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

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_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_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又一次深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需要我们从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划时代意义等方面深刻认识、深入领会。

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社会背景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总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管”着其他矛盾,因而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就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找到坐标、盯住靶心,是攻克一道道难关、创造一个个奇迹的理论前提。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我们党做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化,由此成为主导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我们党做出的主要战略部署,就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主旋律,发展成为改变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的中国又一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体现了我们党对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既是对我国发展历史逻辑的一贯坚持,也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的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基于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和基本方略,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必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厘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过程往往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力量和相互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科学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必须厘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内涵。从与30多年前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对比的角度看,需着重分析三组对应关系。

一是物质文化生活与美好生活的关系。这是人民需要从“窄”到“宽”的转变。过去人民需要主要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集中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领域。今天的人民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全方位的需求。实现美好生活,意味着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的同时,能有令人满意的教育、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加合理的收入、更加公正的社保、更高水平的医疗、宽敞舒适的住房、优美宜人的环境、让人放心的治安,全体人民都要获得全方位的幸福感、满足感。

二是落后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关系。这是社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过去很长一个时期,由于我国处于“很初级”、欠发展、不发达阶段,社会生产呈现出全面落后或大面积落后的状态。今天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科技由过去总体上的追赶者变为诸多领域的领跑者,从产品不足到产能过剩,从“要吃饱”到“要减肥”,这种情况下还说“落后”就不实事求是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不平衡”是指协调发展形成的挑战,包括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等,要通过矫正发展模式积极应对;“不充分”是指发展不全面、待提高,例如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的不少难题等,要明确问题导向来加以应对。

三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关系。这是社会状态由“量”到“质”的转变。社会生产是创造财富的过程,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包括人的需要和生产本身的需要。社会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并不总能保持一致,突出的是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供给时间、供给空间容易出现偏差、脱节甚至背离的情形。发展是进步的变化、上升的过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种发展是人本惠民的发展,是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历史使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形成了丰富的实践内涵。

这一新判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正确解决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哲学依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要矛盾聚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从初心和使命出发,就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这一新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课题、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的重要成果之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这一判断既反映过去五年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成就,也体现过去五年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来把握这一判断所彰显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来把握这一判断所蕴含的人民立场和发展理念。我们要结合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重大工作,来把握这一判断所反映的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实施,来认识这一判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这一新判断具有重大实践意义。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展示中国特色、发挥制度优势的科学工作方法。我们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主要矛盾,确立工作重心,明确主攻方向,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中力量办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必然会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全面践行,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中去,进而为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实践答案。而在此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将进一步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作业合集
下一篇: 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