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专题: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专题: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专题: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促学生发展的实践与反思钦州市第十九小学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科普行动”的作用,在科普教育、科创教育工作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广大中小学也在不断地探索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的育人培养体系。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ocioscientific Issues Learning,SSI-L)这一项目于2020年3月一经公布,得到诸多志同道合学校的积极响应。经专家评审、在线访谈与调研,选定了首批合作校36所,以及北京、浙江、山东、山西4个项目区域基地。经2020年8月的专题研修,首批合作校于2020年秋季开始SSI-L项目校本研究与课堂实施工作。至2021年9月,又有一批合作校陆续申请加盟,包括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群体课题学校,现首轮SSI-L项目试点合作校为64所。回顾与反思这1年多的项目团队实践历程,本文汇报以SSI-L助力中小学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素养的初步成效,以及有待于突破的困境与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供批评指正。

回顾:SSI-L项目实施的初步成效

由于SSI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伦理性及开放性等特点[2],围绕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SSI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真实复杂问题的学习,能发展学生伦理和责任意识、跨学科概念与重要学科概念理解、科学推理与论证等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整体性发展。因此,SSI-L是当今国际教育探索培养学生面向21世纪,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新趋向。基于我国本土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在我国中小学开展SSI-L项目研究,旨在帮助学校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与能力,突破知识为本的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素养。加盟项目的合作校,在深化素质教育、提升育人质量方面均有一定的设想与抱负,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探索经验,这是项目实施1年多能取得初步成效的关键基础。在项目团队的通力合作之下,在以下3个方面彰显初步的成效。

以全国、区域、校本三级联动模式构建教师行动研究共同体

任何教育目标,最终都经由教师的教学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主力军。SSI-L项目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但工作重心在于通过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促学生发展。因此,合作校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教师通过合作开展SSI-L项目校本行动研究。同一省域及位置邻近的合作校组建区域联盟,加入区域教研力量,合作校之间定期开展SSI-L活动设计与课堂实施的交流研讨。全国分设小学、初中、高中3大年段组,每周定期在线集体备课与交流研讨;每月定期推出在线专题沙龙活动,剖析教师在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专业支持。此3级教师共同体以教师学习为中心。全国分年段在线集体备课,是“催化”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一种方式。在线活动中,各校教师选派代表在线轮流发言,谈学校议题的选定、活动设计,以及实施方面的设想与问题;然后各校教师围绕每一个发言内容进行提问与点评,共聚智慧,协同创新。以教师校本研究为基础,学科指导专家团队作为教师研究的“同行者”,在各类活动中与教师开展对话与交流,给予专业支持。区域及全国的专题研讨会议,也是助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一种方式。研讨会议对外开放,学校团队一起商议公开课的结构、内容与方式;在会议上授课后,与与会者一起评课、议课。另外,教师在研讨会议上的报告,要求是有主题的报告而非教学设计或案例,以进一步反思与整理自己项目研究中的体验与认识。组织与引领教师撰写案例与文章,是催生研究型教师的另一种方式。从各类活动中教师的发言与交流,以及正式发表的案例与文章看,这3级共同体已是“有机”结构,具有生机与活力,滋养教师“教学即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扶持教师朝向研究者、教育家的职业发展方向前进。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构建跨学科融合学习情境,促学生素养整体性发展

议题的选定,是教师首遇的难题。教师需要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地方时事;并且,需要多学科教师聚在一起,联系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设计议题的跨学科学习目标,即做好活动的顶层设计。在1年多的团队研究探讨中可以发现,选择议题设计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转变教师观念、拓展教师视野的过程。教师不再只盯着教材与教辅,以及纸笔测评设计教学,而是探寻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具有意义、富有情趣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机会。在研讨中,鼓励教师富有深度与广度地挖掘议题的教育价值,牢记开展议题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忌讳只为议题而做议题学习。也约定,SSI-L项目课程,既不能上成讲授课,也不能上成课外活动课,同时不能布置大量作业。经反复研讨与斟酌,大部分合作校都确立了议题,联系现实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富有成效的议题学习活动。例如,山东威海世昌中学在推翻了“转基因工程”这个选题之后,着眼于威海市政府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设想,选择“威海市要不要填海造陆”“潮汐能的利用”等议题研发系列海洋主题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与理解,提升了学生对家乡发展的了解与责任感,锻炼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研究学生并基于学情设计与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活动

基于学生已知开展教学,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设计SSI-L活动时,一方面要着眼于社会,联系现实,眼光放大放远;另一方面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与已有认知水平,眼光要聚集,以小见大地设置学生学习的起点。所以,研究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视角确定议题的学习价值与可探究性,是确保活动具有可行性的关键。关联学生生活切入议题学习,也是触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要点。在议题学习研发过程中,教师之间的研讨,尤其是不同年段之间的交流,能促进教师反思自己是否掌握学情并基于学情设计活动。例如,小学、初中、高中,都有选择新冠疫情或者垃圾分类与处理这两类议题设计活动。相互之间观摩交流之后,小学教师体会到应多从识别现象与良好习惯养成角度让小学生探究这两类议题;初中教师认识到应让初中生多联系科学概念、科学原理探究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处理的道理;高中教师则应让高中生拓展微观与宏观的视角,探究其原理与规律。由此,教师之间会逐渐增加关于学情的研讨,例如:“这个内容是否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已知是什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现象是什么?”关注学情,研究学生,理解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发展学生的基本前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一些合作校在设计活动时,还采用了角色扮演、小制作、辩论赛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效激励与维持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兴趣与动机。

反思:SSI-L项目有待突破的困境

在1年多的SSI-L项目实践研究过程中,也发现诸多挑战与困难。当下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可概括为以下3个。如何超越考试评价,促进学生更高更好更长远地发展以发展学生为宗旨的SSI-L项目,应该助力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避免项目活动与考试评价相悖,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实施项目是为了辅佐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国家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食”,好比一日三餐的正餐;而项目是学校育人的“辅食”,好比三餐之间的点心。为此,学校选定议题之后,一定要关联议题涉及的相关学科课程标准设计学习目标与活动内容,使得SSI-L为学生提供拓展运用学科所学内容的优质机会,而不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由此,要求合作校团队成员由多学科教师组成,并且要求教师将自己在项目研究中所提升的认识与能力运用于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也涉及学校如何对待教研与科研的关系。若将二者分离,则不仅学生增加学业负担,教师也增加工作负担。学校是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系统培养学生素养的场所,学科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高质量地打造这个主阵地,是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双减政策”[3]的正道。学校的各类教研与科研,都应致力于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能力,从而通过提升师资水平提升育人质量。帮助教师关联学科课程标准,创设跨学科融合学习情境,是SSI-L项目促进师生发展的持续重点工作。

如何提高科学思维与实践的教学质量

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是人类胜任当今高新科技时代的核心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协商SSI解决方案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科学推理与论证、运用模型进行解释、设计实验假设检验等科学思维与实践活动。因此,SSI-L项目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但是,目前教师普遍熟悉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与实施实验—分析数据推出结论这一科学探究流程。对于学生而言,知道科学探究流程,不意味着能进行探究。从科学思维视角与科学实践特性界定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科学建模等,涉及探究能力本质,学生从中能锻炼探究能力,而不是熟悉流程。因此,发展教师理解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科学建模等的涵义及其教学模式,能运用科学思维与实践组织学生开展SSI-L,是亟需突破的工作重点。

如何以嵌入活动之中的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SSI-L项目要求教师以有意义、有趣的议题驱动学生学习。教师不仅要围绕议题设计系列驱动性问题,以问题情境发动学生学习;还要以评价的视角设计活动,使得学生能自我监控探究进程,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通过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学习。评价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在SSI-L项目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诊断学生学习的能力,还要转化评价价值取向、变革评价方式,以匹配测评项目目标。例如,制订评价指标时,需要关注学习是否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反思性判断能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道德敏感性和同情心、迁移概念和观点能力、道德推理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在评价方式上,除了纸笔测评,还可有书面论证报告、给相关部门的建议书、辩论赛、微视频、戏剧表演等多种方式。这些评价要求,都有待于教师提升评价能力,落实于SSI-L设计与实施之中。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_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_科学社会性议题

展望:SSI-L项目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于巩固初步成效,突破难点,助推学校在项目研究与立德树人方面的新进展。在团队建设上,拟建全国小学、初中、高中合作校联盟,进一步发挥校长、学校在项目行动共同体中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师发展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合作平台。在项目研究上,从关注活动的顶层设计,逐步转向关注课堂教学,重点发展教师设计与实施科学思维与实践的教学能力、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的组织策略等。在专题研修上,将以评价为重点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包括试题研制、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内容,以提升教师评价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网站.

[2] 林静,张乐潼.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内涵与教育价值.中国科技教育,2020(09),8-12.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网站.

上一篇: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四大新表现及三个成因
下一篇: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又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