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张老师
这是我整理的第11篇时政热点素材
值此2023年海南省税务局事业单位
面试备考之际
立足
面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
综合能力测试等科目
基于《人民日报》
对2023年7月份社会热点及评析
梳理如下
各位仔细研读
一、坚持德艺双馨:吸毒涉黄、偷税漏税、婚变出轨……一些流量明星的负面新闻、无聊家事,频频冲上热搜。明星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无论在线下,还是在线上,都应当谨言慎行、做好表率,防止相关信息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要以德艺双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违法失德行为,也要少点制造噱头、刻意炒作,别老想着用庸俗话题霸占热搜、吸引眼球。好口碑才是真本钱,好作品才是真本事。期待明星们自觉践行崇德尚艺、努力打磨优秀作品,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赢得公众信任和好评。
二、自然遗产保护岂容胡来:在梵净山金顶建筑外墙安全维修过程中擅自改变墙体颜色,多名责任人被调查处理。自然遗产具有不可再生、难以复制等特性,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当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梵净山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自然遗产,如此“修护”,不仅有失严谨性和专业性,更违反了有关管理规定。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容不得丝毫懈怠,相关景区须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真正将遗产保护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三、智能手表老少咸宜吗:如今,智能手表持续拓宽功能边界,深度融入生活,不仅是上班族、年轻人的选择,也成为关爱牵挂“一老一小”的情感纽带。到计算步数、估算卡路里,大到监测心率、实时绘制心电图,不少智能手表涉足大健康领域,综合血氧仪、血压仪等功能,俨然贴身陪伴的“健康仪表盘”。不过,过分在意量化数据同样不可取。当个人生活被全方位扫描建模,以掌控生活为名的量化中,也隐藏着被数据掌控、产生健康焦虑的风险。这启示我们,“尽信表则不如无表”,面对智能手表生成的海量数字矩阵,也要把握好正确认识、客观对待的分寸。
四、野鸡大学为何屡打不绝:建假冒网站、进行虚假宣传、伪造办学资格、制作虚假录取通知书……高考招生录取季,“野鸡大学”频出现,有的甚至10年前就被曝光过。“野鸡大学”坑苦考生和家长,为何屡打不绝?这与造假成本低,而公安机关侦办成本高有关。考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增强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更需有关部门补齐监管漏洞,加强联合执法,让“野鸡大学”无所遁形,护航莘莘学子的未来。
五、整治霸座行为:暑期出行人数增多,霸座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乘客无视劝说,撒泼耍赖,甚至对他人拳脚相加。霸座行为,有违法治精神,既侵占别人权益,也扰乱公共秩序,霸座者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相应惩戒。文明是倡导、教育出来的,文明也是管出来的。期待加大对顽固霸座者的惩戒力度,更好为守法者撑腰,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讲文明成为更多人的行动自觉。
六、博物馆周一不闭馆:这个暑期,从江苏南京到辽宁沈阳,从浙江杭州到甘肃兰州,从四川成都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全国多地知名博物馆表示将调整开放时间,取消“周一闭馆”惯例。取消“周一闭馆”的做法,可以尽最大努力“开门纳客”,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安放澎湃不息的热情,满足鉴往知来的需求。当然,为“周一不闭馆”点赞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角落”。当博物馆与观众“天天见”,维护馆舍和展品的时空就被大大压缩,必然给文保工作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既要增加供给、提升服务,也要合理适度、灵活精准,这是各大博物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答题,也是博物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七、景区摆渡车不能成为宰客工具:去景区游玩,大门离景点还有不短距离,来到摆渡车售票处却发现“狮子大开口”,坐不坐?不坐,腿脚难受;坐下,心里难受。类似的经历来上一回,可以肯定游客要跟这个景区“再也不见”了。设置摆渡车,或为扩容、或为安全,有一定道理。但一些景区将摆渡车异化为“宰客”工具,只会引起游客的反感和抵触,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招牌。转变思路,摆渡车如果设置得当、价格公开公道合理,自然不会受到诟病,不仅可以通过吸引更多游客搭乘来摊薄成本,还能成为打造优质服务,积攒口碑、吸引人气的“移动名片”。如何选择,并不难辨别。
八、配眼镜不能像开盲盒:下决心走进一家陌生眼镜店前,不少人习惯于下足准备功夫,把流行的款式,不同镜片品牌、镜框材质、定制功能对应的价格范围等都了解清楚。但即便如此,身边花了大价钱却没买到合适眼镜、在配镜上“踩坑”的案例仍不在少数。为何这边一些消费者在吐槽“水很深”“暴利行业”,另一边眼镜店也在抱怨花费成本高、经营压力大,利润被谁赚取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频频让消费者感觉配镜就像在“开盲盒”,遇到童叟无欺的良心商家是“碰运气”,那么信赖便难以建立,行业发展的基石也难以巩固。价格更规范、更透明,撕掉眼镜的“暴利”标签,还得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九、高层住宅外墙脱落谁来担责:房龄较长、逐渐老化的住宅建筑,在高温炙烤、雨水浸泡下,外墙脱落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近年来,高层建筑外墙脱落砸坏车辆、砸伤行人的事故时有发生,对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这个高悬在头顶的“定时炸弹”,为何没被随时拆除?背后有时间跨度长、责任难追究、牵涉面众多、协调修缮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但不管怎样,头顶上的安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如果等到出了问题之后才拿出行动,可能再多的补救也无济于事。
十、整治医美乱象:坑人的医疗美容项目,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高价玻尿酸除皱针,越除越皱;胶原蛋白全面部操作,导致面部肿胀不消……或是产品虚假伪劣,或是操作不规范,违规开展的各种医美服务,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坚持“医”字当头。职能部门应当盯紧医美行业全链条、各环节。上游的医美药品生产、设备制造,中游的美容机构、医院,下游的医美网站、APP,事前事中事后,都要看住,都要管牢。对突出问题“露头就打”,把医美服务风险隐患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
十一、根除虚假实习证明乱象:学校对实习有硬性要求,但比较难找到适合的实习单位;本来考研压力较大,一实习更担心时间和精力不够用……碰到类似情况,可能会有人产生网购虚假实习证明的侥幸心理——万万不可!花钱买假实习证明,不仅违背道德和诚信还涉嫌违法,很可能对今后的升学、就业产生负面影响。根除虚假实习证明乱象,除了要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之外,破解实习之难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需求更为关键。
十二、简化拍黄瓜泡茶等食品制售许可:拍黄瓜、泡茶,这些简单食品制售行为,今后将简化制售许可。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发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受到网友广泛好评。新《办法》降低拍黄瓜、泡茶制售门槛,规定更加精细化,可以有效减轻小商家的负担。新《办法》针对“解放”拍黄瓜做出相应调整,同时明确规定“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门槛。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样的精细操作,直抵人心,值得肯定。有效回应群众心声期盼,帮助减轻经营主体负担。类似的好规定、好政策,不妨多一些,再多一些。
十三、及时发放高温津贴:我国部分地区,近日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烈日当头,露天或高温作业更艰辛,劳动强度更大。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是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方面。现实中,还存在少发高温津贴,工资单没有以单项列明高温津贴,以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实物代替高温津贴,以劳动者是临时工为理由拒发高温津贴等现象。无论是对正式工,还是对临时工,用人单位都应当足额、及时发放高温津贴。职能部门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调整高温津贴标准,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才能保障好高温天气下的劳动者权益,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身为劳动者的尊严。
十四、减少外卖垃圾塑料污染需要人人参与:你扔掉的外卖餐盒都去哪里了?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的问题,毕竟每个人一天生产的外卖垃圾量不算大。但如果乘以5.2亿呢?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主流互联网外卖平台订单量为171.2亿单,消耗(废弃)的塑料达到惊人的57.4万吨。正因此,有效控制外卖垃圾塑料污染,需要每一个人的正视和重视。从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到用餐时尽量堂食或选择“无需餐具”,每个“举手之劳”,其实都至关重要。
十五、为上门经济加装安全锁:天气炎热,不想出门吃饭但又不想自己做、不想点外卖怎么办?也许可以考虑上门代厨。类似的,上门收纳、上门按摩、上门养老等新业态,能够较好满足人们足不出户享受各类服务的需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谁来监管?如何保证上门人员和接受服务者的安全?一旦出了纠纷或事故怎样维权取证?为“上门经济”加装安全锁,是保障消费者和上门服务人员权益的迫切要求,也是护航新业态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六、警惕车轮上的腐败隐形变异新问题:“公电私充”,将私家车开进电动公车充电位充电;“连枪”加油,让私家车开车跟在公车后面,用同一支油枪加油以实现私车“免费”加油……近年来“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车轮上的腐败”隐形变异新问题仍不时出现。公务用车必须守住公私分明的底线,一些以公带私、公私交织的行为看似是“小事”,实质上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的大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监督,才能让违规违纪问题无所遁形。
十七、警惕网购假低价陷阱:看到一件衣服9.9元,点进去才发现卖9块9的只是衣服上的一个小配饰;一款剃须刀标价0.58元让人心动不已,而实际上0.58元对应的商品是一条数据线……类似的“价格坑”,相信不少消费者都踩过。消费者吃过一次亏,大概率就会拉黑一家店。为诱导消费者点击浏览、购买商品而设置假低价陷阱的行为,不仅涉嫌违法,还极有可能因为一点蝇头小利砸了招牌。这种“小聪明”,千万耍不得。
十八、清理整治在线问诊乱象:近年来,互联网诊疗发展迅速。与之相伴随,违规首诊、先药后方、AI开处方药、隐私泄露等问题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对于在线问诊,是否可以明确服务质量标准?如何区隔开“问诊”和“医疗咨询”?怎样确保医师的诊疗资质?出现误诊由谁担责?这些问号都有待拉直。看病就医无小事,清理整治乱象,完善对互联网健康问诊平台的监管,步子可以更稳更大些。
请注意
“热点素材”合集处:其他月份热点素材
也可直接点击下方链接
整理于
海口市
老南大桥
2023年海南省税务局事业单位面试
授课之际
后续课程安排
税务局面试 3 班:8 月 24—31 日
国省考申论专项 2 班:9 月 9—15 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