐减少了,特别是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习的高度紧张及家长的管制,容易导致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遇见什么事情不是勇敢地面对,而是尽量地去回避或让家长去解决等等,面对这种问题,家长们往往也是束手无策。
心理学研究认为,退缩性行为是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包括行为抑制、社会退缩及社会性孤独等所有行为和情绪表现。行为抑制是指个体在社会的和非社会的情景下表现出的害怕、退缩的气质特征,实质为胆小和探究动力缺乏;社会退缩是指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实质为社会适应不良,中学生可能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和莫名的犹郁: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远离社会而表现出的消极情绪体验。
行为退缩的表现
行为退缩具体表现为:
(1胆小懦弱,羞怯,自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孤僻;
(2)厌学,缺乏自信和进取心,较难适应新环境,怕竞争,怕进入社会;
(3)常过度焦虑,紧张不安;
(4)过分敏感,好猜疑等。
例如,一位高中借读生由于基础较差,又加上父母的期望过高,使他每次考试中不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生理症状,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考完后又怕同学议论、老师责备、家长训斥,渐渐地不敢与人对视,习惯低着头走路,对前途悲观失望。在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出现拒绝见人、上学的退缩行为。最后因无法正常学习而休学。
孩子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
孩子出现行为退缩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与孩子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气质、情绪和性格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
研究表明,受先天遗传的影响,性格内向的父母可能将这种特质遗传给孩子,即父母为子女遗传了退缩的先天倾向,在后天生活中,长期的挫折经验可能导致中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并逐步强化形成一种消极的认知模式, 如压抑、消沉、躲避等退缩行为。
个体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等也会导致其退缩行为的产生,如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将其归于运气好,而当考得不好的时候,认为是自己无能、太笨。结果产生恶性循环,慢慢地不愿再努力去学习,而且很自卑,不再愿意与同学交流,认为大家都瞧不起自己,进而变得退缩、沉默寡言。
(2)家庭因素
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不良的家庭关系状况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退缩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如专制型(过于严厉、粗暴、态度专横)和溺爱型(过分呵护,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的家庭教养方式,都有可能削弱孩子独立历练的机会,限制孩子自信心和大胆个性的发展,进而易形成畏缩、紧张、缺乏动力等行为特点。父母的期望、父母的关系失和及家庭贫困等也是造成孩子退缩的重要因素。
(3)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的困难,导致部分青少年学生逃避现实,拒绝成长,避免承担责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同时,随着社会变革 ,孩子要适应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冲突、角色转换等,当现实中的愿望难以满足或持续遭受挫折的时候,有些孩子便沉溺于网络,暂时避开外界的压力,在虚拟的世界中满足自己的愿望,而这些虚拟生活会进一步弱化青少年探索现实的动力,使他们变得更加退缩和逃避。
(4)学校因素
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这个国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独居。他善于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
久而久之,他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祈求爱神阿佛罗狄忒赋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罗狄忒为他的真诚所感动,就使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利翁遂称她为伽拉忒亚,并娶她为妻。也就是说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关注会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反之,老师对学生要求过高,管制过严,给学生施加压力,容易造成学生过度紧张、焦虑,对学习、考试厌倦,甚至是逃避。
教育技巧
(1)成就训练
家长应与学校密切配合,创造条件使退缩型孩子有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一旦孩子获得成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孩子感受到周围的温暖,进而增强信心和自尊,积极地参与其他的各种活动和交往。
例如,一个学生不敢跟老师讲话,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也不敢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但是,当他一日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时,或者经过老师的鼓励敢于回答问题时,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就会成为引发他下次向老师请教的动力,慢慢地就会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进而在其他方面也变得胆大起来了。
(2)大脑训练法
主要是激发人的想象力,将动作的每一个细节 ,在“大脑电视”里过遍,暗示自己放松身体,调整和改善心理上的竞争状态,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例如,当某个人想要参加比赛的时候,确信自己有这种能力,并且在大脑中想象一下自己比赛时每一步都做得尽善尽美,并进一步想象一下 ,如果发生意外事故时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经过多次练习之后,个体会慢慢消减退缩心理。
(3)自我激励法
它是通过激发自己内在的欲望、兴趣和动力,调动个人积极性的一种激励形式。 其中自我精神训话的操作程序是:
(1)找出自己的优点长处。
(2)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优点和长处”的精神训话词。
(3)每天有声有色地朗诵训话词,认真体会,长期练习从而激发潜意识的潜能,达到自我鼓励、唤醒自信的目的。
快捷搜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