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战略与管理001·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资金。根据权益与义务配比的原则,社会保障资金应该由政府——企业居民个人分项负担。从居民个人来看

战略与管理 2001 · 2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资金 。根据权益 与义务配比的原则,社会保障资金应该 由政府——企业 居民个人分项负担。 从居民个人来看 , 预防性储蓄假 说已经表明了个人在积极地进行 自我保障,这为政府分 担 了很大一部分难题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极大的,即它 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从根本上制约 了积极 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企业 , 特别是国有企业 , 经济状况 的恶化从另一个侧面暗示 了政府应该负起社会保障的大 部分责任。 政府如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从 中国的实践来看 , 政府可以通过无偿性收入 (税收 )、 有偿性收入 (债务) 和 变卖公有资产这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政策目标 。 ——一. 无偿性收入筹资 利用税收为社会保 障制度筹资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 无偿性, 政府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随着“费改税” 的逐 步推行 , 开征社会保障税业 已提上了议事 日程, 其主旨在 于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中的非效率问题。在社会保障 资金筹集的过程中, 环节过多 , 操作复杂 , 人财物耗费巨 大, 直接导致了效率的低下。开征社会保障税达到“强化 社会保险费的征收 , 解决统筹缴费中的拖欠问题” , “使社 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固定化、 规范化、 社会化、 集中化”的目 标 , 在当前难以企及。

(一) 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效率 , 实质上是解决 资金拖欠, 使之能及时 、 足额取得的问题。社会保障税开 征的初步设想是将待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等五大收费 项 目“费改税”。然而这一设想无助于改变 目前资金筹集 的困难处境。因为 : ( 1) 中国社会保障的范围主要是国有 性质的企业和机关的职工 , 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 , 收 8 8 的比较分析 魏凤春于红鑫 费理所当然地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 低下 . 拖欠社会保障费是不得已而为之。 开征新税后 , 名 称的改变不会对税源的扩大产生多少积极的影响。 (2)公 共财政的性质决定 了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特征的 林达尔均衡在现实中极难实现,搭便车现象不可避免。 在以法制健全 、税收征管严密著称的西方诸国中尚且是 司空见惯的事情 , 在法制极不完善的发展 中国家, 则更是 平常不过。(3)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后 , “欠费”现象是消失 了, 但不过是以“欠税” 代替而已。因为中国社会的特色 决定了政府文件的效力并不逊色于人大的法令,在某种 程度上还略胜一筹。政策性收费已经具有了税收的强制 和固定的特征 , 它和税都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 , 名称的互 换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

统一的税率可以解决政出 多门、 收费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 但若要达到此 目的 , 从行 政上进行改革做到政令统一 ,亦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4)欠费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微观经济主体效益的提高, 并且应有健全的法制和严格的执法来保证——社会保障 税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效力 。 ( 二)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 社会保障税一般是以 工资收入为课税对象 , 普遍实行累进税率。“职工个人以 工薪收入 、 国有企业 以职工工资总额 、 个体与私营企业主 以缴纳所得税为纳税对象,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应纳税 由 政府预算直接安排” 的税制设计 , 隐含了这样一个前提 , 即:预开征的社会保障税的课税对象与已开征的所得税 的课税对象同源。对个人( 含个体工商户) 的课税客体与 个人所得税相同;对企业的课税只不过是企业所得税的 翻版。因为企业的计税额是纳入成本的,最终只不过是 在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同时 , 增加 了社会保障税而已; 行政 事业单位职工一手从政府手中拿到薪水 ,一手又缴纳社 会保障税或直接由政府安排 ,这对增加社会保障收入意 维普资讯

上一篇: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一篇: 2024事业单位考试考试申论写作素材之人才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