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数千年前带领起义的陈胜就曾大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揭竿而起。这一句话流传了千年,来表达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而在与中国相邻的名叫印度的国家里,种姓制度的影响却一直传承到今天,哪怕独立以后种姓制度被废除,低种姓高种姓的概念仍然存在,婆罗门就是印度种姓之中地位最高的一个阶层。
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古印度时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除印度之外,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家也都普遍存在,但以印度最为严重。种姓制度中除了最高等级的婆罗门外,还分为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三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第五种姓”达利特,他们被称作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因为地位太过低贱甚至不能与四大种姓同列。
而婆罗门作为印度的第一种姓,多为僧侣、祭司和学者人群,印度以佛教为尊,婆罗门的地位十分崇高。婆罗门由于地位和职位的特殊性,几乎被印度人视为神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意志即是上天的意志。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会得到婆罗门的祝福,人们坚信这些祝福会让他们得到善报,而土地则是礼物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足以“解除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还可以占有大量的地产。
除此之外,婆罗门还享有各种特权,最基本的就是他们可以免交各种税,人们觉得婆罗门的虔诚行为就已经抵偿了这些税务。而最特殊的一项特权就是婆罗门可以免除死刑或者一切肉刑,无论婆罗门犯了什么罪,都可以避免这些刑罚,以此来保持婆罗门的神圣不可侵犯。如此一来,婆罗门就成了凌驾法律的存在。
至于刹帝利则是第二种姓,多为军事或者行政贵族,属于统治阶级,负责生生世世守护婆罗门。吠舍则是普通雅利安人,属于中下阶层的劳动者,负责通过布施和纳税的方式来供养前两个种姓。四大种姓中最低的首陀罗是印度人口最多的种姓,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从事工匠、佣人等低贱工作。
所有人的种姓都是世袭,轻易不得更改,印度人几乎都是从出生起就定下了自己的种姓,不同种姓者不可通婚,否则生下的孩子只能是杂种姓。在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虽然明面上废除了种姓这一制度,但种姓思想的残留依然限制着人们的生活,这个观念已经深深刻入了印度人的骨血之中,难以轻易磨灭。
直到今天,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印度低种姓的人不敢向高种姓的人开枪,首陀罗依然被吠舍们歧视,低种姓的人坐在飞机上都不敢接受高种姓空乘的服务。而占比只有总人口5%的婆罗门,却仍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牢牢占据了印度国会一半的席位,时至今日依旧受到其他种姓的尊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