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动物的一种,那么作为群体动物,就会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套特殊的个体关系,而这个个体关系,才是形成奴隶制的基础,我们应该更具体的说,是原始奴隶制的基础。
人类拥有高智商,思维能力强,也许就是在群体生活当中培养出来的,因为有群体,就能结合很多种思想,为大脑发展提供环境前提。因此,早期的奴隶制,其实是一个具备精心合作关系的制度。
说到底,人类都有一种群体特性,俗称羊群效应。一只有经验的老羊,就能引导众多年轻的小羊,形成一个庞大的追随群体,正是这种群体依赖性,才有了原始社会,那原始社会是什么样的,最自然的人际关系,根据进化论遗传研究证明,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不论基因如何突变,都有一个起到传宗接代的共同祖先,换句话说,在原始时代,只要是人,相互之间就是亲属关系,即使没见过面,也会有一定的亲情惯性,所以,在原始社会,无间隔的亲密性合作,同居才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那个人类发展时代,亲缘观绝对会比现在还要浓厚,这才符合人性,这样的关系可以保证人与人相互之间能够更坦诚的共同协作,因为都是亲人,社会内存在的利益价值差就会很低,资源共享就有环境保障,当人们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基础,就会发现并总结出很多基本原理,那样当时的人们即可以通过已知的原理设计一些生产技术,由于原始人都习惯群体合作,当一个技术出现时,也是群体参与的,因此,在有经验的长者带领下,羊群效应促使人类的原始奴隶制出现,但凡是一个存在时间长久的制度,就必定会有其优势,这种高度集合的劳动力不言而喻,由于领导者是指导群体活动必不可少的职责,因此领导者必须有人继承,而且是稳定持续的继承,所以中国上古时代就有尧舜禹禅让的传说,这种无私的禅让在一定能够程度上是有私的,因为当时是泛亲缘观念浓厚的年代,父母会关心的就不会只有自己的孩子,而是自己的族群,因此禅让美谈,在人性层面并不是一类虚谈,孩子无能,伤亲及故,是那个时代的人绝对不想看到的,随着社会发展,生产经验总结更多,奴隶制就会变得更加全面。
而这些是早期奴隶制的面貌,不是我们时长讨论的后奴隶制时代,那会儿的社会依旧是群体赡养社会,虽然认知和技术,还有礼仪制度落后,但是纯人性社会,不会是伤害性高的社会,稳定和有序也是可长期保持的。
可以这么说,在社会学角度看,奴隶制时代是人类政治史的开端,具体说是中期奴隶制时代是人类政治史的开端,因为严格的社会分工导致阶级的形成,早期阶级,属于劳动者,而且是关键劳动者,负责社会日用品制作,食物采集,捕猎,养殖,工具生产,以及抵抗野兽,所以早期的军队,其实就是去打野兽的。
后来,随着工具逐步先进,土堆墙可以实现大量合格的制造,城池出现,国的历史正式开始,而这对奴隶制有什么影响?
有,而且影响深远,人类的同一地区的不同地点开始形成隔离,原来的原始群体开始分散,由泛化变成专化,价值观,利益观也会因此改变,因为你采集的资源,是要带回城里的,而不在像以前一样直接相互分享,最根本原因就是城池内必须有物资储备,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一种资源私有制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生产模式一定要依靠生产力,这没错,可我们不能以今天的价值观来看待从前。
有很多人的观点是生产力发展之后,物质有剩余,于是出现了阶级,那么资源共享的习惯是如何被改变的,人与人之间的间隔,也就是关系上保持的距离是如何开始的,分配资源这种事情真的可以从原始社会直接出现吗?难以解释,既然难,那么物资多导致阶级的可能到底存不存在,换句话说奴隶制的出现是因为资源变多了,导致贫富差距吗?应该不是。
我们认识的奴隶制有严重的暴力性,大家觉得暴力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需要的利益,在泛亲属时代,对人用暴力有何意义,所以经济方面的掠夺性暴力主要就是对外的,对谁呢,对食物,对野兽,对内的话,在那时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意义,相反就是自损。
既然人是动物,那我们就来看看自然界的暴力是如何使用的。肉食类动物是主要的暴力实行者,但主要就是捕食,和一些特殊资源的争斗,它们是不会随便乱打的,因为条件不允许,暴力行为是很耗能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能量,暴力行为迟早会被淘汰。大家别觉得人可以利用武器轻松杀死食肉动物,那个时代的武器,切割力本身不高,在弓箭这样的远距离打击武器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在地球是就是少数居民,人类的直立身躯,导致了肌肉不能过于强壮,与食肉动物打拼,失去力量,就是去了正面对抗的可能。拿着刀剑斧戈也不能保证胜率,因此,生存压力那么大,还搞内暴力,削弱自身总体能力,很不切实际,人类自然养出这样的剥削暴力行为是不符合演化论的。中国有句话是“国虽大好战必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就是武力耗能极大,容易树敌,反而亡的更快,这在丛林法则下就更明显了。所以剥削导致奴隶制是很难存在的。一定有其他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