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来自于它们是一种制度精神的产物,这是一种喜欢用“制度”“协商”“议会”来解决不同阶级矛盾的国家传统。
简单看一下他们处理重大历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政治传统,尽管也流血也暴力,但理性、保守的内核一直存在并不断自我演化。
1、1215年大宪章。
英国的崛起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100年已经发生,工业革命只是助推器。而英国崛起的原因,源于大宪章的制度精神,善于用制度解决问题。
13世纪初约翰王为了应对与法国的战争,乱用权力,导致贵族发兵。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推翻另立,英国贵族只是要求国王签订限制王权、明确封建权力义务的大宪章,并在之后成立了议会,参加者还有教士、骑士和市民代表。
在此后几百年,各方利益代表在议会这个博弈平台不断加强大宪章,最终使制度成为英国的国家精神和全民共识。
2、16世纪宗教改革。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温和、妥协的。国王从罗马教廷中收回信仰自主权,剥夺教会财产,都是通过议会、妥协、寻找最大公约数而取得。一方面,教义上采用新教教义;另一方面,仪式上保留了很多天主教风格,最明显的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
温和的宗教改革,成功实现了英国政治自主权、带来了财富。更重要的是,这使英国拥有一个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很多欧洲大陆人才。这一点最重要,跟二战时的美国很像。
3、1642年英国革命。
查理一世抛出绝对王权的想法,结果被克伦威尔的起义军抓了砍头。但克伦威尔夺权后想获取比查理一世更大的王权,又被自己的革命军赶下台。于是革命军迎来查理二世。可以看出,英国革命的真实焦点,就是到底“王在法下,还是王在法上”,而不是以推翻统治为目标,所以英国革命根本就不是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
4、1688年光荣革命。
英国革命几十年后,这时的英国国王又想试图加强王权,结果上层贵族这次请来荷兰人帮忙。而且英国国王军队主帅临阵倒戈,这次英国不流血就完成了革命。革命的结果是,贵族与国王签订了著名的《权力法案》,并以此形成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进一步明确国王的有限权力范围。
从以上趋势可以看到,英国国王越来越难以完成个人君权膨胀的梦想。英国依靠制度解决问题精神深入人心。
5、1713年财政制度创新。
光荣革命之前,欧洲普遍采用包税制,但该制度弊端明显,英国各级贵族普遍反对。议会在光荣革命之后废除了包税制,实现了税收的国有化和专职化。英国在税收能力上与欧洲大陆国家开始拉开距离,并最终使英国在100多年的英法战争中笑到最后。(法国人多、地多,但税收没有英国多)
6、1694年,中央银行金融创新。
整个18世纪,英国都在忙着打仗,若全靠征税,效率太慢;而向富商借钱,彼此间又存在信用问题。这时,富商、议会和国王达成协议,富商给国家借钱,议会提供税收保障,授予印钞特权等,这就有了中央银行。从央行的诞生可以看到,议会制度、国家税收是这个新生物种诞生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制度的创新不会凭空产生,而是需要很多现实条件为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