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什么是文化?二,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三,中华传统文化有根源吗?我的个人见解如下:第一,文化就是人们正确认识整体宇宙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智慧结晶。至于第二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有人主张的是儒家,有人推崇的是道教,还有人讲应该加上佛法,又有人议论为诸子百家,等等,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所有人的意见都是对的,因为这些学说都是中华民族在正确认识这个世界后所凝练出来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们彼此之间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毕竟,任何事物都有根源,如果在根源上能抓住其共同的本质,这个问题的争论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因此,这就转入到第三个问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是什么?众所周知,在上古时期,民智未开,人类还处于蒙昧时代,那么,到底是谁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丝文明的曙光?人文始祖-伏羲。《易经》云:“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著名文人陆游亦有诗赞曰:“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也就是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开端之初,伏羲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其目的在于阐述宇宙中这个“自然而然” 的本质规律,这个规律也被我们称之为“道”。
而且,这个规律揭示了整体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所以,伏羲八卦中蕴含的是“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如何理解?按照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观点,宇宙起源于奇点大爆炸,如果我们把大爆炸之前的奇点定义为形而上本源,那么大爆炸之后所产生的物质就是形而下万物。当然,形而下万物的内在属性必然继承了奇点本源的同构性,即遗传了形而上本体的本源性,毕竟形而下万物皆为形而上奇点本源所生。但是,形而下万物却都不同于形而上奇点本源那样的绝对稳定态,而是不断互相变化着的并且存在差异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因为,奇点发生大爆炸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能量场发生对称性破缺,这就导致原本具有同一性的无质量的100%纯粹能量的粒子之间产生杂染般的互相结合并叠加成种种差异相的量子态(形而下万物非形而上本源,却又不离本源性,形而下万物是形而上本源的异变相,却是处于形而下万变的不稳定形态当中且又不离形而上本源之宗。形而上奇点本源与形而下万物的异变区别在于:前者是100%的能量纯粹态,后者是杂染态的在1%-99%的能量纯粹度之间波动)。为什么呢?根据“对称性破缺”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反向推理并得出结论:形而上奇点本源在未爆炸之前,其内部能量场是具有同一性的无质量的100%纯粹能量粒子所构成的对称性平衡体系!(一,形而上奇点本源未大爆炸之前是处于绝对平衡态之“真空非空”或者说没有矛盾之“无中生有”的状态,二,形而上奇点本源发生大爆炸之后的对称性破缺所衍生出的形而下万物是本源自我发生变异的矛盾过程,这也导致形而下万物皆为矛盾体,哲学称为矛盾的普遍性,三,形而下万物又在互相变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彼此不同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各种事物都处于矛盾中的彼此不同状态,哲学称为矛盾的特殊性。至于形而上奇点发生大爆炸的原因,可以参考《楞严经》中佛陀回答富楼那尊者的提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讲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伏羲八卦与宇宙起源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接下来,我们就要引用一个宇宙文明划分的概念-卡尔达舍夫等级来进行解释。
在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设想了外星文明的等级,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即宇宙文明等级可以分为四级:1级行星文明,2级恒星文明,3级星系文明,4级奇点本源文明。换句话说,现在的0.73级人类文明是从属于地球1级行星文明,地球1级行星文明是从属于太阳系2级恒星文明,太阳系2级恒星文明是从属于银河系3级星系文明,银河系3级星系文明是从属于4级奇点本源文明,且在这些文明等级中,由于万物皆为100%能量纯粹度的奇点本源所生,因此,奇点本源文明为最顶级,而其他文明的等级划分则依据于能量纯粹度的比例值,这就如同《道德经》所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笔者在此补充两点:一,能量控制技术就是通过能量体获取能量时最终得到的转化率,当然,还有个前提条件是关乎于能量体的能量纯粹度,譬如氢核聚变的不同剧烈程度,二,除了通过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术进行文明等级的划分之外,还应当匹配于形而上奇点本源文明之“对称性平衡”属性作为衡量一切文明的标准,即对称性越平衡,物质形态的内部结构越稳定有序,量子态中粒子运动轨迹的不确定性越少,系统中互相损耗的能量值越小,社会群体里的内部矛盾越少,能量体的能量纯粹度越高,文明的等级程度就越高,这种结构建模可参考量子力学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伏羲在人类文明开端所画的八卦是直接取法或者说直观表述于4级奇点本源文明?!根据的理由呢?这就有三个问题:一,什么是八卦?二,八卦为什么能表述奇点本源?第三,八卦对奇点本源有什么作用吗?回答如下:第一,八卦是用自然界的八个符号抽象性的概括了形而下万物之间互相变化所产生的千百种自然现象,并且,它也是作为对形而上奇点本源通过KPI指标进行结构分解的基本要素。第二,八个卦之间的组合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且互相圆融的内在统一有机整体,如此“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辩证思维即是对形而上奇点本源之同构性的本质把握。第三,八卦的作用是把宇宙中各种矛盾着的、千变万化的、离散式的形而下事物进行系统的排序、归纳、整合,总括性的建模成全面而完整的、对称性平衡的、同一性粒子结构态的形而上奇点本源体系,正如《易经·系辞》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也就完全揭示了宗生万变、且万变不离其宗、而万变又终归其宗的整体宇宙客观规律(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是啊,“道法自然”,宇宙的运转规律就是这么自然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伏羲所画之八卦就是这样径直的把天地奥秘给表示出来,难道在世间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正确的事情呢?)。因此,伏羲八卦所呈现出的对称性、平衡性、稳定性、圆满性就无一不是表达奇点本源的内在根本属性,这也就理所当然的得出答案:伏羲在我们的人文之初就直接埋下了一颗最顶级的本源文明之种。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么,既然老祖宗都已经帮我们打下了最顶级的文化基础,建成了最直观的宇宙运转模型,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家的中华传统文化呢?所以,这里就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批判的继承、恢复与发展,来达到文化内核的丰富、完善与发扬,还是完全的否定、放弃与毁灭,来重新构筑另一套的文化体系?正如中华传统文化已经从上古蒙昧时代的一颗小小种子成长为现代灿烂文明的一株参天大树,我们应该是持保护它的态度呢?还是说要摧毁它?是要进行培土、浇水与修修剪剪,除虫除害呢?还是说要把文化之主干砍倒,要把文明之根底刨掉,然后重新再种?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坚定的选择前者。毕竟,任何事物都有本质的根源,任何事物也应该追本溯源,如果说奇点本源都不正确,那么我们又该拿什么来作为最正确的评判标准呢?再者,如果说非要进行另一套文化体系的重建,那么谁能保证它是最顶级最正确的文化呢?其根源是什么呢?其根据又是什么呢?总该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吧?古人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当今我曰:根不正则苗不红。因为,文化的目的是让大家共同走向进步,走向光明,走向解放与自由,而不是走向反动,走向黑暗,走向愚昧和倒退。
如果说,万一发生文化认知上的偏差,如此的历史责任又该谁来承担呢?又该怎么来承担呢?能担当得起吗?因此,这个最正确的评判标准必然是以合乎奇点本源为根本依据,来作为衡量一切文化的是、非、对、错。所以,奉劝某些人千万别把中华传统文化全盘否决,造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不知所谓的文化虚无主义。那么,在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实行正本清源之后,就要考虑接下来的文化之路该怎么走?众所周知,对比于卡尔达舍夫的等级指数,我们正处于0.73级的行星文明,根据这个时间节点与文明等级的匹配关系,如果往前推论,是否可以这样划分:原始社会0-0.2级行星文明,奴隶社会0.2-0.4级行星文明,封建社会0.4-0.6级行星文明,资本主义社会0.6-()级行星文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0.73级行星文明,接着再往后推论:1级行星文明,2级恒星文明,3级星系文明,4级奇点本源文明。因此,我们当下的任务就非常清楚:必须把直接脱胎于4级奇点本源文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继续持一以贯之的态度,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是遵循着最正确的文化路径,然后,再根据现在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的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使之与现实人民的文化需求能够互相紧密结合,使得我们能够踏实稳定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文化之路,同时,也要防止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生文化道路的偏离,既不能出现文化的左倾,也不能出现文化的右倾,更不能造成文化的倒退,那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步骤有秩序有成效的一步一步提升文明等级,逐步平稳的过渡到1级行星文明、2级恒星文明乃至最高级。
而这,就是我们所展望、所希望、所想达到并最终能够成功达到的文化之路,而这,就是我们所憧憬、所期待、所追求着并一定能够成功实现的文化盛世。当然,也许有人会问,现代科学已经这么发达,还需要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吗?用科学代替文化不是更好吗?答复是:肯定需要。为什么呢?科学与文化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辩证关系,而不是谁取代谁的竞争关系。因为,科学存在的意义就是发现宇宙规律的奥妙,即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运转而不是那样的运转,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不谋而合,毕竟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认识清楚之后,才能利用这些规律来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才能利用这些规律来更好的改造这个世界,从而将人类自我的命运更好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并且,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文化所凝聚、所维系、所平衡而成的稳定态的人类社会。毕竟,如果没有文化的凝聚、维系与平衡,人类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就会造成分崩离析,那么科学发展的基础就不复存在;如果科学发展的方向违背了文化之整体宇宙的客观规律,科学就会造成人类社会的自我毁灭,也就毁灭了科学本身。所以,这就有最后一问: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通过对整体宇宙客观规律的全面把握,来指导与规范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产与生活(用最顶级的世界观来匡正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完整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生观与价值观完全融合于世界观,三观合一),最终让人类一起携手走向大同时代的美好未来。
结束语:如今,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形,如果我们能够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贯彻中华传统文化来主导整个文明历程的提升,自然就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也就有从容的底气来解决当下所面临的各种矛盾,毕竟我们的文化底蕴是直接取法于最顶级最正确的本源大道。在这里,我衷心希望大家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精心维护与发扬光大之后,能够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能够让中华人民屹立于世界人民之林,能够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