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wap

——联合团校“庆百年·谱新篇”系列讲座第三场顺利举办

2月16日下午,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四院联合团校举办“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回顾与展望”——“庆百年·谱新篇”系列讲座第三场。本场讲座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冯慧羚老师主讲。结合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寒假安排,本场讲座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讲座由社会学系2021级本科生李哲主持,四院联合团校学员共计1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冯慧羚老师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聚焦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引导同学们探索中西方儿童福利发展历史的异同,并关注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范式,最后以中国为例探讨儿童福利体系的构建。

主讲人介绍

冯慧羚

社会福利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开设有本科生课程《人类发展与社会环境》,研究生课程《儿童福利研究专题》《社会福利哲学与社会工作伦理》。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与儿童福利。

C:\Users\I\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838008380221\FileStorage\Temp\ed54dbd2dd7492e8e036f0c2c93be781.jpg

讲座回顾

儿童发展作为社会问题

首先,冯慧羚老师分析了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现状:一方面,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独生子女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和情感关注。而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给儿童福利也带来了很多严峻的挑战。就城乡的二元对立而言,城乡儿童所享有的资源不平等、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排斥性导向下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产生、城市中的儿童所面临的新的发展风险等,都是造成儿童福利发展困境的症结所在。

C:\Users\I\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838008380221\FileStorage\Temp\9885e60be2288f7984e63479961ebd9b.jpg

儿童及儿童福利的基本概念

随后,冯慧羚老师进一步厘清儿童与儿童福利的相关概念。老师先从多元的视角解释了儿童的概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18岁以下的人即为儿童;生物意义上的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人;司法意义上的界定则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年龄界限;而在研究中或者社会政策方面,往往基于社会文化构建意义,根据不同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时期,来划分儿童期。

对于儿童福利,冯慧羚老师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分别进行了阐释:广义的儿童福利指针对全体儿童,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潜能最佳发展的各种社会措施和服务。而狭义的儿童福利主要指面向特定儿童和家庭的福利服务,特别是在家庭或者其他社会机构中未能满足其需求的儿童。前者强调社会公平,普适性更强,而后者更倾向于对弱势儿童的关注。

C:\Users\I\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838008380221\FileStorage\Temp\795e06bb4bd48b1b9e389e5a9b9cff49.jpg

中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历史

在明晰相关概念之后,冯慧羚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历史,进一步探讨了二者的共通之处和区别所在。

老师分别对中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历程加以梳理。西方儿童福利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福利国家制度获得长足发展,同时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成为西方主流的指导理论。积极有为的政府开始介入传统理念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家庭来尝试保障弱势儿童的权利,西方国家从而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儿童福利。但国家过度干预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财政负担、福利依赖等问题受到了质疑,这也为之后的福利国家危机埋下了隐患。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经济滞胀和新自由主义的冲击促使了西方高福利国家的政策改革。这一时期西方高福利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控制社会福利的大背景下,为了避免儿童福利服务完全市场化,许多国家儿童福利投入不减反增,政府购买服务的提出也标志着儿童福利的供给呈现出国家、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背景下,家庭的边界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态势,身处其中的儿童面临着新的风险,儿童权利视角以及社会投资与儿童发展视角成为此阶段儿童福利发展新的显著特征。

中国儿童福利变迁历程也可分为四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救济性福利为主要特征,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福利政策,聚焦对旧社会的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进行改造。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福利为主要特征,城市单位制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制度架构成为福利供给的主要平台,儿童福利被囊括在这些集体福利之下。这一时期的儿童福利发展逐渐进入停滞期,以单一性、低水平、城乡二元分裂为主要特征。转型期以社区化和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社区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单元,社会福利供给主体逐步社会化,政府和家庭之外的社区、市场等主体加入儿童福利供给。但这个阶段依然是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参与程度有限。21世纪以来,与人口结构转型相对应,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福利框架,以更从容地应对高龄化与少子化等问题带来的挑战。在儿童福利领域,随着与国际儿童福利理念的接轨,在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更多地从儿童权利与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

冯慧羚老师指出,纵观中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历史,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儿童福利的政策的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看到了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即儿童这一群体都逐渐从公共政策的边缘走向了中心。

儿童福利发展的三个范式及未来走向

随后,冯慧羚老师介绍了儿童福利发展的三种取向:

一是儿童保护取向:对于父母抚育缺陷,国家作为惩罚者,以法律作为干预手段,强化儿童免于伤害的权利。

二是家庭服务取向:家庭需要支持,国家作为支持者,以需求评估作为干预手段,通过服务支持加入强化父母权利。

三是儿童中心取向:儿童个体成为健康和未来公民的需要,国家抚育责任,早期干预与管制通过社会投资强化儿童发展权利和家庭责任。

最后,冯慧羚对老师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总结。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一个竞争力所在。因此,对于儿童和教育的投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政策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也被视为新福利国家范式的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国家财政和家庭支出,难以满足儿童福利的发展,因而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国家、家庭与社会的多元参与。国家积极承担替代性服务、支持性服务、保护性服务、补充性服务的角色;家庭方面应该担负起抚育儿童的基本责任;社会方面则要加强市场化的参与,支持专业机构的建立。唯有借助多方主体的力量,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才能实现更为良性的发展。

在讲座最后,冯慧羚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专业背景阐发了自己的对儿童福利的理解,也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冯慧羚老师对此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C:\Users\I\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838008380221\FileStorage\Temp\17b1b562159156265e4cd040e2a57aba.jpg

学员感想

听过了冯慧羚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团校讲座,真的收获良多:在老师列举的社会实例中感受到了儿童发展是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老师对儿童福利的理论化解读中加深了对相关概念理解;在中西方的对比中看到了中国儿童福利政策与落实方面的向好与不足;在倾听同学们的思维碰撞中解答了自身存在的疑惑……儿童问题,任重道远,相信中国一定能结合国情,发挥中国智慧给出最适合的中国方案。

——社会学系21级本科生宫昌昊

今天,冯慧羚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西方和中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历程,听罢收获颇多。一是目睹了无数先人在儿童福利方面近乎无私的努力,感叹我辈责任之坚重;二是看到了更多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希望,产生了全新的思考维度。儿童问题是伴随人类历史进程的长期性问题,儿童福利的成果彰显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水平。政府、家庭、社会组织三者对儿童福利方面的努力是缺一不可的。在讲座前后与老师的交流中,我的认知加深了: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与其他事物息息相关。儿童福利这类问题的探讨并不天马行空,而是极其现实的。或许我们未必从事政治,未必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政策,但未来我们很多人都要面对子女教育的问题。物质福利方面的发展是历史和今天大家所关注的重点,但可以想见,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关怀是未来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不再是对少数人的照料,而是对所有儿童形成的群体性关怀。我们也应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如果走向婚姻和家庭,我们应该怎样与儿童福利政策联动,对子女做出良好的教育。总之,这场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希望能多多参加这样的讲座,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政府管理学院21级本科生杨子健

通过老师细致深入的讲解,我们了解了中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历史,也理解了中国儿童福利的发展体系和发展方向。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但是他们很脆弱,面临多方面的危险,我们的社会有责任为他们建设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为他们提供生命安全和发展权利。这也启示我,作为城环学子,在城乡规划方面怀有社会学的思考,在未来儿童福利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城市与环境学院21级本科生徐嘉苗

今天下午有幸参加了冯老师在团校举办的有关儿童福利的讲座,感觉收益颇多。冯老师首先对儿童和儿童福利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其中举出很多贴近现实的例子,让我非常清楚地理解了这些概念的涵义和辨析。然后冯老师对中西儿童福利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并且将二者进行了比较、这一点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最后冯老师主要针对我国的福利政策进行了讲解,让我意识到了很多我之前从未意识到的国家福利政策对儿童的保护,并且对我国福利政策的大致走向和风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社会学系21级本科生李筱畅

C:\Users\I\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4838008380221\FileStorage\Temp\b9df5387137b8d5b086b8452aa0b9f4b.jpg

文案| 樊十吉

图片| 熊芷玉

新媒体编辑| 马钰涵

审核| 周伟

上一篇: 2024年青岛专项公务员考试内容、时间和地点
下一篇: 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