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推动了企业社会绩效(CSP)?国家层面机构的作用
What Drives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Nation-Level Institutions
Abstract:In our Decade Award-winning article from 2012, we theorized and provided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nation-level institutions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CSP) variation across companies。 By establishing a link between the macro (i。e。, country level) and micro (i。e。, firm level) levels of analysis and by synthesizing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cultural research,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we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differences across countries in terms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education and labor system,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cultural system significantly impacted variation in CSP across companies。
In this Retrospective, we briefly discuss our original findings and elaborate on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Given the weak evidence regarding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our original study, we specifically focus on discuss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We suggest additional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spired by recent articles by scholar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at have extended our original article in important ways。
摘要:本文提出并证实了国家层面机构对公司间企业社会绩效 (CSP) 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兼顾宏观 (即国家层面) 和微观 (即企业层面) 分析层面, 并综合多个学科 (包括制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研究和制度理论) 的研究成果, 证明了各国在政治制度、教育与劳动制度、文化制度和金融制度方面的差异显著地影响了公司间CSP差异。研究发现前三者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公司间CSP差异,金融制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鉴于在最初的研究中关于金融制度影响的证据较缺乏, 本文重点关注了金融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其对研究实践与政策建议的启示。
文献作者:Ioannis Ioannou; George Serafeim
文献来源: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23-2
01
研究思路
独立的公司评级和排名方案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卖方分析师、投资者,以及正在被评级的组织。然而,CSP评级和排名也揭示了CSP的显著差异不仅存在于企业或行业之间,也可能存在于国家之间。因此,本文集中讨论以下关键问题:国家机构通过何种机制影响CSP的变化?
1.政治制度
假设一:在法律和法规促进更高水平竞争的国家,公司在CSP指数上的得分较低。
世界各地的一些法律和规章旨在促进公司之间的竞争,其中竞争通常在产品市场中发生,由于这些法律和法规通常基于新古典主义的世界经济观,因此它们的颁布可以提高配置效率和创新率(Porter,1985),最终产生高水平的社会福利。然而,由于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微薄的利润率。因此,利润低的企业将会减少CSP投资,并尽可能地保存资金(Campbell,2007)。
假设二:在法律法规促进更高水平的股东保护的国家,公司在CSP指数上的得分较低。
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如企业慈善捐款,可能会提高管理者道义价值,而不是股东财富价值(Clotfelter, 1985; Galaskiewicz, 1997;Navarro, 1988),任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参与都被视为对股东财富的浪费。因此,对于法律保护股东利益、强调股东至上的国家,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动机大大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可能被视为寻租行为。
假设三:在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司在CSP指数上的得分较低。
国家效率、官僚主义、政府官员(尤其是执政党)的价值观的总体体系将会影响企业实现CSP的程度。在高度腐败的政治环境中,更多公司有可能违背企业社会责任,以降低其成本(采用童工)或增加其市场份额(贿赂)。
2.教育与劳动制度
假设四:在工会权力更大的国家,企业在CSP指数上的得分更高。
公司的员工也是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Freeman, Harrison, & Wicks, 2007; McWilliams &Siegel, 2001),因此,企业不断变化的战略重点、技术和市场以及与劳动力管理战略有关的决策都取决于工会的力量。在工会更突出的国家,强大的工会可能推动扩展员工福利,更多关注健康和安全规定和进步的劳资关系政策,公司的CSP指数表现将更好。劳动力甚至可以通过充当公司的环境和社会政策大使来提高社会的整体意识。
假设五:在容易获取高技能人力资本的国家,公司在CSP指数上的得分较低。
CSP向潜在的求职者发出了工作环境更加优越的信号(Greening & Turban,2000),因此具有强大CSP的公司可以吸引更高质量的员工。企业将通过提高CSP来招聘人才,并对潜在的高技能工作申请者更具吸引力。
3.经济制度
假设六:在实行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企业在CSP指数上的得分更高。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视为企业长期的研发项目,实行市场经济体系的国家有利于长期的价值创造活动。公司在这些国家将面临更少的资本约束,CSP表现也更好。
假设七:在有SRI指数的国家,公司在CSP指数中得分较高。
Mackey and Barney(2007)认为,在国家的股票市场存在足够资本的SRI(社会责任投资)时,公司将努力提高其CSP作为一种手段,由此吸引SRI;此外,SRI可以视为国家激励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4.文化制度
假设八:在权利差距较大国家,企业在CSP指数上的得分较低。
处于权利差距较大社会中,管理者可能更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社会的利益。因此,他们将更有可能利用他们的权力追求个人利益(Carl,Gupta& Javidan,2004),并很少社会福利负责(Waldman等,2004)。
02
研究结论
本文构建了国家层面的CSP测量体系,利用汤森路透社ASSET4的2002-2008年全球ESG数据集,涵盖全球42个国家的2000多家公司。根据Whitley(1999)提出的分类方案:(1)政治制度;(2)教育和劳动制度;(3)财务制度;(4)文化体制,由此建立全面的CSP影响因素体系。总体假设为国家机构显著影响企业CSP表现。研究结论基本与假设保持一致,其中,四个系统显著影响企业CSP的变化,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金融系统影响最小。
03
研究贡献
(1)先前的研究已经阐明了不同的因素如何影响CSP变化,但本文是第一个基于全球40多个国家的数据为CSP异质性提供证据,阐释国家机构对CSP的差异化影响。
(2)通过提供一个三层次(企业,行业,国家)的实证模型,不仅证实了提升管理者社会责任道德有助于公司CSP,更强调国家机构的重要性,有助于减轻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减轻社会和环境责任问题。
(3)通过对企业存在和运作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证明国家机构对公司CSP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新兴和欠发达经济体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机构设计提供参考。
04
读者的思考
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家机构对企业CSP的单向影响,这给我们提供了两个研究思路,其一是从动态的视角考虑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否可能影响这些国家机构与体制的演变;其二是国家机构对CSP的影响中存在一个实践环节,即可以研究国家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战略实施影响。此外,SRI是近年来兴起的投资理念,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SRI的演变对CSP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的影响。
往期推荐
●
●
●
●
CSU Accounting Studies
撰稿 | 赵文潇
编辑 | 沙煜晗
发表评论