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的刘先生心口堵着的一口气终于舒畅了。因为附近施工噪声、粉尘,日常生活饱受打扰,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后来他扫了扫“民呼我为·滨安码”,点开“我要投诉”,发送了一段语音并上传图片。令他没想到的是,不到5分钟,网格员就打电话向刘先生核实情况。不到两天时间,工地就设置起了防噪声屏障,并对施工车辆进行限速,最大程度减少噪声影响。刘先生不禁对“滨安码”竖起了大拇指。
钱塘江畔滨江区沿线
“民呼我为·滨安码”是滨江区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能够实现群众上报事件1分钟受理、5分钟出动,是滨江区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创新深化开放提升的不懈努力。通过机构改革、机制重塑,破除业务壁垒,线上线下协同,落地区本级、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完善多维网格化管理,全面建设高质量基层社会工作队伍,探索具有滨江特色的基层自治模式。
基层是治理的末端,也是服务的前端。当前,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民呼我为·滨安码”为牵引
打造基层智治系统
沿着复兴大桥由北往南,钱塘江水阔潮平,现代幕墙楼宇鳞次栉比,布满天际线,拐入江南大道出口,一个极具现代、业态活跃的都市集聚区扑面而来。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滨江,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杭州乃至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地。
滨安码
这里,人口、资金、信息乃至土地,几乎所有的要素都进入了一个快速流转的轨道。一个流动的滨江,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随之而来的是大流动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经济是长板,科技创新也有优势,自然要有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与之相匹配,滨江社会治理体系要作出滨江特色。”滨江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滨江区以“民呼我为·滨安码”为切入口,推进基层智治系统建设。通过一“码”扫描,实现一般事项智能交办、高频“一件事”分类流转、疑难复杂事项联动处置,实现群众上报事件1分钟受理、5分钟出动,紧急事项24小时内办结、非紧急事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
2023年,滨江区在原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创新开发建设“E排查”,迭代升级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优化全量事件自动交办和部门多跨协同业务系统,完善多维网格一体化指挥系统,构建全联动指挥体系,归集全量数据进行分析研判,打造城市生命指征,形成高新味、滨江特色的基层智治系统,不断提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能力。
滨江区俯瞰
“高新区企业云集、人流汇聚,累积成了量大厚实又庞杂的基础数据,要把数据梳理出来,还要统计分析、分类应用,很考验综合集成的能力。”提供技术支撑的城云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走进数智滨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不同模块的数据实时更新,人、房、企、事、物等社会治理基础要素尽在掌握中,可以随时点击查看区域内不同职能部门的数据和工作情况。同时根据基层治理业务实际并结合实时数据,实现对事件趋势、工作效率的研判和预警。
打通最后一公里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切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离不开指挥调度中心统筹的智慧和魄力,也少不了一体指挥、全区联动的反应机制,同时也需要深入社区细胞、上下联动的基础组织网络建设。
围绕这一命题,滨江区以“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为主线,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上构建全联动指挥体系。在组织架构上,建设多级社会治理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及线下功能区,提高区级大脑、街道小脑能力,夯实基层“手脚”队伍。通过接入全域全科网格、综合执法、消防救援、矛盾调解等综治力量,将基层力量下沉构建多维网格,实现人员、车辆、物资、监控等全联动一体化指挥作战体系。
在街道小脑建设上,滨江区成立各街道社会治理中心,完善组织架构、规范流程管理、优化场地设置等加强综合信息指挥室的协调力度,健全四个平台业务功能,建立完善警网协同处置机制,全区组建起一支350余人的综治队伍,治理触角不断延伸。
在社区细胞建设上,构建多维网格,全区重新划定503个网格、3116个微网格,选优配强“1+3+N”网格事项准入机制、“一长两员”微网格三人制,持续发挥网格“最小治理单元”重要潜力,明晰工作职责边界,凸显网格前哨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形成基层治理有人干、有章循的工作格局。
网格员上门走访
夯实基层治理能力
锻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社会基层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治理重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最突出的问题也在基层,能否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核心是党建引领,路径在共治,关键是人才队伍。
基层治理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幸福感,需要以强大组织力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滨江区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组织体系和组织激励优势,推动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有机衔接、融合发力。比如,全面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成立“先锋滨”学院,开设“领雁”“强雁”“雏雁”等学堂,开展社区书记、两委、专职社工全员培训;构建社区干部严管厚爱体系,加强“一肩挑”后社区干部监管,深化社区干部“包网入户”行动,开展社区组织建设大起底大排摸,做好社区组织换届“中期评估”;建设产业社区,打造滨hub,服务、治理触角不断延伸、拓展,推动基层治理源头服务,更好地倾听企业、群众声音,集中民智,促进企业、群众服务“有感”“有形”。
滨江区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发展具有高新特质、滨江特色的社会工作创新模式,持续实施专职社工“102030”培养工程,修订完善《杭州市滨江区专职社区工作者分类培养办法》,强化人才支撑、强化阵地赋能,进一步聚焦“五社联动”,通过“社会工作名师名家工作室”等载体,打造本土化、专业化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队伍,持续探索现代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现已累计培育持证社会工作师1123人,围绕“1+3+65+3N”党群阵地矩阵,建设街道社会工作站3个、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65个,实现街道社会工作站及社区特色社会工作室全域覆盖,高标准夯实基层治理现代化服务基石。
(图片由高新区(滨江)社会治理中心提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