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经济结构到底有什么影响?

经济结构到底有什么影响?

经济结构到底有什么影响?在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人类主要活动区欧亚大陆有三种存在时间较长,包括人口众多的经济结构——游牧经济、农牧混合经济和小农经济,下文将从历史角度分析其稳定性和进化性

在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人类主要活动区欧亚大陆有三种存在时间较长,包括人口众多的经济结构——游牧经济、农牧混合经济和小农经济,下文将从历史角度分析其稳定性进化性,稳定性是指这个经济结构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能力,主要从历史表现和存续时间判定,进化性是指此经济结构进化到下一高级阶段的能力,主要由其进化速度,进化程度判定。

游牧经济是是稳定性极差,进化性也极差的经济结构,主要存在于西亚、中亚、东欧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政权有蒙古帝国、喀山、乌兹别克等,其经济产出主要靠放牧,而放牧又需要草场,因为草的周期生长,游牧民们经常依草而居,依草而动,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也更没有稳定的政治中心,政权凝聚力极其松散,只有天气恶劣,没有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时才聚众抢劫,靠马队的灵活机动来劫掠农耕文明的聚居地,只有当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时才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破草原的藩篱,攻占农耕文明的土地,如宋朝时的蒙古帝国,在十二到十三世纪时,世界进入"小冰河期",这一时期世界温度骤降,游牧文明不能靠简单的放牧维持生活——温度过低,牧草无法生长,所以草原上的人们为了生存相聚并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这一比较统一的政权,集结军队侵略中国的华北、东北和中亚西亚东欧的广泛地区,于1234年灭掉金朝,但灭掉金朝后没有直接南下灭南宋,而是调转枪头,向西征服,这也是因为气候影响的原因,气候寒冷,北方的粮食大规模减产,而游牧民族进入后,将大批农场改为牧场的行为,更加剧了粮食的短缺,而这一情况对南方的影响不大,故南方经济实力依旧比较雄厚,而又陷入缺衣少粮的蒙古人,只能求西进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欧洲此时还未进入“小冰河期”气候还比较温暖,直到1279年,大蒙古国才完全灭掉南宋,此时蒙古帝国已经成为横亘欧亚的大帝国,而在1276年前后,蒙古帝国皇帝蒙哥暴毙于钓鱼台后,庞大的蒙古帝国,瞬间一分为五,其中最大的元朝也只存续96年便被农民起义推翻,即使元朝在1313年恢复科举,设司农司劝课农桑以推进元朝的封建化,而在这期间,科学文化几乎停滞,只有赋闲的汉族士人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只有郭守敬进行了较精确的天文测量,王真编撰《农书》记载了大量农业方面知识,其他就没有什么可称赞的了。

从蒙古帝国的兴衰可以看出游牧经济体的极不稳定性,只有在为生存而战时才团结,一旦进入农耕文明区,无生活之忧时就变得松散,蒙古帝国一分为五便是个例子,这样不稳定的经济结构带来的是组织的散漫,从而造成政治的分裂,从而决定了经济的不发展,科技的不发达,所以在三种结构中,游牧经济结构无疑是稳定性最差,进化性最差的结构。

说完稳定性最差的结构,我们再来讲讲稳定性最强的结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主要存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南亚地区,还有一种观点说小农经济也存在于法国,法国确实类似于中国的小农经济,但其国内气候的复杂程度,土地的细化程度远不及中国,而且其经济上比较依赖外贸和牧业,所以将其定为农牧混合型经济结构,南亚地区的印度在英国侵略前从未形成统一政权,所以印度国内的历史情况异常复杂,但其农村管理方式大都比较相似,建立农村公社,农村公社每年都会把多余的土地分给农民,保证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所以印度的人地矛盾从来没有向中国积累到爆发农民起义的程度,异常稳定,这也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有关,从种姓制度便能看出印度阶级的固化,流动性不强,人们一出生就被决定干什么事业,是真正的龙生龙凤生凤,这也导致了印度的政治只能活在种姓制度的藩篱中,经济,科学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结论是印度式的小农经济稳定性较好,但进化性趋近于零。

中国式的小农经济是整个世界上最最独特的经济结构,首先多山少地的中国地区不适合发展牧业,这样消耗的土地多,而且得到的食物少,且不易于储存,故中国的先民们逐渐由农牧混合经济转变为单一小农经济,这从祭祀中的牲畜用量便能看出,商朝祭祀时用量为每次猪牛羊一个100头,到西周时已降为每次猪牛羊各一头,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转型,第二,战国时,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的国力,接受商鞅的变法建议,“开阡陌,废井田”,建立起小农经济,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商品化),后来秦的统一推广了小农经济,更为小农经济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劳作,所以土地细化程度较高,精耕细作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粮食单产高,但消耗的人力也多,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人口等于劳动效率,一个家庭拥有的劳动力,也就是男丁越多,这个家庭也就必然产出更多的粮食,拥有更多的财富,亚当斯密说,“财富即权势”这种说法,在中国应该改为“人丁即权势”,如果一个家庭的壮劳力多,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有能力耕种更多的土地,而中国的土地分配基本矛盾就是地少人多,所以当地方爆发人地矛盾时,通常以暴力解决,或是由乡绅评说,反正到最后人多的一家总是胜者,也就是中国的资源是按势,而不是按法分配的,且中国气候复杂,每逢大旱大涝,就有大量农民破产,有大量土地被地主兼并,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像西方那样流向城市,而是依附于地主生活,继续耕作土地,成为佃农,这种社会现象将农民搞得异常贫穷,农民与地主的矛盾随时间变得愈来愈尖锐,最终爆发本质是为土地而战的农民战争,结果消灭大量人口,又一个封建统治家族上位空闲土地重新分配,小农经济重生,中国农民战争的矛盾积累周期为200到300年,战后总是恢复小农经济,近代以来列强的商品侵略也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结构及稳定性是可以看到的,其进化性也只限于有利于统一的科技,如军事上的冶铁,天文上的简仪(天人感应)等等,始终不能进化到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第三种便是西欧的农牧混合经济,这种经济结构一直处于一种介于稳定和不稳定的状态,我们称之为亚稳定状态,其稳定性在于通过劳动的生活必需品,可勉强保证温饱,不稳定性在于对外贸的依赖,欧洲的肉产品保质期短,需要用香料和药品进行腌制来延长保质期,而欧洲的药品与香料产量极少,故需大量进口香料,从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进口,其次,欧洲人喜欢穿产自印度和中国的丝绸,因为相对毛衣皮衣,丝绸轻便得多,也就是说,欧洲要通过货物的大宗贸易来满足高级生活需求和储存物资从而完成对财富的积累,所以商业贸易路线对欧洲来说非常重要,没有贸易线路,就不会有财富的大量积累,牧场主的肉很快会烂掉,香料商人也将会失去大量商机,民以食为天。所以当欧洲与外界失联时欧洲会变得不稳定,但又不像游牧经济一样靠抢劫生活,故我们称欧洲为亚稳态结构,在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欧洲与东亚的贸易被切断后,欧洲人为了探寻通往东方的海上商路往西行驶,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新的财富,开启了殖民扩张时代。因航海探索的需要和对更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欧洲的科技蓬勃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力学的成就最高,引发了近代科学革命,所以欧洲的农牧混合经济体制,进化性最高,稳定性一般。但也因为有不稳定性,使得欧洲人对发展有更高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高,故不稳定与发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是西欧成为工业革命近代科技革命的中心是由其经济结构特点决定的,是由不稳定性导致的进化性决定的。

总论:挑战意味着不稳定,也意味着变革和机遇,如果能把握住机遇,就能促进发展后进化到生产力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像不稳态的经济,完全只靠自然来生存,几乎没有人的因素,稳态的经济结构又太依赖于人,外界的因素又不能轻易影响其内部运行,也就是没有挑战与机遇,失去了进化到先进社会形态的条件,只有亚稳态经济能兼顾着两方面人的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推到个人便是一个人,不能走极端,也不能太完美,太极端就失去了奋斗的机会,太完美就失去了挑战的机遇。

参考资料:《代谢增长论》陈平

上一篇: 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底是什么样子
下一篇: 这个社会的赚钱方法有四种,你是哪一种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