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与思考018年第5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义重大

2018 年第 5 期【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充分把握,从而更好地指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主要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经过,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提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宿迁实际,提出宿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对策建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作出的新判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遵循。一、建国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比较(一)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过程社会总是在矛盾变化中运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能因人的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建国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转化。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1956年 8月,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判断指引下,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 1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到了 1966年,随着极左思想在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识。1978年 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 1957年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引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写入党章,使之成为党的重要指导理论。1997年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02年党的十六大坚持了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论述。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两个没有变”,即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强调三个“没有变”。据此,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36年后的今天,2017年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以此判断为依据,开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二)三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关系比较建国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呢?首先,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同点:一是所处的历史阶段相同。三次主要矛盾的转化,大背景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时算起,需要上百年的过渡时期。因此,无论是之前的主要矛盾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基本矛盾的时代表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二是包含的人民基本需求相同。

三次主要矛盾的转化都包含着对于人民“硬需要”的满足,无论是“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还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包含着基本的“物质文化”的“硬需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都包含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些都是属于硬需求的范畴。只是社会越发展,对这些硬需求的满足要求越高,但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些硬需求都将永远存在。其次,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点:一是基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虽然三次主要矛盾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生产力水平却是有高低之别的。三次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二是需要的层次和水平不同。三次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是一个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是在前一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的升级版,需求范围逐渐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硬需求仍然存在,但新需求不断产生。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等客观“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

二、 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首先, “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含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美的、善的、好的、文明的载体和形态的追求。相对于以往的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既有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类客观的“硬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当家作主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升级到更高的层级,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甚至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正如习近平所说“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问题,这种结构失衡是相对短缺背景下的发展偏差与发展短视造成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是一个问题的两级,两者相互影响,互为照应, “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 “不平衡”反过来又加剧了“不充分”。

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三大不平衡,即区域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甚至在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一些农村内部也普遍存在不平衡现象。领域不平衡是指经济领域的发展一马当先、奇迹频现,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虽稳步推进,但与经济领域发展成就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群体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存在差距,大量的社会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客观存在且有所扩大甚至两级分化。我国“发展的不充分”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成熟、发展态势尚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切实成效,但这种转变还处在起步阶段,新动能还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二是民主法治有待充分推进。我们反对西方式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但当前无论在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中国式民主的发展都进展缓慢,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不能只是一个口号。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已有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司法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但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是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当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很多地方还存在“一个快、一个慢”、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追求,尤其在社会心态普遍焦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补齐精神文化短板, “让灵魂跟上身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四是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一些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随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如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是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五是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这几年,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但改革依然面临很多艰巨任务,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财税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体系有待健全等等。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后的哲学意蕴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深厚的哲学底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形成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关注物到重视人,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人民需要从温饱型向共享全面小康型的共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和创新。(一)体现了矛盾的时代性和变化性。

之前的主要矛盾表述揭示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期短缺经济造成的突出问题,着力点是要解决人民“求温饱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存量及低层次的需要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述既涵盖了旧主要矛盾尚没有解决的问题,又赋予了紧跟时代发展节奏、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内涵,即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着力点是要解决人民“求小康好不好、优不优”的增量质量及协调共享等高层次的需要问题。揭示了人民全面需求升级与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差距较大的实质;回应了人民需要从生存型到发展型再到共享型的转型升级。彰显了理论与时代同行的创新特质,为解决中国现在与将来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二)体现了矛盾存在的过程性和长期性。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性体现在矛盾的发展变化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完整历史过程,社会主要矛盾也同样如此。矛盾存在的长期性是由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决定的,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在短时间内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需要一个较长的解决过程。

(三)体现了矛盾解决的艰巨性和渐进性。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主攻方向、奋斗目标和实现方法。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个动态的变量,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增益性等特点。表现在不同的群体、不同个体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同,比如农民工群体希望能乡村振兴、中产阶层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政议政、公务员群体希望能增加工资提高待遇等;即使同一个群体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同。当家有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会希望有更好的教育;当生病就医时,他会希望有更好的医疗服务;当年老的时候,他会希望有更好的养老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具有增益性,家庭收入必须一年比一年高,社保水平必须一年比一年高,一旦有所下降,人民肯定不答应。美好生活需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矛盾的解决是个艰巨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之大,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虽然为我们制定发展政策方针提供了总的遵循,但对于地方来说,如何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这一判断要求、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则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一是“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原则。全国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矛盾主要方面的表现形式也大不一样。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共性矛盾,但对地方而言,不平衡与不充分在矛盾中所占比重又各有不同。因此,各地要精准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在本地的具体表现,按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要求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比如发达地区应集中精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同时兼顾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反之,欠发达地区则要重点解决发展的不充分问题,兼顾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二是“着眼地方,服务全局”的原则。不同地区社会主要矛盾既有着共性之处,也具有地方的个性表现。因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也要兼顾全国和地方两个层面。一方面,要着眼地方,从地方实际出发,解决由于内部原因导致的个性矛盾,着重在激活和培育内生动力上下很劲,出实招;另一方面,又要做好服务全局工作,在不违纪、不违法的前提下,探索解决影响和困扰全国发展的共性矛盾,为国家层面上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贡献地方智慧和方案。三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原则。各地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矛盾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特点,既要准确看到矛盾在当下的主要表现和影响范围,更要对矛盾未来的走向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清醒的、清晰的科学预测,切不可病急乱投医,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剜肉补疮”的错误。

总之,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既要立足当下,更要放眼长远,不能为了解决一时一地的矛盾,而制造出新的更大更多的矛盾,为未来“挖坑”,让后人“埋单”。四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客观上造成了各地在现有基础和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因此,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要坚持尽力而为,各地要根据自己的现有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主动作为,敢...

上一篇: 【工会活动】寻找我市“四川省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活动开始啦,赶紧来报名吧
下一篇: 节约用水条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