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泰老边境的金三角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大部分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非常适合罂粟生长。自从1825年英国人发现这里并种下第一颗恶之花,这块土地便再无宁日,不同年代里的各种势力在这里围绕鸦片轮番上演血雨腥风,生灵涂炭。
然而这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在其鸦片产量最顶峰的时代,有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坤沙,那个最负盛名的金三角大毒枭。
今天我们来说说他的故事。
坤沙(Khun Sa),1933年生于缅甸,母亲是掸族人,父亲是汉族人,坤沙是他的泰文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五岁就成为孤儿的他由祖父抚养至成人,在青年时期曾就读于国民党残军开办的“反俄抗共军政大学”,这里所学为他日后在派系林立的缅北武装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在反攻大陆无望以及国际舆论压力下,留在缅甸的国民党分别于1953年和1961年大规模撤退,但仍有几千人不愿意去台湾。为了躲避政府军对他们的围剿,他们选择留在了缅泰老三国交界的大山深处。撤军的同时这支军队也被切断了给养,为了生存,他们开创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的先河。而曾受教于国民党的坤沙,则将这一模板发挥到了极致。
上世纪60年代初,坤沙便开始组建自己的武装,他开始选择攻打小的贩毒团伙,不断收编从而扩大自己的力量。当时政变上台的缅甸奈温军人政府为了获得各武装力量的支持,选择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坤沙顺势而为宣布向政府效忠,更是将散兵游勇的游击队一举扩充成“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
1967年,坤沙与金三角上一代霸主罗星汉为了争夺鸦片打了一场大战,坤沙险中取胜,由此控制了金三角地区绝大部分毒品的产量和销量,新一代“武林盟主”开始了风起云涌的大毒枭生涯。
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张苏泉,毕业于黄埔军校,留缅国军“110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他于1963年加入坤沙的队伍,任总参谋长。
张苏泉不但拥有过硬的军事素养,更有数十次打败缅甸政府军的实战经验。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把坤沙的队伍打造成具有现代化军事思想的正规军,更是为坤沙打败罗星汉奠定江湖地位立下汗马功劳。后人甚至有人评说,谁得到张苏泉的支持谁就是金三角的老大,然而坤沙和张苏泉自从结盟便惺惺相惜,再无嫌隙。
1969年,树大招风的坤沙集团引起了缅甸当局的高度关注,由于怕坤沙在缅北占山为王,军区司令设下鸿门宴对他实行诱捕并扭送至仰光监狱,与此同时,政府军对坤沙旧部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张苏泉没有投降也没有弃主,而是带领残部躲进了更加隐蔽的大山深处,伺机而动。
1973年的泼水节,张苏泉派出特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绑架了两名苏联医生,欲以此为筹码营救坤沙。然而苏联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如张苏泉预期般反应强烈,缅甸政府更是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军事攻击,这对于曾经率领几千人战胜几万缅甸政府军的张苏泉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缅甸政府没能解救人质,但也不与之对话,双方僵持了一年多。张苏泉后来通过秘密渠道将这一消息告知泰国军方高层,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国际舆论的关注下,苏联开始施压缅甸政府,双方达成换人方案,坤沙于1974年9月重获自由。
有传言称,坤沙靠着一本三国演义度过了五年的牢窗之苦。不知传言是否属实,但是出狱之后的坤沙似乎看破了自己在缅甸当局心中不过是个可用可弃的马仔,坚定走上了反政府,建立掸邦民族独立政权的革命道路。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制毒贩毒,因为没有毒品没有钱就没有一切。
坤沙开始在金三角地区大规模推广罂粟种植,更是从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引进人才不断更新设备,提高加工技艺,提炼出了纯度98%的四号海洛因。对,就是那个闻名毒界的双狮地球牌。在上世界90年代,金三角地区的毒品达到最高峰年产3000吨,其中80%来自坤沙集团。
1985年3月,不差钱的坤沙和掸邦另外一支反政府武装联合建立大型武器库和训练场,并成立了由坤沙任总司令的“禅族革命委员会革命军”。1993年12月,坤沙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自任国家主席,首都设在“满星叠”。
这个举动触犯了缅甸中央政府的根本利益。
1995年,政府利用坤沙集团内部都是华人主权的由头,策反了掸族长老,由此发动了“纯洁掸邦运动”,士兵开始纷纷脱离坤沙集团,“掸邦共和国”的总理也开始倒戈。
美国在越战,美苏争霸时期,曾经对坤沙集团贩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从这里进口大量毒品到国内做麻醉药品,从而换取他们对抗缅共泰共等社会主义力量。但是美国的这些外在威胁现都已消除,而此时国内45%的毒品都来自坤沙为首的金三角地区,于是美国对坤沙发出了200万美元的悬赏通缉令。
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年逾六旬的坤沙在1996年1月选择了向政府受降,金三角大毒枭的毒品帝国落下了大幕。
为了北方地区的稳定,缅甸政府拒绝了美国的引渡,此后坤沙被软禁在仰光的豪华别墅里,直到2007年10月26日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著名的大人物昂山素季这时也被软禁在周围。
坤沙之后,金三角地区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漫山遍野的罂粟花,但是在丛林深处依然进行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毒品交易。
全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更是任重道远。
首发微信公众号ID:未央的自留地,望关注 ,每周会写3-4篇有关风流人物,世间百态,商海沉浮,深度揭秘
也许你还错过了这个一万赞:再多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救不了中国医生 - 未央讲好故事 - 知乎专栏
欢迎关注我的: 未央讲好故事 - 知乎专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