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新变化表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由国家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
特点: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
2.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基本特点: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
(1)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
(2)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劳资关系的变化。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
①职工参与决策
②终身雇佣
③职工持股
2.分配关系的变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工人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市场机制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国家已经承担起了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2)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涨”和新自由思潮的泛滥,西方国家普遍走上强化市场机制,弱化政府干预的道路。
2.经济危机形态变化。
(1)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
(2)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3)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
(4)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
(5)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
(6)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受打击。
(7)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潮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己不如过去那样明显。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2.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3.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虽然重视对经济的协调,但仍然难以防止和克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