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引用】贺超海. 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阐释与当代价值实践[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1,13(02):101-106.
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阐释与当代价值实践
贺超海
(南昌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99)
摘 要: 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工艺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工匠精神。古代工匠精神围绕“道”“技艺”“器物”三个层面展开,即以价值理念、审美理想、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对“道”的追求,以刻苦钻研、积极创新为核心的“技艺”追求和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器物”追求,这三个层面互为表里、相互统一,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和价值追求。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国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利于中华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工匠精神;道;器;技术
引言
2016 年3 月5 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和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工艺传统,核心就表现在工匠精神的实现上。中国的工匠精神诞生和发展于传统工艺之中,也是中国工艺与制造之根本,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古代“工匠”考辩
在古代文献中工匠被称为“工”“匠”“工巧”“巧匠”,工匠是指那些心灵手巧并且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工匠主要从事的是手工技艺的操作,《商君书• 算地》曰:“技艺之士资在于手。”传统工艺中的工匠主要是靠手工技能去求得生存,所以工匠又被称为“手艺人”。《荀子• 王霸》曰:“百工分事而劝”,即工匠要按照分工努力搞好生产。
工匠是古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伊簋》记述有“官司康宫王臣妾、百工”,其中的“百工”就是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匠,士农工商“四民”,工居其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有着非常发达的工匠传统。古代优秀工匠既有发明创造,也有理论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是工匠出身,一生有许多发明创造,比如锯子、曲尺、墨斗、榫卯等工具和技术,奠定了中国木造工艺的基础,对于之后的营造工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本人也被土木工匠和其他的手工艺行当尊称为祖师。同时期的墨子,也是平民出身,他善于制造机械,是手工业者的代表,他和他弟子所著的《墨经》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涉及几何学、光学、力学、生理学等多个领域。郑杰文指出,《墨经》包括“名”“辞”“说”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提出了“方,柱隅四灌也。圆,一中同长也。倍,为二也。力,刑之所以奋也”这类抽象的科学知识以及由“故、理、类”构成的逻辑推理,形成了中国第一个逻辑学体系,可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相媲美。同时中国古代还形成冶铁技术、陶瓷烧造技术、木结构营造技术、珠算等科学技术体系。从整体上看,工匠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尤其是技术上的成就占主导地位,它们打造出来了工匠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代,“四大发明”就是其科技成就的硕果。
工匠作为手工业劳动者,凭借自己掌握的专门技艺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所谓:“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随着技艺的精湛,工匠的技术会上升到“艺”的层面,集高超技法与艺术设计、巧思于一身的杰出工匠,会被称为哲匠。《文选·殷仲文诗》有:“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轸。”宋代范仲淹在《金在鎔(镕)赋》云:“熠耀腾精,乍跃洪鑪(炉)之内,纵横成器,当随哲匠之心。”
工匠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家传(世袭的)与学徒(学徒的身份)技术传承两种形式。《国语·齐语》曰:“令夫工,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协材,旦暮从事,施于四方,以饬其子弟,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恒为工。” 这表明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中的一些基本特点,技艺上采取“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工”的言传身教传承方式,工匠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习艺,思想比较稳定,不会见异思迁。同时也说明我国古代工匠身份固定,子承父业,技艺只在家族内世袭传承。工匠世代从事一个技艺的生产,不管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家族传承,必须严格地遵守各项工艺的要求,以精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劳动和职业。
工匠要以高超的技艺和优质的产品来获得顾客和社会的认同,这奠定了他们在本行业的地位。在生产过程中工匠需要有坚定、耐心、专注和执着的态度,以保证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要求。他们还会不厌其烦、不辞劳苦、精益求精,以保证生产出超凡的物品,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古代的工匠精神。
2.
中国古代“道·技·器”的工匠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创作产物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追求,在创作过程中,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完善自己的工艺,来实现创造完美器物,并且享受着器物在手中升华的过程,古代社会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围绕“道”、“技艺”与“器物”三个方面展开。
“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强的“道器”传统,其中“道”是对于基本原理基本观念的阐释与认识,而“器”则是对于具体工艺和器物的研究。当然,古代的著作不会将两者严格地进行区分,既有统一也有侧重。比如我国漆器工艺经典著作《髹饰录》开篇就谈:“凡工人之作为器物,犹天地之造化。所以有圣者有神者,皆以功以法,故良工利其器。然而利器如四时,美材如五行。四时行、五行全而物生焉。四善合、五采备而工巧成焉。今命名附赞而示于此,以为《乾集》。乾所以始生万物,而髹、具、工、则,乃工巧之元气也,乾德大哉!” 这是对于器物制作过程中“道”的论述,工匠制造器物,追求的是天地造化而非人为,而器物的制作,要考虑四时与五行,只有符合这种天道,器物才能制成。
“道”包含着工匠的价值理念、审美意象和道德修养,是创作的起点,也是核心,构成器物的文化基因。真正的匠人会把器物的制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而技艺是工匠通过经年累月反复的训练,一遍一遍地学习、体会、感悟、熟悉和把握,形成了具有程式性和艺术性的行为。古代器物的制作没有设计图纸,器物的尺寸全在匠人的脑海中,制作过程中材质的变化,全靠多年积累的感觉。器物是材料、技艺和精神三者有机融合的最终产物,匠人会把生活的态度和心态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上,让接触到作品的人可以感受到那种氛围。这是工匠造物的过程,也是工匠自我意识和精神内涵的逐层展开,是精神物化的过程。恰恰由于是“道”、“技艺”与“器物”三者的融合,所以工匠精神就同时具备了三个方面的精神内涵。
在“道”的层面,是匠人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对于手艺的重要性,《韩非子·解老》中说到“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师傅在传授技艺的时候,往往看重的并不是徒弟有多聪明,技艺有多成熟,而是更加注重他们对工艺真挚的态度,以及一定要传承技艺的坚定决心。很多工匠从小就努力地学习手艺本领,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积累,达到熟能生巧,才有了精湛的技艺。持之以恒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价值坚守。
作为一名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百工由圣人作赋》曰:“统尔六职,良哉百工。何艺事以斯作,由圣人而是崇。⋯⋯虽大匠之述作,皆往哲之规为。既执技而纷若,诚取法以宜。” 指出真正好的匠人,都是以有智慧有道德的圣人作为标准,按照先哲的规矩来行事,要以虔诚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职业。《荀子·王霸》云:“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指出各种工匠只要诚实守信,不偷工减料,生产出来的各种器具就轻巧便利,财物也不至于缺乏。匠人把产品做好的欲望是一种基本的、持久的人性的冲动,对于技艺的热爱,对于职业的热忱,使得他们有一种对技艺和道德的敬仰与坚守。他们靠手艺变得自由,不再把重复的工作当作简单的劳动,而是一门艺术。所以他们会对自己的手艺近乎苛刻,以求做出出色的作品,同时他们也会甘贫乐道,倾尽一生。
在“技艺”层面,是刻苦钻研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品质。《工先利器赋》曰:“工有习艺求名,志在不朽。乃言曰:艺未达,不可求诸己;器未精,徒劳措其手。安得轻进自贻,伊丑于是。磨砺为先,动用为后:试旨趣之可尚,实果决之不苟。” 优秀工匠、技艺传承人往往都是脚踏实地,通过勤学苦练,使技艺日臻成熟。而当工匠的技艺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由于对材料、工具的把握逐渐达到炉火纯青境界,他们往往会进行自我的创新。同时,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工匠也会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个时候就需要工匠反复地思考、钻研、探究,以设计出新的产品,这就是工匠创新精神的体现。
工匠精神在“器物”上的体现就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诗经·卫风·淇奥》中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对工匠加工玉器、象牙等过程的描写,也喻指人的自我修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构成了工匠精神的最初的意象。但工匠精神在器物上的体现还不仅于此,作为中国工艺总纲的《考工记》中就指出了工艺的基本原则,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其中“天有时”是指自然的规律性,“地有气”是地理条件与环境气候,“材有美”是优质的材料,“工有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制造工艺时,只有充分考虑气候、地理、材料的各方面因素,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加以人的创新意识的制作,才会创造出“良物”。从当今意义来解读,就是工匠在制作器物的时候工艺、材料、色彩、装饰纹样、穿戴方式等方面的各要素,是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审美道德等民族文化信息的综合反映,都要在工艺中反映出来。
总之, 传统工艺的工匠精神是建立在以“道·技·器”相统一的价值追求上,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敬业诚信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工匠职业态度、道德操守和人生追求的反映。
3.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实践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实现意义在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具有丰富内涵。
3.1 个人层面,工匠精神是技艺的训练与道德价值的构建
宋代欧阳修的《大匠诲人以规矩赋》曰:“诚以人于道也,非学而弗至;匠之能也,在器而攸施。既谆谆而诲尔,俾拳拳而服之。默受以全,曲则轮而直则轸;动皆有法,为鞠而断为棋。然则道不可以弗知,人不可以无诲。” 作为工匠,想要掌握纯熟的技艺,就需要通过反复地学习。真正大匠传授的本领在于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耐心制作器物,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教导,使学徒能够认真地学习技艺。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技艺默熟于心,每一个动作都符合相应的程式。此外,工匠的心性,来源于高度的灵巧。而精巧的工艺,是由道德智能高尚的人来做的,所谓“匠之心也,本乎天巧;工之事也,作于圣人。”大匠只有守规矩,懂规矩,才能有精通,这是大匠的技术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匠心”。工匠随着技艺和修养的提升,会从普通的匠人变为哲匠。对于个人来说,工匠精神也就是指工匠在高超职业技能和良好人文修养结合下形成的统一。
在整个生产环节中,人都是居于中心地位,是关键性、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为工艺传承者的工匠就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生态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具有强大的创造性与传承性的古代工匠,一方面学习和继承以往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同时也在不断地加入自身的意识、情感与知识,从而创作出丰富的物质与文化成果,并且这种创造因为人的存在而变得生生不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可以静止的存在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文化也是一个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工艺表现了一个民族和人群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不断运动着的活态存在。它有一个延续发展的传承过程,这主要依赖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工匠创造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器物文化,而是多重文化内容,比如风俗、节庆、礼仪等等。正是在历史中,工匠给自己无限多样的形式,所以每一代工匠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是刻板地复制,而是积极地创新,这正是工艺真正的生命价值之所在,因此工匠精神本身包含了历史性和社会性。当今,国家在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完成中国经济由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迫切需要一批具有秉承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必须大力提升劳动力这个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的素质。
3.2 社会层面,“工匠精神”的普及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
全社会需要形成对于“工匠精神”的制度和文化支撑,如果缺少尊重工匠,崇尚技艺的良好社会风气,“工匠精神”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中国虽然是工艺大国,但是工匠一直处于社会下层,古代社会“士农工商”中工匠的社会地位仅比“无奸不商”的“商”高一点,在统治阶级的眼中,“工”只是作为社会的必要补充而存在,起到丰富社会产品的作用。受儒家观点影响而形成的“君子不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认识,导致人们轻视技艺,认为工匠从事的都是些奇技淫巧的东西,“修齐治平,不为物役”才是正道,这一社会认识,一直延续几千年。反观工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优秀的工匠社会地位很高,可以跟艺术家齐名。在日本出色的匠人叫作“职人”,在社会享有很高的地位,还形成了“职人文化”。全社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实质是对劳动和创造的尊重,这既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工匠精神”的养成也需要完善职业培养与教育机制。古代工艺中我国实行的是“师徒制”,它是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技艺和知识的过程。传习的过程,往往是“口传身授”。徒弟在工作中,首先熟悉工具和材料,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师傅的操作,体会师傅的技艺。师傅也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口授技艺的方法和要领,同时师傅也会教授徒弟行业的规矩以及做人做匠的道理。传统工艺中的非物质性的技艺与诀窍以及“工匠精神”,就是在这种“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中得以不断传承。比如蜀锦的织造技艺,至今都没有一本记载其全部工艺流程的书籍,但是其技艺却传承两千年不断。徒弟在了解技艺之后,就通过不断反复地训练来磨炼自己的技艺,经过多年的训练,培养出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工艺的传承形式也在改变,由原来的“师徒制”转变为现代职业教育。孙清华指出:“职业教育在工匠精神的当代传承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与之配合的还要实行国家对工匠技能认证制度。这些制度在国外比较成熟,比如德国、瑞士就有成熟的工匠教育制度,企业和学校紧密合作,让工匠有充分的学艺和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德国还有全国性的职业教育考试制度,工匠通过可以通过各种职业考试和等级认证制度,从事工艺的生产,从而不断地提高工匠的职业水平和职业荣誉感。
对于工匠的培养,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中国古代对于工艺的制作,有“物勒工名”和“工师效工”的制度,以确保制作的产品合格。《礼记·月令》中有“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是说工匠在制作完器物之后,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之上,以方便检查,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则会追究工匠的责任并对其处罚。而《荀子·王制》中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是说,掌管器物生产的长官要会考核工匠的技艺,制定各个时节生产的事宜,检查产品质量的好坏,使得器物能便于使用等。正是由于建立起了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产品的生产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才能够保证做出合格的产品出来。而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需要建立起新的监督体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确保传统工艺品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3.3 国家层面,工匠精神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良好产品牌价值的重要保证
工匠精神能够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为例,只有8000 多万人口的德国,拥有近2000 个世界知名品牌。德国制造就是世界最高品质的代名词,其中的机械和精密仪器长期领先世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德意志民族一丝不苟的极其严谨的民族文化性格。而日本,其产品也是畅销世界,它更是拥有3000 多家历史超过200 年的企业,超过百年的更有两万余家。在长期的企业传承过程中,家族工匠的技艺得到了良好的积累和传承,日本工匠所处的这种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情的社会文化,才是日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意大利作为世界品牌大国,其服装、汽车、皮具等是世界奢侈品的代表,而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意大利工匠有着纯熟的技艺,以及对于本国品牌的高度自信。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桎梏,让中国社会没有在近代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体系,以致进入到工业社会初期,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商品打得一败涂地,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今日本所需西人之物无不自行制造,其价较西来之货更廉,又与西人时出新样,较华人所制无不价廉而工美,小民生计尽为所夺。我国亟宜筹款广开艺院教育人材,以格致为基,以制造为用,庶制造日精,器物日备,以之通商则四海之利权运之掌上也,以之用兵则三军之器械取诸宫中也。此国富兵强之左券也。” 他指出,中国的发展要以“格物致知”的精神为基础,以发展制造业为重要的手段,制造出精益求精的产品,国家才会强盛。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使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
现代经济越来越呈现为品牌经济。在市场经济视域下,品牌是动态的、无形的,它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价值。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古代陶瓷、丝绸和茶叶等产品,是古代中国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产品,被世界各国所尊崇。当今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全世界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我们却主要是充当代加工的角色,少有世界知名的品牌和自主创新的产品,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想要成为制造强国、创造强国就需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在全世界树立起制造强国的国际认知,这就必须要重新构建起工匠精神。
总之,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古代社会形成的工匠精神,是工匠追求技艺与产品精益求精的体现,是工作过程中的严谨细致态度的表达,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是不断追求行业技能的极致与完美的结果,更是工匠的精神与道德追求,以期达到一种“道·技·器”相统一的人生理想状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追求,这是大国工匠的敬业精神,这也是中国工艺传承突破的不竭动力,是产品品质魅力口碑的源泉。工匠精神铸就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发挥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国家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在一起。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不仅仅指匠人的职业操守,而是所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劳动者都应大力传承弘扬的精神。
作者简介
贺超海(1986–),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史、传统工艺。E-mail:hch42@163.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