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提供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免费下载

卢卡奇相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第2期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

与马克思哲学

刘 卓 红

【内容提要】卢卡奇晚期构建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理论的提出得益于

西方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思考。卢卡奇全面阐述社会存在的整体性,重点论述了劳动本质及劳动与实践

的关系并赋予劳动本体意义。

【关键词】本体论 社会存在 马克思哲学 劳动 实践

作者刘卓红(1955—),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广州 510631)。

一、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历史延伸及哲学依据

卢卡奇从展开对西方本体论追问开始,重点通过解读马克思哲学展开对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

卢卡奇认定,从古代哲学最初确定本原的经验性质到近现代西方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的批判,分别引

起哲学认识论和生存论的转向的事实并不是本体论的消解,而是本体论范式的转换,即标志着哲学

的本体从“彼岸”转向“此岸”,由实存本体及经超验本体最终转向意义本体;另一方面,卢卡奇在

对马克思哲学的考察中,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本体论问题做专门的论述,但只要人们正确地理解

马克思的论述且“不带有偏见”就会发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关于存在的论述,即它们都纯

粹是本体论的。”

在卢卡奇看来,古希腊米利都学派以某个具体物质元素解释万物,是对本体带有经验性及“生

成性”本原的最初把握。虽然以后毕达格拉斯学派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及柏拉图的“理念”等本体概念否定了经验本原开始走向超验,但亚里士多德的“两个本体”思想无疑揭示本体同时带

有经验和理性的双重意义。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通过列举感性现实世界的矛盾关系

以及人们把握对象的认识活动中的矛盾关系,对“可感觉事物不能作为学术主题”观点进行批评,

为在哲学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独到见解。本体虽然具有最普遍规定性的主观逻辑的抽象,但

却无法抹去其中包含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的性质、关系的经验禀性。

“通过认识论来建立本体论,是西方近代哲学探索世界本体的新的出发点。”康德继承笛卡尔

哲学将主客体加以对立的思想,把世界划分为“物自体”和“现象”二元,虽然提出超验的“物自

体”,但把人的理性限制在发现经验世界和认识自我之上,根据主体认识的意义来把握本体,成为近

①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白锡堃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637页。

② 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②①

··108

上一篇: 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下一篇: 构建人水和谐共生关系,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