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向阳而生,温暖守候”14岁自残少女危机介入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向阳而生,温暖守候”14岁自残少女危机介入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向阳而生,温暖守候”14岁自残少女危机介入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另一方面,社工为小佳提供情绪疏导服务,探讨小佳情绪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引导小佳学习情绪管理及合理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与技巧;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场所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杨彦蓉 汪晓艳

单位 |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案例背景介绍

本案例以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W区某学校申报的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向阳花开”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项目为服务背景。

该项目以构建困境儿童“家庭、学校、社工、社区”四方力量联系为重点,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生命观。

项目结束后,服务团队在总结项目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推展困境儿童生命教育服务,从儿童预防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治疗性需求出发,去回应学校身处困境的儿童的多种需求。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陪伴着困境儿童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协助他们面对和克服成长路上的难题,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二)小佳(化名)介绍

小佳(化名),女,14岁,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非婚生儿童。

就读于某学校初中二年级,自小跟随父亲及奶奶生活,亲生母亲自小佳出生就失去联系,父亲再婚后曾与继母及姐姐(继母女儿)共同居住,且与姐姐关系较好;

6岁时父亲与继母离婚,小佳与后妈及姐姐仍保持联系,偶尔接到家里暂住。

2015年9月,小佳父亲身患肺癌去世,家中仅剩小佳与80岁奶奶无人照料。

2015年11月,小佳与奶奶统一交由W区某福利院代养,福利院李妈妈(化名)负责对小佳的日常生活进行照顾;

但因所需照顾儿童较多,工作繁杂导致精力不足,加上李妈妈对于小佳学习成绩及生活习惯十分严厉,使得小佳对李妈妈产生抵触心理,多次偷跑出福利院,去继母家居住;

当继母问起小佳福利院生活时拒绝与其沟通,时间久了当对小佳有所要求后,就又跑回福利院,认为继母和李妈妈对自己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想要掌控自己和嫌弃自己,因此只能通过吵架、逃跑甚至自残等方式发出反抗。

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使得小佳与继母及福利院李妈妈关系愈加恶化,自残行为也让备考期间的姐姐压力较大,日积月累小佳变得不愿与外界交流(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极少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

社会支持网络薄弱,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生活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上课经常精神恍惚,频繁出现头晕、幻听现象,并且伴有5次割腕、喝药等自伤行为。

目前暂时辍学在家不愿意出门,脾气暴躁缺乏朋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且生活卫生习惯较差,每天沉迷于手机游戏, 三餐和作息无规律。

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_服务社会工作有哪些_什么叫社会服务工作

图1 家庭生态系统图

二、案例服务过程与策略

(一)问题分析与预估

1.问题界定

从心理上,小佳自述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一个人,没有人照顾,是被嫌弃与抛弃在福利院的人;

自父亲去世后,小佳更是认为自己是孤家寡人,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虽有继母和姐姐能够偶尔见面,但自己还是要回到福利院独自生活,每天晚上都听到脑袋里会有奇怪的声音,在诱导自己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对未来生活的无望导致小佳有自伤、自杀行为。

在校期间,小佳也经常听到脑袋里总有声音在批评自己,总会感觉很烦躁,控制不住自己出现用头撞墙、想要从楼上跳下来的偏激念头产生;

学习状态受到很大的影响,注意力分散, 不喜欢学校、老师,在学校没有朋友,讨厌学习,不喜欢数学、英语等课程及任课老师,也不愿意和老师多沟通。

2.问题预估

(1)微观层面:小佳今年14岁,正处于青春期,较为早熟与敏感,觉得福利院李妈妈对于自己只有学习成绩及生活习惯的诸多要求,根本没有关爱,使得小佳对李妈妈产生抵触心理,多次偷跑出福利院,去继母家居住;

但当继母问起小佳福利院生活时,小佳表现出沉默态度,拒绝与继母或姐姐沟通,时间久了;

当继母也开始对小佳有所要求后,小佳则会选择跑回福利院的方式逃避问题的解决,且会认为继母或李妈妈对自己提出的各种要求不仅是嫌弃自己,更是想要掌控自己;

因此只能通过吵架、逃跑甚至自残等方式发出反抗。

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使得小佳与继母及福利院李妈妈关系愈加恶化,甚至将自己封闭,日积月累小佳变得不愿与外界交流(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极少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2)中观层面:小佳的家庭结构属于残缺家庭。

自小佳出生后,亲生母亲就失去联络,父亲在世时靠开出租车为生,小佳自小就被交由奶奶照顾,父亲再婚后,小佳被接来与继母及姐姐(继母的女儿)共同生活,父亲在世时爱抽烟、打牌,同继母的关系逐渐恶化后父亲与继母再次离婚;

9岁时父亲身患肺癌离世,家中仅剩小佳与80岁奶奶无人照料,最终小佳与奶奶被安置到某福利院机构代养。

动荡不安的家庭环境对小佳的影响很大,且缺乏亲人的关爱与照顾也使小佳常常觉得被忽视、被控制、被嫌弃;

家庭支持系统的薄弱导致小佳长期处于低自尊和自我认知的状态中,上课经常精神恍惚,频繁出现头晕、幻听现象,情绪失控时会存在自残行为,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3)宏观层面:小佳自小跟随父亲在本地小学读书,因为家庭原因周围邻里都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来居住到福利院更让她感觉很自卑,老师与同学们的关注会让小佳觉得自己是个异类;

在学校经常独来独往,自认为没办法融入同学中,更不愿与老师及同学们接触与交流。

因父亲无亲生兄弟姐妹,所以在其父亲去世以后,仅有小佳的继母及二伯偶尔来看望,鲜有亲戚关注和关心小佳,小佳的社会支持网络非常薄弱。

(二)具体介入方案

1.前期信息收集

(1)个案访谈:了解个案基本信息,发掘问题与需求,制定服务方案,并根据个案访谈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已有方案。

(2)个案研讨会:学校、家长、社工三方对个案进行讨论,共同协商问题解决对策。

(3)个案家访:通过家访,实地了解小佳居家环境,了解相关家人对小佳的认知信息。

2.制定及开展服务计划

(1)对接福利院,了解小佳出现偏激行为背后原因,并积极对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专家进行个案会谈。

(2)对接小佳及小佳母亲,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治疗建议,并将具体诊断及服务建议纳入服务计划设计考量中,从而确保服务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

(3)个案访谈:结合校方干预措施、就医治疗结果等,进行个案疏导,缓步提升小佳对于生命的认知,重塑对生命的爱惜。

(4)参与项目主题活动:主题讲座、彩虹信箱服务等活动,进行自身能力建设、学会合理意愿表达等,提升其自信心及环境应对能力。

(5)家访:通过家访,对接小佳母亲及姐姐,提升其对小佳行为及问题的认知,从而主动协助小佳、社工进行共同努力,改善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

以个案管理模式为主,联动民政、街道、社区、福利院、公安等多部门为小佳链接必要的政策及支持;

运用心理社会认知模式,调整小佳关于自我和家庭的正确认知,同时提供情绪支持,引导与重塑小佳爱护生命、尊重生命观念,减少出现情绪奔溃,出现偏激行为次数;

协助小佳及其母亲进行家庭关系重建,打造正向、主动沟通渠道,从而全方位改善家庭环境,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引导小佳发掘自身及周围环境的优势与潜能,帮助小佳重建自信心,提升抗逆力,爱惜生命,正向面对班级学校生活,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2.具体目标

(1)链接街道和社会资源,为小佳提供必要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政策和经济帮扶。

(2)对接小佳及小佳母亲,提出对小佳进行心理健康治疗建议,并将具体诊断及服务建议纳入服务计划设计考量中,从而确保服务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

(3)结合校方干预措施、就医治疗结果等,社会工作者为小佳提供情绪疏导与支持,缓步提升小佳对于生命的认知,重塑对生命的爱惜。

(4)针对小佳特殊情况,开展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提升、自信心建设等主题活动,提升其自信心及环境应对能力。

(5)促进小佳与家人沟通,进行家庭关系重建,打造正向、主动沟通渠道,改善她与家人、学校师生的关系,重构其社会支持网络。

(三)服务过程

1.紧急介入,政策帮扶

社会工作者接到学校转介信息后,第一时间对接小佳所属街道、社区、福利院人员,了解其偏激行为产生原因;

并紧急对接区政府儿童保护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详细汇报小佳目前情况,并向工作人员了解相关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政策,保障小佳个人权益最大化;

同时对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及时链接医疗救助资源,为小佳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什么叫社会服务工作_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_服务社会工作有哪些

图2个案服务对象接受紧急医疗救助

2.向阳而生,温暖守候

社会工作者运用真诚、同理心等技巧,特别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在小佳入院接受治疗期间,社会工作者定期开展探访;

通过多次面谈逐步与小佳建立信任关系,并通过“彩虹信箱”搭建“个案-社工-学校-家长”的四方沟通平台,利用“彩虹姐姐”的身份每周与其进行书信交流;

拉近彼此间关系后逐步打破小佳拒绝沟通的障碍,鼓励小佳参与学校社工站开展的彩虹信箱、阳光课堂、生命教育主题小组活动;

引导小佳学习使用理性思维和安全有效的宣泄方法,舒缓负面情绪,减少情绪奔溃、自杀自残等偏激行为的次数。

在服务中期,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地家访服务,社会工作者积极与小佳继母、姐姐、李妈妈等多方了解小佳的家庭生活环境;

并积极调整小佳关于自我和家庭的认知,引导小佳与家庭成员学习家庭关系沟通技巧,进行家庭关系重建,打造正向、主动沟通渠道,改善小佳与家人间关系。

服务后期阶段,社会工作者积极鼓励小佳参与“儿童抗逆力”小组活动、生命教育课堂等系列活动,通过自我认知提升,抗逆力提升、自信心建设等不断进行自我赋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发挥优势视角及“使能者”角色,关注小佳个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相信小佳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使能者”。

什么叫社会服务工作_服务社会工作有哪些_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图3社会工作者入院看望个案服务对象

3.家校合作,陪伴成长

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联合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家访服务,积极对接小佳及家庭成员,引起小佳家人对其身心精神状况的重视,并提出对小佳进行心理健康治疗建议,在征得小佳及其家庭成员同意下,小佳得以进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及药物治疗;

与此同时引导小佳家庭成员积极学习与了解亲子沟通技巧、亲职教育知识等,小佳与家庭成员双方携手进行家庭关系重建,打造正向、主动沟通渠道,从而全方位改善家庭环境,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另一方面,社工为小佳提供情绪疏导服务,探讨小佳情绪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引导小佳学习情绪管理及合理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与技巧;

并围绕生命教育“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维度设计开展小组活动、阳光课堂、生命教育课堂等;

带领小佳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发挥自身乐于助人、细心认真的优势,主动争取班级地理课代表,重塑自信心;

与此同时,及时对接小佳所在班级班主任老师及其同学,协助其伙伴关系建立及扩展,重构其社会支持网络,为小佳重回校园提供支持。

最后,社会工作者链接社区资源,主动邀请小佳参与“关爱脑瘫儿童”“残疾人保护”等主题系列社区活动;

引导小佳正确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不屈的风采,并鼓励小佳参与志愿者选拔,通过担任志愿者,进一步促进小佳主动交流与认识同辈群体,增强其重返校园的信心和支持网络。

服务社会工作有哪些_什么叫社会服务工作_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

图4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咨询师进行实地家访

4.多部门跨专业合作,携手互助

本案例中,面对遭遇多重困难,需统筹联动多方力量参与的复杂个案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采取个案管理策略;

除为小佳及家庭成员提供基础服务之外,积极联动政府、司法,福利院、学校、社会组织等多部门、跨专业合作力量,组织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殊个案研讨会;

一方面就小佳不愿再回福利院,想和母亲(继母)、姐姐一起生活的诉求进行商议,保障小佳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链接政府及社会资源,联系小佳所在街道及社区儿童主任、社区两委等定期上门回访跟进小佳居家生活状况;

社会工作者则充分发挥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对接四川农业大学高校志愿者,组织一对一结对志愿者为小佳开展定期上门学习辅导,经过为期3个月的辅导,小佳学习兴趣逐步增加,学习成绩也得以稳步提升。

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_服务社会工作有哪些_什么叫社会服务工作

图5民政、街道、社区、福利院、公安、社工等开展特殊个案研讨会

三、服务成效

本案例结合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技巧和方法,遵循社会工作者工作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计划介入个案,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政府、学校、司法、心理咨询师及医务人员多方资源助力儿童保护;

通过心理社会认知模式与小佳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调整小佳关于自我和家庭的认知;

与小佳及母亲一同学习家庭关系沟通技巧,进行家庭关系重建,打造正向、主动沟通渠道,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以此达到改善小佳居家环境的目的;

同时,建立“个案-社工-学校-家长”的四方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联动机制,使用多样化、全方位辅导,在小佳本人、小佳母亲、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小佳得以及时在医院接受检查,并积极配合心理及药物治疗,通过不断的资源输入协助小佳走出当下困境,并通过不断自我赋能,促进小佳身心社交等方面实现良好转变和成长。

四、案例启示与反思

(一)多方力量参与共同助力儿童保护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人的改变会影响环境,受到影响的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个人。

本次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仅针对小佳本人进行面谈,小佳的父母,老师,同班同学也纳入服务范围当中,使人与环境同时发生改变,促进小佳持续性地改变。

孩子们在学校所爆发出来的问题,不仅仅和学校生活相关,和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朋辈关系建立、孩子的成长过程、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场所,社工在服务中常常发现老师和社会工作者的辅导对个案小佳的影响是有局限性的;

“问题儿童”的背后可能就是“问题家长”,如果没有伴随着家庭自身的改变和支持,个案的情况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可持续性的突破是比较难的;

社工要将这些问题放到整个家庭中去研判和分析,与小佳建立相互信任的同时也要与小佳的家庭成员成为合作伙伴。

关注儿童的家庭环境,儿童在家与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与成长,恢复家庭中被弱化的潜能,帮助家庭由负向转为正向;

关注孩子朋辈关系及学校大环境氛围的良好,儿童在学校接受校园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发挥行政力量,积极创建良好社区氛围,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较为系统得解决学校困境儿童及一般儿童处于困境所产生的问题。

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做好儿童保护的工作,还需要更好地借助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助力搭建儿童保护”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长效保护机制。

(二)注重社会工作者在未成年保护中的资源链接作用发挥

在未成年保护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资源链接、能力建设、心理干预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儿童的问题表现往往是多方面且复杂多变的,需要多方力量的协作解决,社工则是链接多方力量的有力桥梁;

在此个案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统筹多方资源,联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民政工作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医护人员等多部门跨专业人员通力合作,让各个群体都参与到儿童保护中来,全方位为儿童提供更好地服务。

(三)注重专业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及专业方法的运用

面对特殊的个案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如果工作员不能严格遵守社会工作者专业理论守则尊重服务对象,专业关系将无法建立、专业服务将无法开展。

在开展困境儿童的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应坚持社会工作者专业方法,坚持正向强化及优势视角,相信困境儿童虽然身处重重困境之中,但是她们自身仍然具有独特优势和潜能,相信服务对象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力量;

引导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能与优势,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与能力,正向面对所遭遇的自身、家庭和社会困境,从而实现助人自助,授人以渔的目标。

同时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出发,保障未成年儿童利益最大化,正视面对困境儿童出现的所有需求与困境,并给予困境儿童群体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实现“用生命影响生命”,温暖陪伴服务对象一路成长。

(四)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儿童生命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近些年青少年自杀人数的不断增加,一个一个真实的数字都是血淋淋的教训,预防性的服务可以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某一个学校的情况,是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的,急需寻找策略解决;

本案例是从小佳的特殊个案开始,并拓展至小组活动、大型主题讲座、社区活动再到全校内推广生命教育课程,服务过程中围绕生命教育理论贯穿始终。

生命教育是让孩子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发掘自我价值的重要起点,更是他们面临挫折与压力时,阻止他们走向绝路的“防护墙”。

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学校全体学生特别是困境儿童开展生命教育,围绕“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个维度;

让孩子们去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促使孩子们懂得尊重和包容不一样的人,熟悉自己的优缺点,严而不苛责自己和他人,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服务已成为本中心的其中一个品牌服务,并探索出挂一个心理舒压的“彩虹信箱”、一支生命教育教师队伍、一本生命教育教师使用手册、四个维度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的“三个1+4”生命教育德育课程体系,且已成功在同类型三所学校进行分享推广。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交流?

青少年服务专家任志峰老师

与30000名青少年接触后

他得出这19点心得...

《与儿童、青少年沟通技巧系列实务课》

深受好评,扫码拿下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上一篇: 终于有人把如今社会八大怪现象,整理出来了,值得大家收藏
下一篇: 马克思“人化自然”思想的再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