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人文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潮流,数字技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文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变革。数字人文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方法在传统人文研究中的应用,实现了更为有效的跨学科融合,打开了学术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合力拓展学术研究进路
作为新兴学术研究领域,数字人文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均建立了以数字人文为关键词的专门研究组织,开展相关的数据服务和研究工作,贡献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在2020年建立了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并于2022年7月联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数字史学研究中心成立了中国数智研究院暨联合虚拟教研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吴静表示,教研中心的成立,旨在推进两校教学研究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构建长期稳定的数字人文研究共同体,双向推进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使数字人文这一新文科方向真正融入教学一线,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化改革和育人成效的显著提升。计算、统计、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数字方法在实践中引入人文学科,如利用大数据进行文本处理和社会文化现象分析,在教育领域开展虚拟仿真和虚拟教学,诸多创新性尝试切实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推陈出新。
以历史学研究为例,数字技术进入历史学学科,发展出了数字史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梁晨认为,量化历史数据库能将大量的微观数据集合起来,在经过计算后呈现出各种特征和变化,这样既能在“描述的”和“解释的”史学之外,增加“发现的”史学,又能在微观的史学和宏观的史观之间架起桥梁。数字技术或数据库平台可以被看作微观数据的加速器或对撞机。被组织起来的史料在量化运算的推动下加速运动,在各种数据的交叉和对撞过程中呈现出可被观察到的特征、趋势和规律等,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现象,实现理论突破和学术创新。
从研究方法上看,词频统计已成为基础性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基于语言大数据进行社会文化分析,从较大规模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很多具体数据背后隐藏的人类文化思想或行为。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祺提出,语言大数据可以是历时性的,也可以是共时性的。掌握语言大数据的机器语言能力越来越接近人类,它们能够对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经验进行分析,通过语言大数据挖掘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社会文化进行定量探究,还可以探究语言分类的变化以及句法词法的演变等,比如动词不规则形式的形成与演进。
深化数字人文研究
数字技术的专长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而在定量分析之外进行定性研究、宏观综合研究,是传统人文研究方法的专长。辩证审视当下的数字人文研究,要客观认识其不足与局限,实现传统理论研究方法与数字人文路径的有效结合,推动数字人文在科研与教学上的不断优化、更加完善。
进行数字人文研究,不能缺少批判性的哲学反思。从哲学角度去审视算法建设及其边界问题,对算法能够做哪些,不能够做哪些,要有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吴静认为,要深化对算法的批判性理解与审视,因为当前的算法不能对问题负责、不能对数据负责、不能对意义的解释负责。问题的提出途径和方式如何,数据如何科学采集,数据和经验世界如何连接,都不是算法本身能够解决的。将算法规制引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应当引入“湿件”理念。“湿”即生命性和联系性,是社会有机体得以有效聚合和实现再生产的前提。“湿件”是指以抽象概念思维为基础的人类大脑所具有的能力,是一切生物系统所具有的有机特征。建设“湿件”算法,关注事件的生成性过程,穿越有限的数据模型的谬误和线性逻辑的樊笼,使大数据和传统研究方法并存,将“过程性”纳入数据所展现的图景中,能够让数字化技术更多为人文研究所用。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提出,人类主体和人类主体的互动即主体间性是传统哲学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数字世界诞生以后,会产生另外两种新的互动:人类主体和智能体的互动、智能体之间的互动和关联。对于人类主体和智能体的互动,既有研究只是希望将传统人类社会的伦理和法律投射到人工智能身上,或者更简单地通过承认程序将现有的智能体纳入人类的伦理和法律程序中。而智能体之间的互动和关联,机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操作可以在机器语言的层面上进行,不需要换算成能够与人类沟通的高级语言。当前的哲学研究对这两种互动关系的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万物互联或者人们的生命形态,应该是人与非人行动元在数字生态下的共同进化。我们要建立与这些非人行动元、非人智能、非人数据之间的共同进步关系。”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完善和有效运用,需要处理好拿来主义与工具主义问题。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暨历史学院副教授邱伟云分析说,不少初学者在课程中只学习到数字技术与经典案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只知道数字人文是新潮流,学会了使用五花八门的数字工具在不同类型的历史文本中进行数据探勘与分析实践,却没有形成以人文问题为核心的思维方式,没能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现有的数字人文研究主要是借助数字科技进行的人文研究,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文研究,应当是融合计算与人文思维后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
推动文科人才培养
数字人文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多样化的数字人文教育工具、课程、实验室和平台。将数字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到人文教学中,可以为新时代文科人才的培养插上“数字羽翼”。
美国哈佛大学开发的虚拟现实(VR)考古课“吉萨金字塔:技术、考古与历史”,是该校近半个世纪以来,吉萨金字塔考古项目及其数字化研究的全新成果。2018年,浙江大学和哈佛大学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了在线同步进入“吉萨金字塔:技术、考古与历史”课程,借助VR技术“前往”考古发掘现场,上了一堂穿越时空的考古课。
“数字人文进入教育层面,引发了人文社科教育的变革,人文社科在线课程的教学空间、教学形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呈现全新面貌,在线课程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现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金平认为,在数字人文融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变革的进程中,人们需要思考人文需要数字做什么、人文能为数字做什么、变革是否合理、技术是工具还是目的等问题。她表示,在数字和人文的融合过程中,数字技术应当是人文社科教学和研究的工具,如果将其作为目的,无疑会抹杀人文自身的主体性。
“数字人文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的问题。”中国数字人文机构联盟委员会副秘书长赵薇提出,数字人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更重要的在于要讲清楚数字化工具和数字人文研究背后的原理与本质。在数字人文课程中,充分领悟和掌握相关技术只是基础,而培养计算思维、实验设计思维、假设验证思维、反思思维才是关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