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永恒的杜威 不朽的思想——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几点感悟

永恒的杜威 不朽的思想——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几点感悟

永恒的杜威 不朽的思想——读《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几点感悟作者珠海市田家炳中学王勇军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所著的《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是一本著作集

杜威学校即社会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

作者

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王勇军

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学校即社会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他所著的《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是一本著作集,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明日之学校》等几本著作,写于1915年之前,是杜威早期的一些教育著作。一百年前的教育思想,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下面以《我的教育信条》中的思想为主体,结合其它篇章的有关内容,选取几点感悟最深的内容,叙述如下。

一、关于教育

1.教育从哪里开始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这句话中“在出生时就……开始了”表明:教育开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表明教育离不开社会,社会教育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完整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这三者不可偏废,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都是不恰当的。那么如何对儿童进行教育呢,杜威说:“我认为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究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

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杜威学校即社会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

杜威学校即社会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

2.教育要去到哪里

教育有什么作用,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价值?杜威认为教育“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在杜威看来,学生在能力、意识、习惯、思想、感情和情绪等方面的进步,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而对知识的传授,是退而求其次的东西。而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放在了首位,将更重要的能力目标、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将三维目标变成了一维目标——知识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杜威学校即社会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

二、关于学校

1.学校教育是为了生活

通过学校教育,让儿童更好地进行生活,这是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阂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阂。”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与生活的统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一方面,他可以利用他的社会经验更好地进行校内生活,另一方面,他可以利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如果学校只教会了学生知识,没有教会学生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幸福生活的能力,这种教育肯定不是成功的教育。

杜威学校即社会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

2.学校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是杜威思想中一个核心观点。他说:“我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校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儿童所以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能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的一切教育,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小孩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课堂的,还是课后的;不论是师生间的,还是同学间的,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就如同杜威认为的“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因此,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校园生活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一定是快乐有趣的,一定是终身难忘的。

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学校即社会

3.学校教育需要生活

教育要运用自然的方法,要“从做中学”,这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他认为“儿童应当通过集体生活在他的活动中受到刺激和控制。”“学校中的训练应当把学校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来进行。”“教师的任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社会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方法。离开了社会生活的教育,必然是枯燥的、无趣的、很难具有真正教育意义的。

三、关于教材

1.最好的教材是社会生活

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其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生活给予他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无意识的统一性和背景。”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与生活情境相联系,用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而不是念教材、教教材、背教材;德育工作也要与生活现实相关联,用生活故事启迪学生、感染学生,而不是一味空洞地进行说教。

杜威学校即社会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

2.学科是认识生活的工具

杜威主张应对把学科作为认识社会活动情况的工具。他“认为目前科学教学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这种资料是以纯客观的形式提供出来,或者作为儿童能加于他已有经验之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经验。其实,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正因为它给我们一种能力去解释和控制已有的经验”。如何将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联结,这个桥梁和纽带就是生活。杜威认为,知识只有在引导学生看到新的关系和联系,增进他的“理解力”时,才是有教育性的。训练只有在引导个人为了社会的目的而控制他的行为时才是吸引人的。因此,如果教学中没有生活体验,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生硬的,外部强加的,而不是他自己的,也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杜威主张必须把木工、金工、纺织、缝纫、烹调各种作业看作是生活和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各种特殊的职业科目。通过它们,学校自身将成为一种生活的社会生活的真正形式,而不仅仅是学习功课的场所。

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学校即社会

四、关于方法

1.儿童是学习的主人

杜威认为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儿童被置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情况是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因此,杜威对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作了批判性的描述,指出课堂是一排一排地按几何顺序挤在一起的,课桌都是一样大小,以便尽可能没有活动的余地。这些全是供“静听”用的。“静听”意味着是被动的、吸收的,其重心是在儿童以外。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正在发生的变化是重心的转移。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内生发展动力,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杜威学校即社会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杜威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他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不予以放任,也不应予以压抑。兴趣是各种各样的;每一个冲动和习惯,凡能产生一个目的,而这个目的又有充分的力量推动一个人为实现它而奋斗,就会变成兴趣。“兴趣和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而是同一样东西”。强制的方法恰恰与上述兴趣的根本意义相抵触。如果儿童长期地在一种外在服从而内在抗拒的制度下学习,会导致“分裂的自我”的危险和“人格的失调。”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学校应顺势而为,应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多种课程选择、多元发展平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杜威学校即社会

3.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学校中获得知识的真正目的是,当它需要的时候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杜威说,看一下你的学生的知识和我的学生的无知识的区别是什么:你的学生学习地图,我的学生制作地图。问题不是要传授每个人具体工作需要的知识,而是要保持和激发少年时期的自然兴趣和热情,使每个学生能控制自己的身心,并保证他成功地做一个人和一个公民。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应成为教学的关键目标。

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杜威学校即社会

4.伦理原则的一致性

杜威认为,社会道德与学校道德应该是统一的。不能有两种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杜威要求“学校教学的所有项目都应该在学校与维系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网络的联系中反映出来”。学校生产的产品——学生,应该是表里如一的、内外一致的人,决不能校内优秀,校外伪善,校内君子,校外小人。如何解决“5+2=0”的问题,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隐性的教育更有效

杜威认为教师在每周五天中每时每刻都在教道德。但他认为:“当我们考虑到通过教育使道德成长的整个领域时,直接道德教学的影响,充其量说,比较地在数量上是少的,在影响上是微弱的。”关于道德方法的应用,杜威断言,习惯的做法以个人的接受和竞争性的背诵为基础,对于培养社会责任心是有害的。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直接的道德教育和间接的道德教育都需要,但间接的道德教育更有效,也更需要加强。

五、关于教师

1.教育要从小抓起

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公共学校是人类的最大发现,其他社会机关是医疗的和补救的,这个机关是预防的和解毒的。”杜威认为教育是预防性的,是事先性的,因此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儿童有可塑性的时期,就及时进行教育。按照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儿童相应的教育,错过了教育的阶段性和黄金期,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先机和契机。

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学校即社会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

2.教师要做引路人

杜威认为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他认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他的职业的尊严;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他认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这些思想和观点,虽然带有一些有神论的思想,但不妨碍他对教师地位和作用所作出的中肯的评价。这其实与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教师要成为四个引路人的观点是一致的。

杜威学校即社会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的社会即学校

杜威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百多年前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看法,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一百多年的一些教育问题,至今依然还是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既要敢于面对实践挑战,也要善于汲取前人智慧,更要勇于破解教育难题。只要我们具有眼睛向下的科学态度,解剖麻雀的求真精神,拖鞋下田的务实作风,解决教育难题终有时。

END

杜威的社会即学校_学校与社会杜威读后感_杜威学校即社会

上一篇: 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
下一篇: 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北京经济社会变化有多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