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
欧阳奇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摘
要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化建设是在具体社会形态中进行的变革性实践。社会主要矛盾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联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客观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具体映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明晰发展目标、路径、原则、格局,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并联规划、协调自主、人民中心、合作共赢型特征进一步凸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纵向和横向上成功拓展并日益呈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征。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必须结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兼顾世界现代化历程,才能在纵向演进和横向对比的双重维度中深入把握其内在逻辑。
一、现代化建设在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前行
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联反映了生产方式变革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段性映现,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中国共产党遵循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领导人民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破解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有序推进现代化。
(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昭示:世界现代化在社会主要矛盾转换中演进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开始现代化进程,并且在不到一百年的时期内带来比过去一切世代还要显著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现代化加剧了世间不平等,也愈发“暴露出资产阶级没有能力继续驾驭现代生产力”的内在危机,暴露出西方现代化无法克服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的固有缺陷。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或社会主要矛盾的对抗性质,意味着只有彻底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冲突,才能为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之所以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替代的个中原因,既体现在后者对生产力充分和平衡发展的追求,也体现在生产关系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建构。这种对资本逻辑的历史性超越不仅通过更新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化有序发展,而且通过优化社会生产关系使得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建。
(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经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非对抗性社会主要矛盾化解中促进
列宁对资本主义危机、社会主义矛盾的相关分析,既看到了因为社会制度性质的截然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会像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样因自身对抗性矛盾而存有难以克服的危机,又初步提及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非对抗性矛盾的客观规律,阐明了只有善于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才能更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道理。此后,斯大林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及社会主义工业化优点的理解,触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也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具体矛盾化解同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之间的密切关系,表明了共产党的科学领导是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有益探索。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矛盾不断出现并不断被解决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而且就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做出了系统分析。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明确了建设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团结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并在发展经济、文化中巩固新制度的重要目的,还在工业化道路的探讨中提到要注意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经验以及在实践中要解决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和人们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性。这些剖析,深入呈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现代化要处理好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蕴含了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矛盾规律中才能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意,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义的初步认知,无疑具有普遍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实践映现:中国式现代化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推进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近代中国承受了西方现代化转嫁矛盾、肆意掠夺的灾难。与西方国家直接开始现代化进程所相区别的是,中国要真正步入现代化坦途必须首先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社会条件。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重任,带领人民在解决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相交织的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明确树立了获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步骤“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奋斗目标,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顺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较早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处理十种具体“关系”(亦即矛盾),提出了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四个现代化”建设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被作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确立,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致力于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洞察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团结人民群众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呈现新面貌、开启新征程。由于客观规律不会自己说明自己,党和人民事业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及时确定中心任务。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任务
在人类现代化探索充满艰辛、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十字路口的当下,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也获得了从跟跑向抢跑、领跑转变的契机和空间,它对美好生活诉求、均衡优质发展、平稳突破瓶颈等既是中国发展的时代难题,也是世界现代化历史困境的成功破解,将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意义。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聚焦点
推动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正是在不断追求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中满足人的需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更是诠释了人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与社会的发展状态、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息息相关。人民的幸福生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始终被当作现代化推进的中心课题,从而使人民的不同需求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都先后得以实现,社会主要矛盾也不断变迁。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变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现代化稳步推进中跃上新台阶,从过去缺衣少食艰难条件到物质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多元化多样性多方面的新需求在新时代充分释放。人民群众既在物质文化层面产生更高需求,又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大关注。中国式现代化从注重夯实物质基础及时转向多领域建设齐头并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从“应然”变成“实然”状态。
(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力点
这些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巨幅提升,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甚至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态仍然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如城乡发展状况差距较大,东西部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不同群体收入相对悬殊。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这种不充足体现在发展要素和方式还可完善、发展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尚需提升。
发展不平衡或不充分是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情况,与地区资源和人口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不同时期发展重心差别等多种因素相关。要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态,现代化建设应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中从多方面发力:提升生产力依然是基础要素,完善生产关系结构迫在眉睫,更新发展理念势在必行,坚持系统思维至关重要。这种建设方向,将使社会主义制度效能和现代化实践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相辅相成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将使发展的比例更合理、包容性更大、可持续性更强,将因动态平衡、高质快速的发展状态而在世界更好彰显其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切合点
从纵向来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是,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判断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今天虽然我国尚未完成现代化,但已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更高阶段。当前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要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将是一个较长过程,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还要重视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中进一步释放制度活力。
就横向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体现在我们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提升又待增强的状态,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处于新起点又面临新挑战。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要注意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前一个是政治层面的,就是要处理好同美国等大国关系。后一个是经济层面的,就是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兼顾国际有利环境的营造和国内发展结构的优化,才能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切实保障。
三、中国式现代化在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拓展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将发展作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在确立发展目标、优化发展路径、坚守发展原则、扩大发展格局中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在升级科学发展目标中夯实并联规划型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在更短的发展时间里实现后发型赶超,这种并联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平稳有序推进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改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态的必要基础,其任务之艰难更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规划型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从而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更具前瞻性、高质量的发展更具预期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21世纪中叶的原有目标提高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实现,并规划了系列强国具体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则结合新时代十年来现代化的突出成绩,明确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在前述强国系列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论及教育强国、农业强国等具体目标。除了在新时代党代会报告中就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更好实现并联式任务进行宏观规划外,中国共产党人也弘扬了以“五年计划”推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优良传统,先后领导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等中期目标,还高度重视各领域各方面现代化建设内容的顶层设计。正是在党和国家就现代化所进行的不同层次规划中,并联式发展获得制度性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化作具体建设目标,生产方式的继续提升既循序渐进又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在优化全面发展路径中完善协调自主型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在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形成新的布局。这一具有长期指导性的总体布局,在推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政治建设为保障,将人民民主视为应有之义;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社会建设为基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条件,强调尊重、顺应并保护自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体现阶段性、富有针对性的关键部署,以全面从严治党来确保现代化正确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现代化提供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现代化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部署任务的更替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循序渐进。“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为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提供更直接的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升级,使人民群众对教育更好、工作更稳定、收入更满意、社会保障更可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高、居住条件更舒适、环境更优美等美好生活的具体期盼得以逐步满足。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全局和新发展理念相辅相成,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路径支撑,也使中国式现代化在均衡式建设中凸显出自主特征,即以守正创新的理论指导独创性发展、以独立自主的模式保障安全性发展、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实现跨越性发展。
(三)在坚守共享发展原则中提升人民中心型现代化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极都体现出这一矛盾的化解更需要注重“人民性”的凸显。矛盾的两极都以人民为承载对象,人民既是美好生活的需要主体,也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态的变更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阐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同时,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为实践目标和努力方向,把握了人民福祉和人民力量的内在关联,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中心原则,诠释了将“人口规模最大”这一世界级现代化难题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优势的内在奥秘。以人民至上为宗旨和依归的中国共产党,将人的现代化理解为现代化的本质,看到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又厘清了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的差别,从而广泛凝聚人民力量来推动现代化、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在共建共享式发展中改变现代化可能导致“贫困社会”或“富而不平社会”的传统印象。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中心原则在新时代的凸显,还体现为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满足本国人民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将人民至上当作处理国际关系和对外交流的基本准则,力倡兼顾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造福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实践,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推进的指导原则和具体表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中心发展宗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实践,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促进本国人民利益的发展。
(四)在扩大普惠发展格局中深化合作共赢型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秉承了人民中心建设原则,更贯穿着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各国发展密切相连,如人类所面临的经济增长乏力、资源能源安全、气候环境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重大传染病防范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无疑会受到世界情势更大影响,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更需兼顾国际因素潜在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相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过程中,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念,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形成了既“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又促进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合作共赢型现代化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范围,也凸显了其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回溯人类现代化发展历程,某些国家的早期现代化以强暴掠夺、转移增长或丧权辱国方式来推动。以合作共赢方式来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同于零和博弈的西式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孤立发展的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在努力改变世界发展失衡、科学处理国际关系中实现“1+1>2”的发展效应,在把握全球机遇、规避国际风险中促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跃升。
结 语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制度之下,现代化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全球失衡状态下稳步有序推进。它在新时代的拓展,体现在较之我国以往的现代化状况,在建设目标、路径、原则、格局等方面有了深刻的变化发展,更体现在较之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方式,以并联规划的超越性区别于串联自发的传统性、以协调自主的开创性区别于片面依附的不可持续性、以共建共享的人民性区别于两极分化的失序性、以合作共赢的普惠性区别于剥削掠夺的野蛮性,日益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魅力。而阐释或是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要关注生产力因素,又要“关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素。
编 者 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