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刺猬原则吗?
刺猬原则的故事大概就是:两只刺猬想互相取暖,就抱在一起,可是我们都知道,它们身上都有刺对吧想着把刺拔掉也不是办法,于是它们找了个互相彼此都不会扎到对方的地方抱
这也体现着:距离感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距离感?
就是当别人,不熟悉的人,或是陌生人靠近你的时候,多大距离你会感觉比较好?或者说别人离你的距离多大,你会觉得不舒服从这个不舒服就可以推测出你的安全距离感来一个情景:
比如去到一个陌生的场所,在那里你谁都不认识如果有人靠近你,在靠近你多大的距离,你会往后退?或是往旁边站?或是觉得很不舒服?(像我们的伴侣,孩子,家人或是熟悉的朋友就另说了哈)
像有的人,如果是陌生人,还不熟悉,站他面前如果是少于一个巴掌的距离,他会觉得特别的不舒服,他会马上往后站,这就是他的安全距离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交际中的距离学问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跟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更要注意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4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的关系相称
今天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1.亲密距离所谓“亲密距离”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18英寸(15~44厘米)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这种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联系上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下,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人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较少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 5~2. 5英尺(46~76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范围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 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122厘米)一端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这个距离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 2~2. 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 1~3. 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例如,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就是为了与来访者谈话时能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4.公众距离通常,这个距离指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 7~7. 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活动,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当然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我们就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