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的起源 本能的情绪反应: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蹬动。 特点:一、与生理需要的满足与否紧密相关。二、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 哭 笑 恐惧 依恋——亨利 哈罗的恒河猴实验 (三)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 1.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表情日渐社会化 二、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1.情绪的冲动型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性 被拒绝性 被忽视型 一般型 唉!没人陪我玩呐! (*^__^*) 嘻嘻……,有人陪我啦!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专业交流 模板超市 设计服务 NordriDesign中国专业PowerPoint媒体设计与开发 本作品的提供是以适用知识共享组织的公共许可( 简称“CCPL” 或 “许可”) 条款为前提的。本作品受著作权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的保护。对本作品的使用不得超越本许可授权的范围。 如您行使本许可授予的使用本作品的权利,就表明您接受并同意遵守本许可的条款。
在您接受这些条款和规定的前提下,许可人授予您本许可所包括的权利。 查看全部…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内容和发展特点 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2 1 3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和影响因素 第一节社会性及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简介 (一)社会化与社会性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 2、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二)社会性的产生 社会性源于人类的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 1、社会性是人社会化的内容与结果; 2、社会性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产物。 (三)社会性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情绪等。 二、社会性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社会性是学前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智商 情商 (二)社会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心智的发展 (三)社会性认知的需要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一、自我意识 二、情绪情感 三、个性 四、社会性行为 五、道德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特点 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
从知、情、意这一角度出发,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等。评价的内容评价的途径 2.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等,其中自尊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 3.自我控制是指在目标受阻时,个体抑制其行为或改变行为的能力。 举例: “奶油蛋糕”试验——儿童控制自己是很难的事情 “软糖实验” (二)0-3岁儿童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的时期。幼儿前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1、区分自己和别人,在镜中认识自我;2、准确使用代词“我” ;3、出现自尊心 (三)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2.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出现,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加强 二、情绪情感 1、定义 情绪情感是因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反映。 2、情绪分类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3、幼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发展主要表现: 情绪的表达和控制 (二)0-3岁儿童情绪情感的产生和发展 3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