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阿猫,今天分享一波星球随心感悟:
在星球里经常都有人问我人生选择的问题,我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好的选项太少。
你在有限的选项里纠结半天,最后的结果也可能只是5分还是6分的问题,相差不了多少。
反过来,你纠结是去上北大还是二本,那也就没啥好纠结的,需要纠结的,代表选项利弊加总差不多,那自然没必要纠结。
人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选项,如何扩大选项?就是来自于日常的学习和积累,熬过无数个平平淡淡的日子。
当然,学什么、怎么学,这个是非常讲究的,这才是我们需要去纠结,去深入了解的,因为直接影响了最后的可选范围有多大。
直到某一天选项来临,你会发现,选择真多啊,机会真多啊。
而且道理还是一样,也不需要太纠结,因为结果可能也只是8分还是9分的问题。
所以说,选择的来临已经是一种结果,你之后的人生不是因为当下选了什么而改变,而是你之前的人生影响了当下的可选项。
查理芒格说,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先要配得上他。
得到的就是你面对的选项,配得上就是你日常的积累。
太多人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付出长时间的积累,但却渴望能够选到一个好选项马上改变命运。
而且还喜欢把“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他符合大众内心深处对不劳而获的渴望。
选择大于努力,但努力会影响可选项,那你觉得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
面临选择A还是B的时候,看上去是选择重要,
但努力会影响你是不是可选择更好的C和D,这个时候努力更重要。
2/ 远离从众
当有一件事情你想做,但身边做的人不多,这个时候就会有两股力量在拉扯,自我和从众的力量。
这个时候,要多赋予自我一点力量,你要多考量的是,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而不是有没有别人在做。
当然,你也可以赋予自己一点从众的力量,那就是多读一些名人传记、甚至成功学。
这些人做的事情基本都是少数的个例,你看的越多这样的案例,你也就相当于在从众。
只不过一个「众」是身边能接触到的普通人,另一个「众」是有成就但无法接触的人。
反过来想:
当一件事情你不想做,但身边的人全在做。
你也要多赋予一些自我的力量,减少从众的影响,最根本的还是自己思考这件事情的价值。
这样你才有可能逃脱「卷」的命运,因为太多人觉得多人做的事情才有安全感才是对的。
以至于更多人做,但是蛋糕是不变的,所以每一个人付出的一样多,但最后得到的却变少了。
如果你刚好面对的事情是,你想做,但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表面上看上去你会很难受,因为怎么我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还会质疑你。
但现实却是,这种情况你做这件事情本身的痛苦更少,带来的收益更多,甚至可以是开心的,你只要学会摆脱别人对你的看法,接受和别人不一样。
3/ 远离外界评判
看到好的留言会激发人善的一面,世界真好,好人真多。
看到坏的留言会激发恶的一面,丑陋的世界,没什么好人。
然而现实世界却没有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你的内心。
内心的变化既然有的选择,那肯定选善的一面。
因为这样心情就好了。
心情好了,你才会做出更好的事情,才能帮助到别人,带来好的留言激发善言。
自己也才能过得更好,活的更久,反之,就是查理芒格说的:
无论何时,如果你觉得有东西再在摧毁你的生活,那这个东西就是你自己。
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最削弱自己的利器。
4/ 远离速成
以几个月速成的心态干事,往往几年都不会有改变。
以3年以上的心态干事,改变往往比你想的来得更早。
5/ 远离性价比不高的事
最近烫了个头发,人生第一次,烫完没预期好,但也挺好,因为原本的头太学生气了。(虽然最近没拍视频,但也没闲着看看能不能改善外表)
我从小对外在都没有投入太多,但我并不是不关注,主要原因就是我觉得性价比不高,再具体一点就是2个原因:内在不行和穷。
现在开始投入了主要原因也是,这两个都有一定基础了,并且还要拍视频。
我的观念是必须要把这两个东西搞好,或者说有一定基础了,再去搞外在。
内在和钱的重要性远超外在。(针对男生,女生我觉得未必)
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的职业性质经常要天天露脸的,是主持人。
那内在和外在的比重可能就是五五分了,或者你是天天见客户的,比重就是七三了。
6/ 远离欲望
人要主动寻回当初的那些快乐/成功,并且把当时快乐的感受都记录下来,因为方便以后回忆,就好比把童年时的照片翻出来看一看的感觉。
例如现在公众号20万粉丝了,我觉得就算到了30万,我虽然会开心,但也不会特别开心,因为感觉改变并不是很大。
但是,记得最初玩公众号的时候,突破1000粉丝开通原创号功能,再到5000粉拿到流量主,再到一万粉丝,这个心情不仅仅开心,还是很激动的,这就是当初的快乐。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提醒自己,你得到的一切并不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就算有一天失去了,也不要太难受,不仅仅是世界对你的好,还有身边的人对你的好,学会感恩。
还有就是,人生并不是总有这么多快乐和成功,年龄越大,也越难得到,所以就要学会把快乐存下来。
或者在生活很糟糕的时候,把当初写来的所有成功和快乐拿出来重温重温。
你会发现,原来曾经自己也有这么快乐的时候,快乐的回忆也能够中和现在的情绪。
7/ 远离非黑即白
今天看到恶魔奶爸说有钱人谈思维认知100%是骗子,最典型的就是芒格和巴菲特。(当然,作为自媒体,他其实在用夸大的手法吸引注意力,不一定真的认为100%)
我倒觉得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太重要了,听有钱人的更重要,难不成还听穷人谈思维?
思维是道的层面,指引着你术层面的选择。
像是奶爸就专门专注术,提供各种职场建议,这个倒是挺好的,非常实在。
我也经常推荐他的号给大家,但不能就因此排斥道/思维的改变,这两者最好的就是共存,互相影响。
最典型的我观察到身边绝大多数人都是只专注术,就是奶爸说的职场提升,一辈子都是如此。
短期的确带来的提升和效益,但从来没有跳出过职场这个框架,时间越长就越吃亏,因为另外一个人一边打工,一边改善思维,去思考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最基本的就是金钱的分配、被动收入的提升、赛道的切换、人生的种种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当然,巴菲特其实也提供了很多术的层面,只是奶爸也不了解就以偏概全。
例如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谈到了自己很多术,例如3种主要获利模式低估类、控股类、套利类。
包括他推荐的聪明的投资者,谈到的安全边际、能力圈、护城河等等,甚至当时很多人就是模仿了巴菲特和格雷厄姆自己开公司的。
由于这些传播性不足,奶爸不是这个专业自然就看不到了,自然看到都是思维类的内容,最后得出有钱人谈思维都是骗子的结论。
所以说,大v说的东西真不能全信,自己要有独立思考,包括阿猫说的任何内容。
还有一个有钱人为什么喜欢谈思维的原因,或者说是我喜欢看思维,或我也喜欢谈思维的原因,因为优质的思维基本是恒久不变的,是事物的底层逻辑。
但是,术可真是千变万化,过去10年变一次,再到几年变一次,有钱人谈术很容易把你误导了。
例如巴菲特以前买股票的术就是看市净率,后期这套方法就不行了,哪里找的到破净的公司,接着又优化成成长类型的高ROE公司,再到连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接触。
又好比普通人以前最挣钱的方式是学金融去银行或四大,都很吃香。
但现在就越来越普通,都快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趋势,哪里比的过互联网的企业,再过几年这个肯定又要再变。
甚至一些职场技能都会在变,例如你去国企可能会做人会拍马屁更吃香,但你去外企,或者社会越来越发达,更讲究的是你的能力效率产出,做人又没这么要紧了。
而只有思维层面的东西是最恒久的,你一旦转变了思维,你的道路会顺畅很多。
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像是《穷查理宝典》我为什么喜欢,里面太多优质思维值得去不断地回顾重新,对于我术的掌握都会变得事半功倍。
我是阿猫,95后自由职业,主业投资写作,副业撸猫。如果喜欢我,关注@阿猫爱学习,带你一起成长!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各种互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