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由“靖国神社”引起的一系列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恰好昨天是日本投降的76周年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76年,漫长到几乎是一个人的一辈子,却又短暂到这个民族经历的伤痛仍历历在目,伤疤仍不时渗血。
月亮金字塔坐落在哪个国家(月亮金字塔坐落在哪里)
这段惨痛的民族历史,我们不曾忘却。
而纪念不只是一场精神活动,也可以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物质活动,大家生活的城市有哪些纪念性建筑吗?
纪念性建筑,顾名思义,当我们把感情寄托在具有耐久性的建筑物身上时,建筑就成为纪念性建筑,它是一种物化的、凝固的纪念。
今天氧叔就为大家拆解纪念性建筑的空间美学。
建筑的实体产生的审美情感
建筑是无声的,但它会用不同的实体形态唤醒人们在视觉、触觉方面的感知。我们看到或触摸到那些实体,纤弱、坚韧、灰涩、光明等心理感受得到形成,这就是建筑带来的情感塑造。
而任何材质、肌理、色彩都有独特的自我属性,激发着我们不同的情感。
1、材质——石材、混凝土、砖
石材天生给人的感受就是坚固、安全、肃穆、永恒。这份坚硬的质地带给人们一种永恒沉重、永恒粗蛮的坚固感。
人们的哀悼之情,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压抑且厚重的形式进行释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位于福建的林绍良纪念馆
混凝土自身就带有粗犷、厚重、原始不加任何修饰的气质,又深具与生俱来的承重感,若对其进行斩切、分格等处理方法,还会有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砖虽然抗腐蚀性较差,难以长久,但因其具有淡雅、幽静、质朴、深沉的视觉效果。
当它被采用成为建筑的立面材质时,严肃、沉静、悲伤的情怀即刻得以体现。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2、肌理——秩序性、非秩序性
如果用砖或者石材等块状材料搭建出具有秩序性的肌理效果,则会构建出稳定、坚定的气节。
比如井陉矿万人坑纪念馆采用了砖材质堆砌,整栋建筑稳定、舒展,突出着悲悯、沉重的气氛。
而当肌理效果呈现非秩序性的,比如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入口处树立着很多露出表面的岩石,这些岩石醒目的保持着未被斧子削过的状态。
这种自然肌理的表达,体现着未经开凿的粗蛮、原始,不仅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原本意义,还会联想到不近人情的战争、冰冷的武器。纪念馆所表达的情感就这样的体现出来。
3、色彩——黑、灰、白
黑色表面吸收所有光线而不产生反光,有点像我们未能完全探明的黑洞现象,它庄重、冷淡、悲哀,在人们的心中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就是死亡。
林缨设计的越南纪念碑,采用的就是黑色大理石的材质,像一块黑色的伤疤在华盛顿发光的白色建筑群中赫然挺立,这是风景中一道良苦用心的刻痕。
纪念碑上布满了那些死去的士兵和生死不明者的名字,这些名字和这座黑得沉重,低沉无比的纪念碑配合在一起,尘归尘、土归土,让人们不禁思考起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灰色阴郁、绝望、沉默,在表达纪念性建筑的哀悼与怀念之情时恰到好处。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所采用冷灰色外壳,再配上东一道西一道不规则的狭长窗户,看起来像刺刀划出的割痕,在建筑夸张的表皮背后,是浓浓的愁绪和强烈的幻灭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运用暖灰色的处理手法,同样体现了凝重、哀伤的情感。
灰色表皮的运用给整栋纪念馆附着伤感的调子,建筑上空弥漫着命运的绝望旋律。
此外,灰色的建筑物再配合单纯简练的体形、体量、流线、浮雕的组合,尽量做到对环境气氛的谨慎与尊重,毕竟这是一个国家的苦痛印记。
而自古就有用白的丝织品——白绫祭奠死者的传统,白色纯洁、清新、安宁而神圣,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就是一个白色的建筑。
它清冷、忧郁且不为世俗所沾染的呈现在那里,用建筑语言确切的讲述着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一幕。
位于河北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4、体量——体积感、重量感、残缺
面对着绝对冷酷无情的庞大体量,人的心理防线不堪一击,在这无法忍受的压迫感的作用下,我们只能肃然拜倒于宏伟之前,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脆弱,陷入深深的悲伤情感中。
位于墨西哥的月亮金字塔
又或是动辄几十、上百米的高度,产生刺破天穹、更加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令任何观者都心有余悸,在感慨命运力强大的同时,哀悼情感孕育而生。
辛亥纪念碑设计方案
位于山西的百团大战纪念碑
加拿大国家大屠杀纪念碑
另外就是建筑的重量感,重量感是从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残壁断崖等自然景观中归纳出来的“力学感受”。
当精神感觉到质量的重压,这种压力感就是崇拜的开端。
大庆铁人纪念馆
还有一种比较特属的体量,那就是建筑的残缺。
当我们已不能相信古典意义上的完整、完美、素雅、静穆还能在纪念性建筑中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残缺就成了更形象、更准确的状态。
位于哈尔滨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旧址
当死神侧立在我们的身旁的时候,任何的信仰都失去了光泽,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领悟,促使人们认识到残缺不仅是纪念性建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731部队的非人实验包括活体解剖、手榴弹炸人、冻伤、火焰喷射器烤人、鼠疫、人畜杂交等
纪念性建筑承载着人们的纪念性活动,因此它是有情的,这份情感不仅要通过实体来表达,更应该通过空间来表达,空间正是有了情感的融合才生机盎然。
建筑的空间产生的审美情感
精妙的空间设计,可以引导这些无声的图像、史料、文物带我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般的审美体验。
1、空间序列
当我们参观建筑时,情绪会随着空间序列而变化,形成一条起伏的情感线。
比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情感激发模式。
首先是从震人心弦的“遇难者300000”几个黑色大字起,到空旷牧场,成片卵石、几棵枯木。
然后沿着一层层暗幻的地下通道,经残墙断壁院墙“国破家亡”的浮雕,“渐进式”进入“巨棺入土”的陈列室,白骨累累,摄人心魄。
再返回展厅目睹大屠杀史实影片。
经过一系列的空间序列的安排,我们渐渐被带入那个惨绝人寰的历史瞬间,完成从历史的旁观者到当时的受害者的心理转变。
2、空间形态——对称、反常态
当空间形态呈现对称性时,比如正方、正三角、圆形,整体建筑会带来压抑、庄重、严肃的空间气氛,还会增加其神圣感和感召力。
位于南京的孙中山纪念馆
而另一种反常态的空间形态,则是呈现出人们不习惯,不熟悉的特征。
当这种空间形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时,涌入头脑中的信息量就会加大。
当信息量大到令想象力无法承受时,神秘、压抑、恐惧感受便相继出现,继而在同情和怜悯的带领下,产生哀悼情感。
高耸的空间被认为是离上帝更近的形式,常用来表达与上苍无限接近的意图。美国华盛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展示大厅,在空间中满布着各个遇难者的照片。
这些照片象征着死者的亡灵,他们在天上俯瞰人间,似乎在审视和控诉着这个世界,使人心中不禁打颤。
而冲突化的空间处理手法能够让人感受到其与日常空间的偏离,造成一种紧张力,甚至一种压抑、混乱。
比如加拿大国家大屠杀纪念碑,14米高的混凝土墙把游客包围在一个牢狱一样的空间里,框出逼仄狭隘的天空轮廓。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其中的霍夫曼花园也采用了冲突化设计,石柱与地面产生了10°的倾斜,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违反了人正常感觉的重力参照系。
当人们视觉经验和重力产生矛盾时,就会失去平衡,为了摆脱这种不适感,就要不停地移动以达到平稳,就像那些被迫流放和逃亡犹太人当时的心境。
位于柏林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我们通过对纪念性建筑实体形态、空间形态的拆解,可以感受到:以物质传达情感,是纪念性建筑的首要任务,而与其他建筑类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纪念性建筑的情感负荷更为沉重与悲痛。
参观纪念性建筑是一个群体的审美仪式,它可以抵御审美自由化过程中个人化、私人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可以抵御人们对民族历史、公众政治、伦理生活的冷漠。
除此之外,这些物化的记忆,更是发挥着一种奇妙的家国认同感。
这是一个民族记忆的领土化,是我们珍爱本民族成长记忆的象征,是一个群体世世代代的约定,是子孙后辈与祖先们在特定时空中的交汇、与教诲。
所以纪念性建筑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它的灵魂就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而哀悼情感的表达又是所有情感中最为重要的。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靖国神社不是纪念性建筑。因为纪念性建筑的本质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是对人类心灵的抚慰,而不是对军国主义的招魂、对人道主义的漠视与践踏。
中国有二百多个纪念性建筑,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我们民族的历程与感情,我们没受过的苦是由前人血肉所铸,三番五次挑战民族大义的人,请你转身痛快地离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