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从“变”与“不变”中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要求——余洋

从“变”与“不变”中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要求——余洋

从“变”与“不变”中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要求——余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内涵,准确理解其中的“变”与“不变”,才能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一、“变”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知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过程往往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力量和相互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从与36年前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对比的角度看,需要从三个转变中厘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一是从“物质生活”到“美好生活”体现了人民需要从“窄”到“宽”的转变。一方面从需求内容上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仅对物质文化需要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更加期待满意的教育、高质量的就业、加合理的收入、健全的社保保障、稳定的社会秩序、优美宜人的环境。另一方面从需求层次来看,人民的生存温饱型需要得到满足后,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要,人们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烈,民主参与、诉求表达、利益维护、尊重、发展、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二是从“落后”到“不平衡不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很不均匀。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很好,但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短板。从城乡和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差不多,但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

三是从“社会生产”到“发展”体现了社会状态由“量”到“质”的转变。社会生产是创造财富的过程,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包括人的需要和生产本身的需要。社会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并不总能保持一致,突出的是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供给时间、供给空间容易出现偏差、脱节甚至背离的情形。发展是进步的变化、上升的过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种发展是人本惠民的发展,是能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发展。

二、“不变”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和内涵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从基本建立到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总体量变过程。但是,在总体量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必定要发生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调整就是阶段性部分质变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是要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政策,不能犯主观主义的超越阶段错误;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而不能精神懈怠、裹足不前。

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十九大报告强调,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大国、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际影响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国的人均GDP、科技进步率、城市化水平、人类社会发展指数等指标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方针,继续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方针,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能变。自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后,我们党就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毫不动摇。与此同时,我们党又与时俱进地根据发展对基本路线进行了丰富和充实。党的十七大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加上了“和谐”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加上“美丽”一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就是基本路线“不变与变”的辩证法。之所以不变,就是因为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变,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使奋斗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三、从“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发展的新要求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新变化,既要深刻认识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又要深刻认识两个“没有变”,运用好“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才能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方面,要坚守“不变”的战略定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变”,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要有历史耐力、战略定力,坚持稳的前提和基础,不超越现实、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更不放弃社会主义而另谋他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另一方面,要增强“变”的改革勇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则要求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用新理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能无视深刻变化着的客观事实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坚持与时俱进,敏锐把握新阶段新形势。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稳中求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书写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答卷,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

(作者系市委党校讲师、法学硕士)

上一篇: 协调联合国法治活动的努力
下一篇: 走进清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