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5大因素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

5大因素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

5大因素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头疼、腰痛、腿疼,脖子疼……有些人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当疼痛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或者超过了组织损伤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时,便称之为慢性疼痛。身体疼痛

头疼、腰痛、腿疼,脖子疼……有些人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当疼痛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或者超过了组织损伤愈合所需要的时间时,便称之为慢性疼痛。身体疼痛却查不出病因,有可能是抑郁症。

相关研究表明,超过50%的抑郁症患者合并有慢性疼痛的躯体化症状,同时,慢性疼痛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且有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更高。

那么,慢性疼痛和抑郁的关系是什么?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本期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治医师李超介绍什么是疼痛抑郁共病,如何确诊和预防疼痛抑郁共病?

慢性疼痛发病原因和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疼痛的发生率高达41.1%,发病率因地区、年龄、性别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慢性疼痛。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一些职业性疼痛可能导致慢性疼痛的发生。例如,需要长时间站立、坐姿不良或重复性动作的工作,可能会增加慢性疼痛的风险。

慢性疼痛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理原因包括组织损伤、疾病或疾病治疗后的后遗症等。心理原因包括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等。因此,慢性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疼痛影响抑郁的5种模式

1.生理学模式:疼痛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人脑的情绪调节功能,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2.心理社会模式:疼痛使个体感到疲惫、无助和失去控制感,导致情绪低落和抑郁。

3.行为模式:疼痛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如社交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进而诱发抑郁情绪。

4.认知模式:疼痛会改变个体对自身、环境和未来的认知,产生消极的思维模式,加剧抑郁症状。

5.生活质量模式:长期的疼痛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使其感到疲惫、沮丧,进而引发抑郁情绪。

慢性疼痛和抑郁的关系是什么?疼痛抑郁共病的共同因素?

慢性疼痛和抑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而双向的,常常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共同因素主要包括:

1.睡眠问题: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同时加重疼痛和抑郁;

2.经济压力:经济困难可能加重抑郁情绪,同时也限制了对疼痛的有效治疗;

3.疼痛程度:疼痛程度的加重可能与抑郁程度的增加相关;

4.自我评价健康情况差: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负面评价可能与抑郁情绪的出现相关;

5.自理能力差:自理能力的下降可能增加患者对疼痛和抑郁的负担。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慢性疼痛和抑郁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治疗和管理慢性疼痛和抑郁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哪些疾病或情况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

研究表明,以下疾病或情况更容易引起疼痛抑郁共病:

1.躯体性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等,都可能导致疼痛抑郁共病;

2.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常伴随着神经系统的病变或损伤,例如神经炎症、神经根受压等。这种疼痛常常与抑郁共病;

3.年龄增加,老年人面临着身体健康下降、生活状态改变、社会支持减少等多种压力,容易导致疼痛和抑郁的共病;

4.性别:研究显示,女性在面对慢性疼痛时,抑郁的风险更高,因而女性更容易患有疼痛抑郁共病;

5.职业:如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弯腰的工作,容易引发慢性疼痛,从而增加抑郁的风险。

疼痛抑郁共病6种症状

疼痛抑郁共病的症状有6大类:

1.身体疼痛:患者经历持续的慢性疼痛,可能涉及不同部位的身体,如头部、颈部、背部、四肢等;

2.情绪低落:常常伴随着持续的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或快乐感、自我贬低等;

3.睡眠问题: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过度或过少等问题;

4.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

5.社交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与他人的交往减少,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导致社交功能下降;

6.自杀倾向:极端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如何确诊疼痛抑郁共病?

确诊疼痛抑郁共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通常的诊断流程包括:

1.详细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持续时间、疼痛部位、疼痛特点,以及是否伴随着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

2.身体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疾病,并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心理状态等。

3. 心理评估: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心理评估工具,如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抑郁焦虑应激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DASS)等,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

4.其他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等,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如何防止慢性疼痛引发抑郁?

防止慢性疼痛引发抑郁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疼痛,同时采取积极的心理和行为策略来应对疼痛。

1.规律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减轻疼痛感觉,并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保持积极态度: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疼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

3.学会应对技巧:学习有效的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来减轻疼痛感觉;

4.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获得理解和支持;

5.定期就医:定期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方案;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睡眠习惯、均衡的饮食、戒烟限酒等;

7.接受心理治疗:接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应激管理等,学习应对疼痛的有效策略,减轻抑郁情绪;

8.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使用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镇痛药物等,减轻疼痛和抑郁症状;

9.寻找兴趣爱好:培养和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10.定期复查:定期复查疼痛和抑郁的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抑郁伴疼痛如何治疗?

抑郁伴疼痛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疼痛和抑郁两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

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物和镇痛药物。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等;镇痛药物可以缓解疼痛感受,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镇痛药等;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应激管理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学会有效地应对疼痛和抑郁;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理疗、康复训练等,可以通过运动疗法、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促进康复;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心理素质,减轻疼痛和抑郁症状;

5.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理解,参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和孤独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记者姬薇 通讯员 李超)

上一篇: 就业有哪些新趋势新机遇——2024年开年经济一线观察之三
下一篇: 徐州心理:如何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