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
职称:教授
专业:中国史
研究领域:明清史、徽学
电子邮箱(E-mail):xiaoguangzh2002@sina.com
-------------------------
■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1988年,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
·1990年,被评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5年,晋升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1997年,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导师;
·2000年,晋升为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原历史系)教授;
·2004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4年8月,任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2008年,主持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工作,
·2009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更名为历史与社会学院,任首任院长,兼任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
·2012年7月,任安徽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12月,任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
·2018年至今,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
■科研项目(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千年徽州家谱与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94),主持。
·“理学地域化:新安理学与徽州社会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7BZX035),主持。
·“新安理学与徽州社会互动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主持。
·“明清徽州宗族会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70110),主持。
·“徽州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安徽省社科基金项目,主持。
·“徽商与近代市场经济”,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主持。
·“《寄园寄所寄》校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主持。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
·“清代徽商资料丛编”,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主要参加者。
-------------------------
■学术论著(Academic Works)
1.论文
(1)《徽文化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安徽日报》(理论版006),2018年11月20日。
(2)《徽州民间祭文类型、特征及社会文化内涵初探——以徽州族谱所见民间祭文为中心》,《学术界》2016年第3期。
(3)《徽州文书的归户整理与宗族史研究》,《安徽史学》2015年第6期。
(4)《论徽州家谱谱传的价值——以为例》,《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5)《试论北宋及两宋之交的徽州理学思潮》,《孔子研究》2015年第5期。
(6)《论明清徽州文化的阶段性发展》,《江汉论坛》2015年第1期。
(7)《论明代中后期徽州一条鞭法的实施——以为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8)《与明清徽州男子伦理生活定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9)《朱熹与严州理学的发展》,《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0)《明清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风俗》,《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
(11)《徽商与明清两浙“商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2)《清代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中心地类型分析》,《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
(13)《明代归有光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4)《试论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的地理基础》,载《历史地理》2007年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试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区域表征》,载《区域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传播及其特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7)《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8)《略论明清徽商的经营理念》,《孔孟月刊》(台)2004年42卷5期。
(19)《试论朱熹在徽州的理学教育活动及其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0)《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安徽史学》2003年5期。
(21)《张海鹏与安徽地方文化史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2)《南宋徽州人文环境的变迁与新安理学的形成》,《江淮论坛》2003年第5期。
(23)《明人程敏政评议》,《古籍研究》2003年第4期。
(24)《徽州盐商个案研究:二房赀产清簿剖析》,《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5)《新安理学与徽州宗族社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6)《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7)《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赵汸》,《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28)《徽商建筑文化的特色》,《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29)《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与徽州茶商的衰落》,《江海学刊》1998年6期。
(30)《论新安理学家赵汸的春秋学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
(31)《新安理学源流考》,《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
(32)《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历史档案》1997年1期。
(33)《19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国社会的战乱与徽州商帮的衰落》,《货殖》(中国商业史学会主办)第2辑,1996年。
(34)《论多尔衮——多铎联盟与顺治初年的政局》,《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3期。
(35)《论程大昌的理学思想》,《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36)《论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朱升与郑玉》,《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2期。
(37)《论明季“黔案”》,《学术界》1993年第3期。
(38)《论明代崇祯年间的宦官》,《学术月刊》1992年第1期。
(39)《多铎简论》,《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3期。
(40)《论新安理学向皖派经学的转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2.著作
■专著类
(1)《徽学与明清史探微》,安徽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新安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合著类
(1)《安徽通史(清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安徽文化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历史大事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徽商与经营文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一作者)。
(6)《中国文化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当代社会科学大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中国理学大辞典》,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校注类
(1)《寄园寄所寄》,黄山书社2008年版,校注(第一作者)。
■主编类
(1)《徽州文化史》(明清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主编。
(2)《历史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主编。
(3)《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
(4)《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
(5)《以德治国——历代先贤启示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
-------------------------
■荣誉与获奖(Honor and Award)
·2018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和中组部国家“****”领军人才。
·200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首批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2001年,被评为安徽省“全省模范教师”。
·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以及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安徽省图书一等奖等奖项。
-------------------------
■学术职务(Academic Position)
·中国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徽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朱子学会副会长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